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以解决现有皮瓣断蒂训练用血流阻断器中弹簧的压缩程度对血流阻断效果不佳的问题。它包括外管、橡皮筋,所述外管中设有活塞杆,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外管与所述活塞杆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制作容易,成本低,易于观察,使断蒂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能量导致的外伤日趋严重,当身体肌肉严重创伤后,软组织大面积受损,当伴有主要血管受损,难以用局部带蒂皮瓣或吻合血管的皮瓣修复,只能利用健侧肌肉带动静脉血管的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即将健侧带动静脉血管的肌肉肌瓣移植在患侧软组织缺损处。术后根据移植肌瓣成活情况,通过一定的方法阻断动静脉血流断蒂,因此断蒂也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
[0003]现有皮瓣断蒂训练用血流阻断器,由外套管、内套管、弹簧和橡皮条组成,弹簧的压缩程度对橡皮条的松紧程度没有本质作用,还需要用血管钳夹住橡皮条来维持张力,不方便医护工作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以解决现有皮瓣断蒂训练用血流阻断器中弹簧的压缩程度对血流阻断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包括外管、橡皮筋,所述外管中设有活塞杆,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外管与所述活塞杆之间。
[0006]本实用新型优点如下:1.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使血管受力面积小,间接轻便,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的牵拉和刺激;2.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能根据活塞与橡皮筋的推拉方式和力度,观察控制血管蒂的血运情况,操作简单、调节方便、易于观察,使断蒂省时省力;3.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原材料来源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包括外管1、橡皮筋2,外管I中设有活塞杆3,橡皮筋2位于外管I与活塞杆3之间,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实施方式中橡皮筋2的长度为18 — 22cm。
[0009]使用时,对橡皮筋和血管蒂局部消毒后,用橡皮筋2的中部缠绕血管蒂后,把橡皮筋2的两端头穿入外管I内,拉紧橡皮筋2的尾端使血管蒂收缩,将活塞杆3插入外管I中,使橡皮筋夹在外管I与活塞杆3之间,拉住橡皮筋2的尾端,同时推活塞杆,持续15分钟,观察触摸血管蒂远端仍有动脉搏动,皮瓣出现紫色为止,放松橡皮筋5-6分钟,皮瓣颜色恢复红润,拉紧放松锻炼1-2天,根据皮瓣颜色调整拉紧放松训练时间。反复上述步骤循环锻炼5-6天后,拉住橡皮筋2的尾端,同时推活塞杆,当皮瓣无颜色变化且动脉搏动消失时,即可确定断蒂。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包括外管、橡皮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中设有活塞杆(3 ),所述橡皮筋(2 )位于所述外管(I)与所述活塞杆(3 )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下肢桥式肌瓣血管蒂动静脉血流阻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筋(2)的长度为18 — 22cm。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3493689SQ201320596921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林蔼云, 王惠萍, 何金月 申请人:林蔼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