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辅件及其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2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穿刺辅件及其套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穿刺辅件及其套组,可用以连结一导引针和一注射筒。所述的穿刺辅件具有一本体,且所述本体具有一贯穿通道及至少一引流通道。所述贯穿通道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且所述前端突出于本体表面用以连结导引针,后端则可与注射筒连结。此外,所述引流通道设于本体的表面,与贯穿通道的后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用以导引流体离开该本体。
【专利说明】穿刺辅件及其套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穿刺辅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导流液体的穿刺辅件。
【背景技术】
[0002]于一般临床医学无论是引流或一般的检验采血,皆需应用到穿刺用具。具体而言,外科引流是用来移除患者病灶处所产生的组织液(例如,脓、血液或其他体液)。一般常见的引流方式是经由无菌的注射器透过表皮穿刺进入病灶处,并经由注射器的注射筒抽吸将需移除的脓、血液或其他体液抽出,当抽出的废液达到注射筒容量的上限值时,则需替换新的无菌注射筒。除此之外,于临床采血过程也经常使用无菌注射器进行采血,当所需的总采血量随着检验项目增加而达到单一注射器容量的上限值时,亦需要替换新的无菌注射筒。
[0003]然而,无论在外科引流或采血的过程,已知的注射筒替换方式有许多操作上的限制。举例而言,在注射筒替换过程中,因注射筒针头交接处无足够的握持面积,往往于拆卸或组合针头及注射筒结构时,操作者无法稳固地固定针头穿刺部位,造成针头滑动拉扯到病人穿刺区域的组织或穿刺到周围健康组织当中,且若因针头不当的滑动而扎破血管会造成血肿,上述结果皆会导致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间接造成医病之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再者,当抽换注射筒将其拔离针头时,因物理现象体内的液体会经由针头溢出,造成穿刺区域的周围遭受污染,影响引流或采血的进行。另一方面,因病患组织液属于生物性感染物质,此液体溢流的现象,亦会提高医护人员遭受感染的风险。
[0004]有鉴于此,此领域亟需一种改良的穿刺辅件,以改善目前临床医学进行穿刺所可能产生的各项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实用新型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06]本揭示内容的一方面是有关于一种穿刺辅件,可用以连结一导引针和一注射筒。此外,所述此穿刺辅件具有流体导引的功用。
[0007]本揭示内容的穿刺辅件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所述前端突出于本体表面用以连结导引针,所述后端则可与注射筒连结。
[0008]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本揭示内容的穿刺辅件可还包括至少一引流通道,设于本体的表面,与所述贯穿通道的后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用以导引流体离开该本体。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本揭示内容的穿刺辅件,其中至少一部分前端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通道的后端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有螺纹。
[0010]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穿刺辅件,可还包括一吸水件与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
[0011]依据本揭示内容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的穿刺辅件可还包括至少一凹陷部,用以容纳所述吸水件。
[0012]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件可以是棉花、海绵、发泡塑料或亲水性树脂。除此之外,在其他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穿刺辅件可以由不锈钢、陶瓷或塑化材料所制成。
[0013]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辅件为一可拆裂的物件,可经由外力拗折,将本体一分为二。
[00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态是有关于一种穿刺套组。此穿刺套组包含一如上所述的穿刺辅件和一导引针,且所述导引针与贯穿通道的前端相连接。
[0015]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引针可以是一针头。
[0016]依据一实施方式,本揭示内容的穿刺套组,其中穿刺辅件为一可拆裂的物件。除此之外,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刺辅件及导引针皆为可拆裂的物件。
[0017]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针由不锈钢、陶瓷或塑化材料所制成。
[0018]在参阅下文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精神及其他实用新型目的,以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实施方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的附图的说明如下:
[0020]图1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101的正面示意图;
[0021]图1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101的背面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A及图1B所示的穿刺辅件101的组合示意图;
[0023]图3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301的正面示意图;
[0024]图3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301的背面示意图;
[0025]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40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套组500的示意图;以及
