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751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包含有一支撑机构;一与支撑机构活动结合的导轨;至少两个分别相对应活动结合于导轨上的滑座;一与滑座活动结合的第一拉杆;一与另一滑座活动结合的第二拉杆;一与第一拉杆结合的第一拉钩;一与第二拉杆结合的第二拉钩;一结合设于第一拉钩一侧的套筒;以及一能伸入套筒内进行定位测深后予以移除的探侦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藉由简易的操作,可精准确认入钉点的位置,而达到手术造成的伤口微小、肌组织破坏不明显、出血微量、手术执刀人员所曝现于X射线的时间短以及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的功效。
【专利说明】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尤指可将支撑机构与手术床结合,且利用支撑机构、导轨及滑座的配合,调整第一、二拉杆与第一、二拉钩及套筒至手术部位,待确认内固定入钉点后,再将手术工具与内固定植入物自套筒伸入以进行手术,藉由简易的操作,可精准确认入钉点的位置,而达到手术造成的伤口微小、肌组织破坏不明显、出血微量、手术执刀人员所曝现于X射线的时间短以及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的功效。
【背景技术】
[0002]医界在进行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时,通常是在患者背部的正中间划一剖线,依序以手术工具切开皮肤、筋膜、腱膜以及棘上韧带,而将脊椎旁的肌肉(多裂肌),沿着骨膜剥离至小关节突与横突的部位,并以勾具勾向二侧固定,但如此的手术步骤,使得众多附着于脊椎上的肌腱与韧带则必须切断,且又必须将椎板、后棘突、棘间韧带以及黄韧带一并切除以达到神经得以减压的目的,因此连带造成部分骨质软组织、肌肉、肌腱以及韧带等的破坏,而产生有以下缺失:
[0003]1.当手术完成肌肉缝合后,肌肉与肌腱无法贴回剖开前的原来位置,违背并破坏患者的生理结构。
[0004]2.手术完成后的死空间(dead space)过大,易造成手术后的肌肉沾黏(epiduralfibrosis),致使手术效果不佳。
[0005]3.由于脊椎旁的软组织遭广泛切除与剥离,易造成手术后的椎柱不稳定。
[0006]4.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多,导致可能需要大量输血,但异体输血如出现供血异常,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过敏、感染等并发症状。
[0007]为解决上述手术的缺失,医界人员而后研发出另一使伤口小且组织破坏少的微创手术装置,然就目前医界所使用的微创手术装置而言,无论是采用皮内固定植入,或采用小切口撑开的方式,均仍有以下缺失:
[0008]1.这类的手术过程必须切除椎间盘或针对椎管进行扩大减压,然上述微创手术装置如仅采用皮内固定植入的方式,无法一并进行椎间盘的切除或椎管的扩大减压。
[0009]2.这类的手术执刀人员必须长时间曝现于X射线的透视下,仅靠双手确认内固定的入钉点位置,只是徒增手术操作的困难。
[0010]3.这类的手术操作技术门坎过高,致使资浅的手术执刀人员必须施以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可按上述方式进行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公知缺失持续存在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手段达成: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包含有一支撑机构;一与支撑机构活动结合的导轨;至少两个分别相对应活动结合于导轨上的滑座;一与滑座活动结合的第一拉杆,该第一拉杆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臂、及一与金属臂结合的塑胶臂;一与另一滑座活动结合的第二拉杆,该第二拉杆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臂、及一与该第二拉杆的金属臂结合的塑胶臂;一与第一拉杆所设塑胶臂结合的第一拉钩;一与第二拉杆所设塑胶臂结合的第二拉钩;一结合设于第一拉钩的一侧的套筒;以及一伸入套筒内进行定位测深后予以移除的探侦器。
[0014]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支撑机构包括有一立杆、一横杆、一与该导轨活动结合的直杆、以及一活动结合于该横杆与该直杆间的调整单兀。
[0015]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立杆的一端活动设有一该横杆,且该横杆的一面上设有与该调整单元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0016]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直杆包括有一杆体,该杆体的一端活动设有一连接杆,且该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设有一与该导轨结合的夹持件,而该杆体的一面上设有与该调整单元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0017]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杆体、连接杆、夹持件以及导轨之间分别以一锁接元件予以结合。
