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225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触觉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它解决了由于人体手指长度有限而对肺内肿块难以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杆体,在杆体的一端设有压敏传感头,另一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压敏传感头通过穿设在杆体内的导线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检测到肺内肿块的位置,特别是位置较深或是较小等人体手指难以感知的肿块,不需要开胸,在胸腔镜下即可进行,为肺内肿块定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触觉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外科微创手术是当今医学发展的方向,在解决病灶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为达到术后快速恢复的效果。胸腔镜手术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远未完善,其固有的局限性如手术时医生缺少触觉感知等仍然给临床医生带来困难。
[0003]目前常用的肿块的定位方法有:术前通过阅读胸部CT和X线片进行病灶的定位,缺点是过于依赖医生的阅片经验而且术中由于肺的塌陷往往不够精确;术前CT引导下用美蓝、医用胶水或定位行病灶注入,然而操作繁琐并且增加了气胸或血胸的危险;术前胸部CT指引下用细长针插入肿块内,再套入钢丝小钩固定留置,同样也增加了气胸或血胸的危险并且操作更加繁琐;术中在内镜下寻找肺脏表面胸膜凹陷征或脐征进行定位,但是很多时候非浅表性肿块并不具备上述特征性改变;术中器械触诊法,往往依赖于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敏感性当肿块位置较深或直径较小时尤为困难;术中单指触诊和双指合诊法,但受到手指长度的限制,有时还需要增加操作切口 ;术中B超定位,但是由于肺为含气器官,当萎陷不充分时,B超易受干扰而影响定位。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数码触诊器[申请号:CN201210044170.0],数码触诊器由一次性触诊头套、多种触诊头、受压装置、压力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单片机、液晶显示器、手柄、电池、电源开关、红外线孔组成。
[0005]以上方法主要用于对软体组织压力的测定,并不是专门针对肺内肿块的测定,不适合深入到胸腔中,对肺部可能会造成伤害,数据输出仅采用简单的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器,精确度和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替代医生手指,灵敏地检测到肺内肿块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包括杆体,在杆体的一端设有压敏传感头,另一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的压敏传感头通过穿设在杆体内的导线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在胸腔镜下,能够通过视觉看到肺部表面病变的肿块,但是当肿块位置较深或直径较小,无法通过视觉来观察到肿块的存在,人体手指的长度有限又不能通过直接接触感知到位置较深或直径较小肿块的,现采用压力传感器来代替人的触觉,通过微创手术在人体身上打洞,通过杆体将压敏传感头与肺接触,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信号处理器上进行分析,可对肺内肿块进行准确定位。
[0008]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压敏传感头包括固定在杆体端部的头部,在头部上设置至少一个压敏传感器。肺内肿块比正常的肺组织硬度大,通过压力传感头与肺组织的接触检测所接触区域的压强。
[0009]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头部端面呈弧形面,所述的压敏传感器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头部上。弧形面可以和肺组织充分接触,进入肺组织的较深位置,同时弧形使得压敏传感头与肺组织接触过程中不损伤肺表面。
[0010]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杆体另一端设有把手体,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设置在把手体内,在信号处理电路上连接有电源插口和数据插口。压敏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传入到信号处理电路中,通过数据插口与外界的显示器连接。
[0011]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杆体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的压敏传感头的头部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的杆体和头部对接固连。术中检测肺内肿块,需要微创打孔,中空圆柱体能不伤害人体同时较为方便进入胸腔。
[0012]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杆体和头部的对接处设有密封圈。防止液体进入杆体和头部之间的间隙,能够提高安全性。
[0013]在上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中,所述的头部和杆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刚性材料持久耐用,不易生锈,且防水性好,不会与本触觉传感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较为安全,价格低廉,容易加工。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的检测到肺内肿块的位置,特别是位置较深或是较小等人体手指难以感知的肿块,不需要开胸,在胸腔镜下即可进行,为肺内肿块定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提高手术的效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视图。
[0017]图中,杆体1、压敏传感头2、头部21、压敏传感器22、信号处理电路3、导线4、把手体5、数据插口 6、电源插口 7、密封圈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包括杆体I,在杆体I的一端设有压敏传感头2,另一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3,压敏传感头2通过穿设在杆体I内的导线4与信号处理电路3相连。
[0019]压敏传感头2包括固定在杆体I端部的头部21,在头部21上设置至少一个压敏传感器22。头部21端面呈弧形面,压敏传感器22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头部21上。杆体I呈中空圆柱体,压敏传感头2的头部21呈中空圆柱体,杆体I和头部21对接固连。杆体I和头部21的对接处设有密封圈8。头部21和杆体I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杆体I另一端设有把手体5,信号处理电路3设置在把手体5内,在信号处理电路3上连接有电源插口 7和数据插口 6。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杆体1、压敏传感头2、头体21、压敏传感器22、信号处理电路3、导线4、把手体5、数据插口 6、电源插口 7、密封圈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本触觉传感器包括杆体(I),在杆体(I)的一端设有压敏传感头(2),另一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3),所述的压敏传感头(2)通过穿设在杆体(I)内的导线(4)与信号处理电路(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敏传感头(2)包括固定在杆体(I)端部的头部(21),在头部(21)上设置至少一个压敏传感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21)端面呈弧形面,所述的压敏传感器(22)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头部(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I)另一端设有把手体(5),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3)设置在把手体(5)内,在信号处理电路(3)上连接有电源插口(7)和数据插口(6)。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I)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的压敏传感头(2)的头部(21)呈中空圆柱体,所述的杆体(I)和头部(21)对接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I)和头部(21)的对接处设有密封圈(8)。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胸腔镜下肺内肿块触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21)和杆体(I)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B5/06GK203564238SQ20132057133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徐勇, 王岳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