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6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艾灸盒,其包括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内盒体、外盒体,内盒体嵌设在外盒体的内部,内盒体的上端面设有可开合的盒盖;所述内盒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艾条的透热密网;所述外盒体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内盒体的两侧对应外盒体外壁两侧的卡槽分别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嵌设在卡槽内,并可调节内盒体的高度。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在艾灸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内盒体的高度进而调节人体艾灸穴位处的温度,调节过程简单可靠,同时还可以提高艾灸的利用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体积小,使用方便,造价低,适合于在家庭、社区、保健、美容等场所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艾灸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灸盒。
【背景技术】
[0002]艾灸是中医一种常用的技术操作,是利用艾条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温热作用,使人体皮肤毛窍、穴位打开,继而使艾条的药物作用渗透入经络,达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外治方法。可应用于治疗、护理、养生、保健、美容等领域。
[0003]目前艾灸所用的艾灸盒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体积大,重量重,造价高,不适于在家庭、社区等场所推广使用;普通艾灸盒调节温度困难和麻烦,消耗的人力、物力较多。
[0005]2、艾灸的作用的范围较少,大多数只局限于几个穴位甚至是一两个穴位。
[0006]3、艾灸的热力较集中,不够均匀,导致要经常垫高而使艾灸的温热和药力作用浪费或者不能均匀地施加于治疗的部位。
[0007]4、反复推进艾条易引起掉灰而导致烫伤。

【发明内容】

[0008]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患者艾灸穴位处温度的艾灸盒。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艾灸盒,其包括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内盒体、外盒体,内盒体嵌设在外盒体的内部,内盒体的上端面设有可开合的盒盖;所述内盒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艾条的透热密网;所述外盒体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内盒体的两侧对应外盒体外壁两侧的卡槽分别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嵌设在卡槽内,并可调节内盒体的高度。
[0011]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艾条卧式放置在内盒体下部的透热密网上,可以防止艾灰掉落到患者皮肤上,从而提高艾灸过程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升降结构调节内盒体的高度,进而调节患者艾灸穴位处的温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温度调节简单可靠。同时,通过调节可开合盖子的开口,从而调节艾条燃烧火力的大小。
[0012]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可插入手指的指槽,两个指槽嵌设在外盒体外壁的卡槽内;所述两个指槽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与内盒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两个指槽之间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下部的两侧均设有上下排布的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所述两个指槽内分别设有与指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插销,插销朝向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磁铁块,所述第三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的磁性相同,第三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的磁性相异;所述滑块滑至最底端时,第一磁铁块对准插销一端的第三磁铁块;所述卡槽的两侧对应插销分别设有两个以上从上至下排布的插孔。运用磁铁吸引和排斥的作用来调节内盒体的高度,调节过程简单可靠。
[0013]所述滑块的上部设有提手块。通过提手块方便上提或下压滑块。[0014]所述盒盖由两个半盒盖组成,两个半盒盖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内盒体外壁配合的限位条;两个半盒盖上均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用于艾烟的排放。
[0015]所述两个半盒盖上均设有推动条。通过推动条方便开启和关闭盒盖。