[0018]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调整单元包括有一与该横杆结合的横杆套接部,而该横杆套接部的底部设有一与该直杆结合的直杆套接部,且该横杆套接部与该直杆套接部的一侧均设有与该横杆及直杆形成干涉的顶掣件与旋件。
[0019]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导轨包括有一与该支撑机构活动结合的横板、及分别设于该横板两端且与各滑座活动结合的侧板,而各侧板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各滑座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0020]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各滑座分别设有与该导轨活动结合的嵌接槽,且各滑座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与该第一及第二拉杆所设金属臂结合的凹槽。
[0021]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拉杆的金属臂底部分别设有与各滑座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0022]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第一及第二拉杆的塑胶臂一端分别连接有与该第一及第二拉钩结合的穿套部。
[0023]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第一拉杆的金属臂上设有与该第一拉杆的塑胶臂另一端结合、能径向旋转的调整件。
[0024]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第一拉钩的顶端结合有限位部与顶盖,而该套筒一端的侧缘延伸有能穿过该限位部与该顶盖间活动结合的旋转臂。
[0025]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套筒以15?45度角活动结合于该第一拉钩的一侧。
[0026]如上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中,该探侦器包括有一塑胶外壳、及一设于塑胶外壳中心的金属部,而该塑胶外壳上设有测深刻度,且该金属部由一设于塑胶外壳内且用于定位的金属针、及一设于该金属针一端且用于定位的金属球所组成。
[002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可将支撑机构与手术床结合,且利用支撑机构、导轨及滑座的配合,调整第一、二拉杆与第一、二拉钩及套筒至手术部位,待确认内固定入钉点后,再将手术工具与内固定植入物自套筒伸入以进行手术,藉由简易的操作,可精准确认入钉点的位置,而达到手术造成的伤口微小、肌组织破坏不明显、出血微量、手术执刀人员所曝现于X射线的时间短以及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的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轨与滑座的分解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拉杆、第一拉钩及套筒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拉杆与第二拉钩的分解示意图。
[0035]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36]支撑机构I
[0037]立杆 11
[0038]横杆12
[0039]锯齿部121
[0040]直杆13
[0041]杆体131
[0042]连接杆132
[0043]夹持件133
[0044]锯齿部134
[0045]锁接元件135
[0046]调整单元14
[0047]横杆套接部141
[0048]直杆套接部142
[0049]顶掣件143
[0050]旋件144
[0051]导轨2
[0052]横板21
[0053]穿孔211
[0054]侧板22
[0055]锯齿部221
[0056]滑座3
[0057]嵌接槽31
[0058]凹槽32
[0059]第一拉杆4
[0060]金属臂41
[0061]锯齿部411[0062]塑胶臂42
[0063]穿套部421
[0064]调整件43
[0065]第二拉杆5
[0066]金属臂51
[0067]锯齿部511
[0068]塑胶臂52
[0069]穿套部521
[0070]第一拉钩6
[0071]限位部61
[0072]顶盖611
[0073]第二拉钩7
[0074]套筒8
[0075]旋转臂81
[0076]探侦器9
[0077]塑胶外壳91
[0078]测深刻度911
[0079]金属部92
[0080]金属针921
[0081]金属球922
【具体实施方式】
[008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83]请参阅“图1、2、3、4以及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导轨与滑座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拉杆、第一拉钩及套筒的分解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第二拉杆与第二拉钩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至少包含有一支撑机构1、一导轨2、至少两个滑座3、一第一拉杆4、一第二拉杆5、一第一拉钩6、一第二拉钩7、一套筒8以及一探侦器9所构成。
