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态内固定系统,包括:弹性部件,具有杆部以及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中间部分且具有弹性;以及一对万向螺钉,分别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簧的两侧套入所述杆部中,所述万向螺钉包括螺钉座以及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设置于所述螺钉座底部的开口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结构简单,手术操作容易,并能有效保留腰椎手术节段运动功能。
【专利说明】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手术使用的植入人体的动态内固定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手术时能撑开腰椎相邻两个椎体的后柱结构并能让后柱结构保持一定活动度的动态内固定系统(即,脊柱内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有腰椎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巨大负担。对于因退变导致的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的患者而言,手术是缓解病痛、恢复正常生活的主要手段。目前现有的腰椎融合术已成为治疗各种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腰椎进行融合术后可因反常应力和反常运动导致相临节段的退变加速。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腰椎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它的目标是尽可能的保留手术范围内的腰椎运动功能。为此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设计了多种动态内固定系统,如腰椎棘突间撑开装置,椎弓根螺钉依赖动态固定系统,腰椎后路小关节置换装置等,但都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手术操作容易,并能有效保留腰椎手术节段运动功能的腰椎后柱结构的动态内固定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内固定系统,包括:弹性部件,具有杆部以及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中间部分且具有弹性;以及一对万向螺钉,分别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簧的两侧套入所述杆部中,所述万向螺钉包括螺钉座以及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设置于所述螺钉座底部的开口中。
[0006]优选地,所述球头螺钉包括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柄部的顶端的球头部。
[0007]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手术操作容易,并能有效保留腰椎手术节段运动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将参考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000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的示意结构图;以及
[001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中的万向螺钉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进行描述,但应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而并非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0012]首先,将参考图1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I的具体结构。
[0013]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I包括:弹性部件3,具有杆部32以及设置在杆部32的中间部分且具有弹力的弹簧31 ;以及一对万向螺钉2,这一对万向螺钉2分别设置在弹性部件3的弹簧31的两侧,并套入杆部32中。
[0014]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I还包括两个螺钉尾帽和两个垫圈(均未示出),用以分别与上述一对万向螺钉2配合锁紧。
[0015]而且,万向螺钉2以及弹性部件3的长度可以根据患者的腰椎椎体的大小进行不同的选择。
[0016]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在患者腰椎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该动态内固定系统I能对患者腰椎相邻两个椎体的后柱结构进行撑开,并能让后柱结构保持一定的活动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I特别适合应用于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的患者。
[0017]接着,将参考图2具体描述万向螺钉2的结构。
[0018]如图2所示,万向螺钉2主要包括螺钉座21以及球头螺钉22,该球头螺钉22置于该螺钉座21底部的开口中。
[0019]同时参考图1和图2,该球头螺钉22包括柄部221以及设置在柄部221顶端的球头部222,该球头部222置于该螺钉座21底部的开口中并可沿任意方向转动。该柄部221上还具有螺纹(如图1所示),用以与上述的螺钉尾帽配合锁定。
[0020]螺钉座21具有开口 211,该开口 211供弹性部件3的杆部32穿过,从而万向螺钉2可以套在弹性部件3上。
[0021]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采用了万分螺钉2,因而能有效减少内固定的应力集中。此外,本实用新型动态内固定系统中具有弹性部件3,从而可以使得手术节段运动功能得以保留。并且,万向螺钉2的植入部位是经过预先解剖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研究后得出的,该部位为腰椎棘突根部与椎板内,能最大程度地增加螺钉的抗拔出能力,安全可靠,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内固定系统成为行之有效的保留运动节段的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
[0022]同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腰椎动态内固定系统比较,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低,降低了术者的手术难度,也提高了手术疗效。
[0023]尽管已参考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应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的多种其他改型和实施例均应落入本公开内容原理的构思和范围内。更具体地,在本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对象组合排列的元部件和/或排列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正。除了元部件和/或排列的改变和修正之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替代的使用也是很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部件,具有杆部以及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杆部的中间部分且具有弹性;以及一对万向螺钉,分别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簧的两侧套入所述杆部中,所述万向螺钉包括螺钉座以及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设置于所述螺钉座底部的开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内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螺钉包括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柄部的顶端的球头部。
【文档编号】A61F2/44GK203506856SQ20132063130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忠海, 赵彦涛, 衷鸿宾, 侯树勋, 郭正刚, 虞舜志, 李凤宁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