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属于医学用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输液瓶身上部的内塞、内盖、外盖、储药瓶,位于输液瓶身中部的磁性密封塞,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电磁铁、电池、可调电阻旋钮、可调电阻、导线、开关;其中内盖位于内塞与外盖的中间,储药瓶位于内塞与磁性密封塞的中间,电磁铁、电池、可调电阻、导线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内部,可调电阻旋钮、开关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外部,电磁铁、电池、可调电阻、开关通过导线组成串联回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实现在失重状态下或者重力无指向瓶口方向的分力时正常输液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属于医学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输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0003]输液又名称之为打点滴或者挂水,使用时,对于输液的装置一般需要悬挂至一定的高度,才能让输液装置中的药水顺利流出,另外,使用时一般是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
[0004]由于目前的输液装置主要是依靠悬挂至一定的高度,才能让输液装置中的药水受重力作用而顺利流出,由此一旦当其处于失重状态下或者重力无指向瓶口的分力时,就无法实现正常输液功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装置,以用于解决在失重状态下或者重力无指向瓶口方向的分力时实现正常输液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装置,包括位于输液瓶身上部的内塞1、内盖
2、外盖3、储药瓶4,位于输液瓶身中部的磁性密封塞5,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电磁铁6、电池
7、可调电阻旋钮8、可调电阻9、导线10、开关11 ;其中内盖2位于内塞I与外盖3的中间,储药瓶4位于内塞I与磁性密封塞5的中间,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导线10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内部,可调电阻旋钮8、开关11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外部,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开关11通过导线10组成串联回路。
[0007]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电磁铁6的磁极相同。
[0008]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输液瓶身的瓶壁紧密相贴且为可移动结构。
[0009]使用时,在重力场中正常输液情况下,断开电路开关,输液器用于正常重力下输液。
[0010]而当失重或重力无指向输液管方向的分力时,则将开关11闭合,接通电路。接通电路后,通过电磁铁6排斥磁性密封塞5,以此提供指向瓶口的磁力,从而达到克服重力,改变药水受力方向的目的,达到实现流畅输液的效果,使输液正常进行。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实现在失重状态下或者重力无指向瓶口方向的分力时正常输液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各标号:1为内塞、2为内盖、3为外盖、4为储药瓶、5为磁性密封塞、6为电磁铁、7为电池、8为可调电阻旋钮、9为可调电阻、10为导线、11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0015]实施例1:如图1所不,一种输液装置,包括位于输液瓶身上部的内塞1、内盖2、外盖3、储药瓶4,位于输液瓶身中部的磁性密封塞5,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旋钮8、可调电阻9、导线10、开关11 ;其中内盖2位于内塞I与外盖3的中间,储药瓶4位于内塞I与磁性密封塞5的中间,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导线10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内部,可调电阻旋钮8、开关11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外部,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开关11通过导线10组成串联回路。
[0016]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电磁铁6的磁极相同。
[0017]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输液瓶身的瓶壁紧密相贴且为可移动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输液瓶身上部的内塞(I)、内盖(2)、外盖(3)、储药瓶(4),位于输液瓶身中部的磁性密封塞(5),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旋钮(8)、可调电阻(9)、导线(10)、开关(11);其中内盖(2)位于内塞(I)与外盖(3)的中间,储药瓶(4)位于内塞(I)与磁性密封塞(5)的中间,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导线(10)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内部,可调电阻旋钮(8)、开关(11)位于输液瓶身后部的外部,电磁铁(6)、电池(7)、可调电阻(9)、开关(11)通过导线(10)组成串联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电磁铁(6)的磁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密封塞(5)与输液瓶身的瓶壁紧密相贴且为可移动结构。
【文档编号】A61M5/145GK203577055SQ20132065840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邵玉斌, 张野, 张大鹏, 邱珍荣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