[0084]上述该支撑机构I包括有一立杆11、一横杆12、一直杆13以及一活动结合于横杆12与直杆13间的调整单元14,而该立杆11的一端活动设有一横杆12,且该横杆12的一面上设有与调整单元14形成干涉的锯齿部121,另该直杆13包括有一杆体131,该杆体131的一端活动设有一连接杆132,且该连接杆132的一端活动设有一夹持件133,而该杆体131的一面上设有与调整单元14形成干涉的锯齿部134,又该调整单元14包括有一与横杆12结合的横杆套接部141,而该横杆套接部141的底部设有一与直杆13所设杆体131结合的直杆套接部142,且该横杆套接部与直杆套接部141、142的一侧均设有与横杆12及直杆13的杆体131所设锯齿部121、134形成干涉的顶掣件143与旋件144,其中该杆体131、连接杆132及夹持件133之间分别以一锁接元件135予以结合。[0085]该导轨2与支撑机构I所设直杆13的夹持件133活动结合,而该导轨2包括有一与夹持件133活动结合的横板21、及分别设于横板21两端的侧板22,其中该横板21上设有多个穿孔211,可使夹持件133利用锁接元件135配合所需位置的穿孔211进行结合,而各侧板22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锯齿部221。
[0086]各滑座3分别相对应活动结合于导轨2上,而各滑座3分别设有与导轨2所设各侧板22活动结合的嵌接槽31,且各滑座3的顶面分别设有一凹槽32,而各嵌接槽31分别与各侧板22的锯齿部221形成干涉。
[0087]该第一拉杆4与一滑座3活动结合,该第一拉杆4至少包括有一置于滑座3所设凹槽32内的金属臂41、及一与金属臂41结合的塑胶臂42,其中该金属臂41底部设有与凹槽32形成干涉的锯齿部411,而该第一拉杆4的塑胶臂42 —端连接有穿套部421,且该第一拉杆4的金属臂41上设有与塑胶臂42另一端结合、可径向旋转的调整件43。
[0088]该第二拉杆5与另一滑座3活动结合,其至少包括有一置于另一滑座3所设凹槽32内的金属臂51、及一与金属臂51结合的塑胶臂52,其中该金属臂51底部设有与凹槽32形成干涉的锯齿部511,而该第二拉杆5的塑胶臂52 —端连接有穿套部521。
[0089]该第一拉钩6与第一拉杆4所设塑胶臂42的穿套部421结合,而该第一拉钩6的顶端结合有限位部61,该限位部61上方设有可开关的顶盖611。
[0090]该第二拉钩7与第二拉杆5所设塑胶臂52的穿套部521结合。
[0091]该套筒8结合设于第一拉钩6的一侧,而该套筒8 一端的侧缘延伸有可穿过限位部61与顶盖611间活动结合的旋转臂81,且该套筒8与第一拉钩6固定结合,并以15?45度角活动结合于第一拉钩6的一侧。
[0092]该探侦器9伸入套筒8内进行定位测深后予以移除,而该探侦器9包括有一塑胶外壳91、及一设于塑胶外壳91中心的金属部92,其中该塑胶外壳91上设有测深刻度911,而该金属部92由一设于塑胶外壳91内且用于定位的金属针921、及一设于金属针921—端且用于定位的金属球922所组成。如是,藉由上述结构成型一全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
[0093]当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支撑机构I所设的立杆11与手术床以承合器固定结合(图未示),并使导轨2移动至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对应,而移动时,可藉由横杆12与直杆13的杆体131,配合调整单元14的横杆套接部141与直杆套接部142,以进行前、后、左、右的方向调整,待调整到位后,即可利用横杆套接部141与直杆套接部142的顶掣件143及旋件144,与横杆12及直杆13的杆体131所设的锯齿部121、134形成干涉而予以固定,并可藉由杆体131、连接杆132、夹持件133以及锁接元件135的配合,进行所需角度的调整,且在调整到位后,再通过转动锁接元件135予以紧固,使导轨2对应于患者手术部位的上方,而后再依所需,移动各滑座3进行微调,使各滑座3带动第一、二拉杆4、5与第一、二拉钩6、7至患者的手术部位,而当各滑座3移动时,以其嵌接槽31分别与各侧板22的锯齿部221形成干涉,且在移动后进行固定,如此即可利用第一拉钩6将内侧多裂肌勾向内侧,而利用第二拉钩7将外侧最长肌勾向外侧,并将套筒8的旋转臂81置于第一拉钩6的限位部61内,再将顶盖611关闭,且套筒8与第一拉钩6以预设的15度角固定结合于第一拉钩6的一侧,此时,所预设的内固定入钉点,约位于第一拉钩6铅垂线最低点下方的15_ (毫米)处,且与套筒8的中心线成一交集,并与旋转臂81形成圆心与圆周的关系,而后可于套筒8内伸入一探侦器9,配合手术灯所发X射线于侧位处的透视,以金属针921确认出正确的内固定入钉点所在位置,如位置有偏移,可利用第一拉杆4所设金属臂41上的调整件43进行径向调整,而配合X射线于正位处的透视,以金属球922确认出正确的内固定入钉点所在位置,如位置有偏移,可利用第一拉杆4与位于限位部61的旋转臂81进行前、后、左、右的方向调整,直至套筒8位于正确的位置,待确认无误后即可将探侦器9取出,而将手术工具(图未示)与内固定植入物自套筒8伸入以进行手术,如此简易的操作,不仅患者手术所造成的伤口与肌组织破坏微小且出血量不多,同时,手术执刀人员曝现于X射线的时间亦明显降低。
[009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确实有效改进公知缺失,可将支撑机构与手术床结合,且利用支撑机构、导轨及滑座的配合,调整第一、二拉杆与第一、二拉钩及套筒至手术部位,待确认内固定入钉点后,再将手术工具与内固定植入物自套筒伸入以进行手术,藉由简易的操作,可精准确认入钉点的位置,而达到手术造成的伤口微小、肌组织破坏不明显、出血微量、手术执刀人员所曝现于X射线的时间短以及患者手术后恢复迅速的功效,明显使本实用新型更进步、实用、且符合手术进行的需求,理已具备专利申请的基本要件,于是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申请。
