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48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光子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度高、节省空间、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光子治疗仪。本实用新型包括治疗仪本体(1),所述治疗仪本体(1)包括两个分体式外壳(11、12)、前端盖(13)、带有若干高能LED的发光板(14)、散热风扇(15)、驱动电路组件(16)、聚光罩(17)、控制面板(18),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相连接构成一筒体,所述前端盖(13)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18)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驱动电路组件(16)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聚光罩(17)与所述前端盖(13)相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14)位于所述聚光罩(17)的后方,所述聚光罩(17)的前端设有透光防护盖(131)。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专利说明】光子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光子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采用特定光谱的光波对伤口愈合、皮肤病等疾病的康复已用于临床。现有的光治疗仪主要有齒素灯泡红光治疗仪、水滤波红光治疗仪(如海特光)、氦氖激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神灯)。卤素灯泡红光治疗仪利用红光与近红外的光生物刺激和光热作用进行治疗,但是其频谱中含有大量1500nm?4000nm的远红外成分,远红外易被水吸收,只能在皮肤表面产生热效应,甚至破坏组织修复,故使用价值不大。水滤波红光治疗仪利用近红外的热作用进行治疗,但是其频谱中的940nm红外光无法被滤除,该波段会被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对人体有害。氦氖激光治疗仪利用窄谱红光生物刺激进行治疗,但是其照射面积过小,能量非常低。微波治疗仪使用微波引起体内水分子旋转摩擦进而加热,主要在于热效应,疗效不确定,另外存在被照射部位脂肪组织液化,引起组织坏死风险(俗称烤焦了)。上述光治疗仪的穿透深度普遍在I?3cm之内,穿透深度较小;对于急性伤口、急性炎症、黑色毛发痣部位慎用或者禁用,同时无遮光罩控制光污染,目前大医院装机用户少,临床认可度相对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节省空间、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光子治疗仪。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包括两个分体式外壳、前端盖、带有若干高能LED的发光板、散热风扇、驱动电路组件、聚光罩、控制面板,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相连接构成一筒体,所述前端盖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驱动电路组件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聚光罩与所述前端盖相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位于所述聚光罩的后方,所述聚光罩的前端设有透光防护盖。
[0005]所述高能LED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或中心频谱为470nm的蓝光LED或中心频谱为850nm的近红外光LED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6]所述控制面板为触控式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外还设有尾部保护端盖,所述尾部保护端盖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
[0007]所述分体式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槽孔。
[0008]所述光子治疗仪还包括支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件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相连接,以将治疗仪本体与所述支架相连接。
[0009]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活动脚轮。
[0010]所述支架为可升降支架。
[0011]所述连接件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构成的筒体之间可转动。[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包括两个分体式外壳、前端盖、带有若干高能LED的发光板、散热风扇、驱动电路组件、聚光罩、控制面板,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相连接构成一筒体,所述前端盖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驱动电路组件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聚光罩与所述前端盖相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位于所述聚光罩的后方,所述聚光罩的前端设有透光防护盖;本实用新型利用LED发光的窄谱特性,采用高能LED,使用特定频谱光线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产品的台车设计,通过一筒体实现高集成度,便于使用,节省占用空间,故本实用新型集成度高、节省空间、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治疗仪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
[001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支架2、连接件3,所述治疗仪本体I包括两个分体式外壳11、12、前端盖13、带有若干高能LED的发光板14、散热风扇15、驱动电路组件16、聚光罩17、控制面板18,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相连接构成一筒体,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连接件3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
11、12相连接,以将治疗仪本体I与所述支架2相连接,所述支架2为可升降支架,便于调整高度,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活动脚轮4,便于移动,所述连接件3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
11、12构成的筒体之间可转动,便于调整光子的出光方向,对准治疗部位,所述前端盖13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18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驱动电路组件16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聚光罩17与所述前端盖13相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14位于所述聚光罩17的后方,所述聚光罩17的前端设有透光防护盖131,所述控制面板18为触控式面板,所述控制面板18外还设有尾部保护端盖19,所述尾部保护端盖19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槽孔110,以利于将热量排放到所述治疗仪本体I之外,所述散热风扇15用于将所述治疗仪本体I内高能LED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强制吹到所述治疗仪本体之外,避免高能LED工作时温度过高,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利用高能窄谱红光的生物化学酶促反应进行治疗,无近红外等热副作用。细胞中线粒体对640nm左右红光的吸收最大,在640nm红光照射后,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这样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合成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从相当长阶段的临床试验和收集到的使用报告和论文中可以看到红光治疗仪使用得当可用于治疗皮科、外科、内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喉科等科的诸多疾病。