[0016]所述内盒体和外盒体均为八边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具有以下优点:1、艾灸过程可通过调节内盒体的高度进而调节人体艾灸穴位处的温度,调节过程简单可靠,同时还可以提高艾灸的利用率;2、艾灸面积较大,适合于人体局部部位(如背部、腰部、腹部)的艾灸;3、艾条采用卧式放置在透热密网上,避免了因推进艾条或震动艾灸盒造成艾灰掉落,而导致患者皮肤的灼伤;4、体积小,轻便,造价低,适合于在家庭、社区、保健、美容等场所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盒体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盒体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盒体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6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盒,其包括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内盒体1、外盒体2,内盒体I嵌设在外盒体2的内部,内盒体I的上端面设有可开合的盒盖3 ;所述内盒体I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艾条的透热密网4 ;所述外盒体2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21,所述内盒体I的两侧对应外盒体2外壁两侧的卡槽21分别设有升降结构11,所述升降结构11嵌设在卡槽21内,并可调节内盒体I的高度。
[0026]所述升降结构1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可插入手指的指槽111,两个指槽111嵌设在外盒体2外壁的卡槽21内;所述两个指槽111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与内盒体I的侧壁连接;所述两个指槽111之间滑动设有滑块112,所述滑块112下部的两侧均设有上下排布的第一磁铁块113和第二磁铁块114 ;所述两个指槽111内分别设有与指槽111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115,所述滑槽115内滑动设有插销116,插销116朝向滑块1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磁铁块117,所述第三磁铁块117与第一磁铁块113的磁性相同,第三磁铁块117与第二磁铁块114的磁性相异;所述滑块112滑至最底端时,第一磁铁块113对准插销116—端的第三磁铁块117 ;所述卡槽21的两侧对应插销116分别设有两个以上从上至下排布的插孔211。
[0027]所述滑块112的上部设有提手块118。通过提手块118方便上提或下压滑块112。
[0028]所述盒盖3由两个半盒盖31、32组成,两个半盒盖31、32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内盒体I外壁配合的限位条33 ;两个半盒盖31、32上均设有通气孔34。通气孔34用于艾烟的排放。
[0029]所述两个半盒盖31、32上均设有推动条35。通过推动条35方便开启和关闭盒盖3。
[0030]所述内盒体I和外盒体2均为八边形。
[003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艾灸盒进行艾灸时,预先将艾灸盒固定在患者所需艾灸的部位,点燃艾条(约5cm左右)的两端,并将艾条置于透热密网4上,盖上盒盖3,将两个半盒盖
31、32稍微向两侧推开一条间隙,以利于艾条的燃烧。
[0032]若患者感觉艾灸穴位处的温度过高,则通过内盒体I两侧的升降结构11将内盒体I的高度升高,具体方法如下:将滑块112上提一定的位置,使得第二磁铁块114对准插销116末端的第三磁铁块117,由于第二磁铁块114与第三磁铁块117磁性相异而互相吸引,第三磁铁块117带动插销116脱离插孔211,此时,通过手指插入指槽111中并上提内盒体1,按需求调到适当的高度档位后,下压滑块112至最底端,此时,第一磁铁块113对准插销116 —端的第三磁铁块117,由于第一磁铁块113与第三磁铁块117磁性相同而互相排斥,第三磁铁块117推动插销116插入所需高度档位的插孔211中,从而固定住内盒体1。
[0033]若患者感觉艾灸穴位处的温度过低,则通过内盒体I两侧的升降结构11将内盒体
I的高度降低,具体方法如下:将滑块112上提一定的位置,使得第二磁铁块114对准插销116末端的第三磁铁块117,由于第二磁铁块114与第三磁铁块117磁性相异而互相吸引,第三磁铁块117带动插销116脱离插孔211,此时,下压内盒体1,按需求调到适当的高度档位后,下压滑块112至最底端,此时,第一磁铁块113对准插销116—端的第三磁铁块117,由于第一磁铁块113与第三磁铁块117磁性相同而互相排斥,第三磁铁块117推动插销116插入所需高度档位的插孔211中,从而固定住内盒体1。
【权利要求】
1.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内盒体、外盒体,内盒体嵌设在外盒体的内部,内盒体的上端面设有可开合的盒盖;所述内盒体的下部设有用于放置艾条的透热密网;所述外盒体外壁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内盒体的两侧对应外盒体外壁两侧的卡槽分别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嵌设在卡槽内,并可调节内盒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可插入手指的指槽,两个指槽嵌设在外盒体外壁的卡槽内;所述两个指槽的上端面通过连接板与内盒体的侧壁连接;所述两个指槽之间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下部的两侧均设有上下排布的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所述两个指槽内分别设有与指槽长度方向垂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有插销,插销朝向滑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磁铁块,所述第三磁铁块与第一磁铁块的磁性相同,第三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的磁性相异;所述滑块滑至最底端时,第一磁铁块对准插销一端的第三磁铁块;所述卡槽的两侧对应插销分别设有两个以上从上至下排布的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上部设有提手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由两个半盒盖组成,两个半盒盖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与内盒体外壁配合的限位条;两个半盒盖上均设有通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盒盖上均设有推动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和外盒体均为八边形。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647692SQ20132072951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杨柳, 陈奕宏, 赵红佳, 庞书勤 申请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