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48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磁体单元和转椅单元,所述磁体单元上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上,所述转椅单元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将磁体单元和转椅单元的初始相对位置固定,当需要对病人身体上的某个待成像部位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时,只需控制所述转椅单元调整其角度和位置,即可调节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上的病人的姿态,配合操作人员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一方面提供病人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避免产生幽闭恐惧,一方面灵活、准确地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便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完成。
【专利说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磁共振成像(MRI,英文全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系统常被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即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的图像的成像技术。
[0003]在磁共振成像应用中,通常是将病人身体(或目标物)放在一个桶状磁体结构中的成像区域中,成像区域由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部件的设计和位置布局决定。其中一个问题是用于放置病人身体的中心空间非常有限,由于同时还放置有病床,因此躺下的病人容易产生封闭恐惧感。为了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恰当地放在成像区域内,一些肢体成像,如肩膀,会非常困难,对于体型大的病人甚至是不可能的。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灵活、精确地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放置到成像区域内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既无需将病人身体置于狭小的密闭空间内,又能够将待成像部位精确地放置于成像区域内。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磁体单元和转椅单元,所述磁体单元上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上,所述转椅单元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
[0007]较佳地,所述磁体单元包括主磁体、支撑立柱以及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脚上,另一端与所述主磁体铰接,所述主磁体中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
[0008]较佳地,所述磁体单元还设有一可抬降的负力机构,所述负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铰接。
[0009]较佳地,所述主磁体的外侧还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转椅单元和负力机构相连。
[0010]较佳地,所述转椅单元包括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所述平移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在底座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座上,并在平移座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在转动座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和肩部支撑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上并组成靠椅,对应支撑病人各身体部位。
[0011]较佳地,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和肩部支撑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旋转连接。[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0013]1.以磁体单元替代现有技术的桶状磁体结构,无需将病人身体置于狭小的空间内,避免病人产生密闭恐惧感;
[0014]2.以转椅单元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板床,能够对身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进行支撑,以便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分别被抬起,并进行位置调整,使得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能够被更加灵活、便捷地抬送至主磁场空间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主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下肢成像);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肢成像)。
[0019]图中:10_底座、20-磁体单元、21-主磁体、22-支撑立柱、23-支撑脚、24-负力机构、25-操作面板、30-转椅单元、31-平移座、32-转动座、33-伸缩机构、34-支撑椅座、35-椅背、36-腿部支撑、37-手臂支撑、38-肩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10、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磁体单元20和转椅单元30,所述磁体单元20上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30上,所述转椅单元30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10将磁体单元20和转椅单元30的初始相对位置固定,当需要对病人身体上的某个待成像部位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只需控制所述转椅单元30调整其角度和位置,即可调节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30上的病人的姿态,配合操作人员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一方面提供病人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避免产生幽闭恐惧,一方面灵活、准确地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便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完成。
[0022]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4,所述磁体单元20包括主磁体21、支撑立柱22以及支撑脚23,所述支撑脚23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支撑立柱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脚23上,另一端与所述主磁体21铰接,所述主磁体21中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具体地,所述主磁体21及所附的梯度线圈系统、匀场系统、射频线圈系统以及配套的频谱分析仪、功放及成像工作站构成核磁共振成像基本系统,其具体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工作时:基于磁共振原理,待成像物体内部的质子自旋在磁体产生的主磁场环境下,通过梯度线圈系统的空间编码,由射频线圈系统激发及接受共振信号,并通过成像工作站完成图像重建。在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中,病人身体组织或目标物放在磁体中央的成像区域中,成像区域由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部件的设计和位置布局决定。
[0023]较佳地,所述磁体单元20还设有一可抬降的负力机构24,所述负力机构2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22的上端铰接,初始状态下,所述负力机构24收缩至所述支撑立柱22的一侧;当需要对肢关节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所述负力机构24从所述支撑立柱22抬起,支撑肢关节部位,并向其施加一定的力,配合肢关节成像的完成。又由于所述主磁体21与所述支撑立柱22铰接,配合所述负力机构24控制待成像身体部位的位置和负力情况,与转椅单元30共同配合,实现待成像部位精确放置于成像区域内。
[0024]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4,所述主磁体21的外侧还设有操作面板25,所述操作面板25与所述转椅单元30和负力机构24相连。从所述操作面板25向转椅单元30和负力机构24发出指令,从而可以调整病人体位,以将待成像部位精确、简便地放置到成像区域。
[0025]较佳地,请重点参考图1和图2,所述转椅单元30包括平移座31、转动座32、伸缩机构33、支撑椅座34、椅背35、腿部支撑36、手臂支撑37以及肩部支撑38,所述平移座31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并在底座10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32安装于所述平移座31上,并在平移座31上沿Y向及Rz向(即绕Z向的旋转)运动;所述伸缩机构33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32上,并在转动座32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34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33的另一端,以实现病人身体在各个方向的调整;所述椅背35、腿部支撑36、手臂支撑37和肩部支撑38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34上并组成靠椅,较佳地,所述椅背35、腿部支撑36、手臂支撑37和肩部支撑38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34旋转连接,对应支撑病人各身体部位,通过对肢体的牵引力控制,使待成像部位能够展现病灶的情况。
[0026]请继续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7]S1: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30上;
[0028]S2: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控制所述转椅单元30变换位置和角度,同时控制所述负力机构24的位置和负力,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
[0029]S3: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转椅单元30和负力机构24回复至初始位置,核磁共振成像完成。
[0030]无需病人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进行检查,转椅单元30的角度和位置变化帮助病人达到合适的体位,进行核磁共振成像。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底座10、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的磁体单元20和转椅单元30,所述磁体单元20上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30上,所述转椅单元30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利用底座10将磁体单元20和转椅单元30的初始相对位置固定,当需要对病人身体上的某个待成像部位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时,只需控制所述转椅单元30调整其角度和位置,即可调节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30上的病人的姿态,配合操作人员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一方面提供病人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避免产生幽闭恐惧,一方面灵活、准确地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便于核磁共振成像的完成。
[003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磁体单元和转椅单元,所述磁体单元上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病人躺靠在所述转椅单元上,所述转椅单元将病人身体待成像部位抬送至所述主磁场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单元包括主磁体、支撑立柱以及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脚上,另一端与所述主磁体铰接,所述主磁体中设有一个主磁场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单元还设有一可抬降的负力机构,所述负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体的外侧还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转椅单元和负力机构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椅单元包括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所述平移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在底座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座上,并在平移座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在转动座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和肩部支撑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上并组成靠椅,对应支撑病人各身体部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和肩部支撑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旋转连接。
【文档编号】A61B5/055GK203677084SQ20132071691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赵华炜 申请人:江苏麦格思频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