[0018]本实施例的640nm LED光子治疗仪是针对具有不同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制造的;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病变组织蛋白质固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并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促使新的鳞状上皮细胞生成,加速对渗出物的吸收,减弱肌张力,从而达到消肿、消炎、镇痛、根除糜烂组织、加速伤口愈合以至去病的目的。
[0019]实施例二:
[0020]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采用中心频谱为470nm的蓝光LED。波长为470nm的蓝光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促进炎症恢复的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功率蓝光照射后,光子能量被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吸收,激活细菌内源生成的光敏剂卟啉,经过光化学反应转换成毒性单态氧,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结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可以减少炎症的产生、显著促进炎症的康复,同时减轻了与痤疮损害有关的红斑反应,减少了痤疮疤痕的形成,并且可以明显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产,使痤疮损伤部位皮肤恢复平滑。蓝光还可有效抑制皮脂腺油脂的分泌,具有改善免疫机制,防止青春痘的复发。
[0021]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2]实施例三:
[0023]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采用中心频谱为850nm的近红外光。波长为850nm的近红外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直接照射血流减少的疼痛部位或间接照射支配此范围的交感神经节均可引起血流增加,促进致痛物质代谢,缓解疼痛。850nm近红外光可激活脑内啡肽系统:光照射后可增加脑肽代谢,使脑内类吗啡样物质释放加快,而缓解疼痛。850nm近红外光可抑制神经系统传导:不仅抑制刺激的传导速度,亦抑制刺激的强度及冲动频率。激光对疼痛刺激引起的末梢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强度及冲动频率均有抑制的作用。850nm近红外光激活下行抑制系统:照射刺激可上行性传导至脊髓后角,同时又激活下行抑制系统。
[0024]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5]实施例四:
[0026]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同时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及中心频谱为470nm的蓝光LED,即470nm+640nm红蓝光联合使用,将470nm及640nm两种波长LED结合在一块COB芯片上,并实现多路控制。可先用470nm蓝光照射杀死痤疮丙酸杆菌,再自动切换至640nm红光进行组织修复。用蓝光和红光结合起来治疗痤疮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已在广泛应用,是最新版《皮肤性病学》教科书和《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推荐治疗方法之一。
[0027]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8]实施例五:
[0029]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同时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和中心频谱为850nm的近红外光LED,即640nm+850nm红光红外光联合使用,将850nm及640nm两种波长LED结合在一块COB芯片上,并实现多路控制。640nm穿透力较弱,镇痛效果一般,故针对较痛创面先使用850nm进行镇痛治疗,再联合640nm进行组织修复及创面愈合。
[0030]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1]实施例六:[0032]本实施例的光子治疗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能LED同时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中心频谱为470nm的蓝光LED及中心频谱为850nm的近红外光LED,即640nm+470nm+850nm红光、蓝光及红外光联合使用,将850nm、470nm及640nm三种波长LED结合在一块COB芯片上,并实现多路控制。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一种光谱或多种光谱进行单独或联合治疗,集成所有常用的光谱,因此是一种全功能的光子治疗仪。
[0033]本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0034]本实用新型利用LED发光的窄谱特性,采用高能LED,使用特定频谱光线对生物体产生光化学作用,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产品的台车设计,通过一筒体实现高集成度,便于使用,节省占用空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多种不同波长的LED集成在一块COB芯片上,实现多路控制并用于LED光子治疗仪上,是本领域的突破;本实用新型的光波穿透深度为3?5cm,比现有的治疗仪高,治疗效果更好,照射距离可以自由调节,保证有效治疗面积,具有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消炎,止疼止渗液等疗效,安全性高;因此本实用新型集成度高、节省空间、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0035]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子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I)包括两个分体式外壳(11、12)、前端盖(13)、带有若干高能LED的发光板(14)、散热风扇(15)、驱动电路组件(16)、聚光罩(17)、控制面板(18),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相连接构成一筒体,所述前端盖(13)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前端,所述控制面板(18)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所述驱动电路组件(16)固定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聚光罩(17)与所述前端盖(13)相固定连接,所述发光板(14)位于所述聚光罩(17)的后方,所述聚光罩(17)的前端设有透光防护盖(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LED采用中心频谱为640nm的红光LED或中心频谱为470nm的蓝光LED或中心频谱为850nm的近红外光LED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8)为触控式面板,所述控制面板(18)外还设有尾部保护端盖(19),所述尾部保护端盖(19)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槽孔(1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子治疗仪还包括支架(2)、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连接件(3)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相连接,以将治疗仪本体⑴与所述支架⑵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有活动脚轮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为可升降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与两个所述分体式外壳(11、12)构成的筒体之间可转动。
【文档编号】A61N5/06GK203525150SQ20132071701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凯 申请人:王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