[0095]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得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范围,因此凡参照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所涵盖的范围内,特此一并陈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包含: 一支撑机构; 一导轨,与所述支撑机构活动结合; 至少两个滑座,分别相对应活动结合于所述导轨上; 一第一拉杆,与一所述滑座活动结合,所述第一拉杆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臂、及一与所述金属臂结合的塑胶臂; 一第二拉杆,与另一所述滑座活动结合,所述第二拉杆至少包括有一金属臂、及一与所述第二拉杆的金属臂结合的塑胶臂; 一第一拉钩,与所述第一拉杆的塑胶臂结合; 一第二拉钩,与所述第二拉杆的塑胶臂结合; 一套筒,结合设于所述第一拉钩的一侧;以及 一能伸入所述套筒内进行定位测深后予以移除的探侦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一立杆、一横 杆、一与所述导轨活动结合的直杆、以及一活动结合于所述横杆与所述直杆间的调整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一端活动设有一所述横杆,且所述横杆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调整单元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包括有一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活动设有一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设有一与所述导轨结合的夹持件,而所述杆体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调整单元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连接杆、夹持件以及导轨之间分别以一锁接元件予以结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有一与所述横杆结合的横杆套接部,而所述横杆套接部的底部设有一与所述直杆结合的直杆套接部,且所述横杆套接部与所述直杆套接部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横杆及直杆形成干涉的顶掣件与旋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有一与所述支撑机构活动结合的横板、及分别设于所述横板两端且与各所述滑座活动结合的侧板,而各所述侧板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与各所述滑座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滑座分别设有与所述导轨活动结合的嵌接槽,且各所述滑座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杆所设金属臂结合的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杆的金属臂底部分别设有与各所述滑座形成干涉的锯齿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杆的塑胶臂一端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拉钩结合的穿套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的金属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拉杆的塑胶臂另一端结合、能径向旋转的调整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钩的顶端结合有限位部与顶盖,而所述套筒一端的侧缘延伸有能穿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顶盖间活动结合的旋转臂。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以15~45度角活动结合于所述第一拉钩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脊椎内固定植入手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侦器包括有一塑胶外壳、及一设于塑胶外壳中心的金属部,而所述塑胶外壳上设有测深刻度,且所述金属部由一设于塑胶外壳内且用于定位的金属针、及一设于所述金属针一端且用于定位的金属球所组成。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677228SQ20132076169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薛绍刚 申请人:薛绍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