[0027]图6A及图6B为图4所示的穿刺辅件401的作用示意图。
[0028]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元件并未依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具体特征与元件。此外,在不同附图间,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指称相似的元件/部件。
[0029]【符号说明】
[0030]101,301,401,501 穿刺辅件
[0031]120、420导引针
[0032]140、440注射筒
[0033]110、410、510、 本体
[0034]510a、510b
[0035]112、312、412、512 贯穿通道[0036]114、314、414引流通道
[0037]450吸水件
[0038]500穿刺套组
[0039]560、560a、560b穿刺针
[0040]V纵向线
[0041]D凹陷部
[0042]S螺纹
[0043]B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面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实施方式中涵盖了多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以及用以建构与操作这些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步骤与其顺序。然而,亦可利用其他具体实施例来达成相同或均等的功能与步骤顺序。
[0045]虽然用以界定本实用新型较广范围的数值范围与参数界是约略的数值,此处已尽可能精确地呈现具体实施例中的相关数值。然而,任何数值本质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个别测试方法所致的标准偏差。在此处,“约”通常是指实际数值在一特定数值或范围的正负10%、5%、1%或0.5%之内。或者是,“约”一词代表实际数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标准误差之内,视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考量而定。除了实验例之外,或除非另有明确的说明,当可理解此处所用的所有范围、数量、数值与百分比(例如用以描述材料用量、时间长短、温度、操作条件、数量比例及其他相似者)均经过“约”的修饰。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说明,本说明书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数值参数皆为约略的数值,且可视需求而更动。至少应将这些数值参数理解为所指出的有效位数与套用一般进位法所得到的数值。
[0046]除非本说明书另有定义,此处所用的科学与技术词汇的含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理解与惯用的意义相同。此外,在不和上下文冲突的情形下,本说明书所用的单数名词涵盖该名词的数个型;而所用的数个名词时亦涵盖该名词的单数型。
[0047]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辅件,其适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用以改善已知注射器操作上的限制,本穿刺辅件能使操作者更稳固地固定针头,使针头的插入位不易滑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相较于先前技术不同之处,还可设有流体导引的设计,避免穿刺过程组织液溢出造成操作环境的污染。
[004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具有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贯穿通道,其中贯穿通道设于靠近本体的中心处且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该前端突出于本体的表面用以与该导引针连结,后端与本体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可非必要地与注射筒连结(图中未绘示)。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的本体可以是任何可以让指头 稳定抓取的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其他形状。
[0049]图1A及图1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101正、背面的示意图。而图2为图1A及图1B所示的穿刺辅件101的组合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图1B和图2,本穿刺辅件101可用以辅助注射器以进行穿刺,如图所示,本穿刺辅件101的正面可连结一导引针120,背面可非必要地和一注射筒140相连结。
[0050]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101具有一本体110。所述本体110具有一贯穿通道112和一引流通道114,其中贯穿通道112设于靠近本体110的中心处且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该前端突出于本体110的表面用以与该导引针120连结,该后端与本体110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可非必要地与注射筒140连结。所述引流通道114,设于本体110的表面,与该贯穿通道112的后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用以导引流体离开该本体110。
[0051]原则上,本穿刺辅件101的前端可与导引针120相连接,且所述的导引针120可以是一针头(图中未绘示)。原则上,所述贯穿通道112前端的直径大小,可依据欲结合的导引针种类变化而有不同的设计。依据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101的贯穿通道112的前端是与针头(图中未绘示)相连结。举例而言,所述针头的规格可以是16号、17号或18号。因此,为了与不同规格的针头相结合,所述贯穿通道112的前端的直径大小为约
0.2 厘米至 2 厘米,例如约 0.2,0.3,0.4,0.5,0.6,0.7,0.8,0.9、1、1.1,1.2,1.3,1.4,1.5、
1.6,1.7,1.8、1.9 或 2 厘米;较佳为 0.3 厘米至 I 厘米,例如约 0.3,0.4,0.5,0.6,0.7,0.8、
0.9或I厘米;更佳为0.4厘米至0.7厘米,例如约0.4、0.5、0.6或0.7厘米。
[0052]相对地,所述贯穿通道112的后端直径大小,亦可依据不同的应用而有相异的规格。举例而言,依据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101的贯穿通道112的后端是可与注射筒140连结,其后端的直径大小为0.1厘米至2厘米,例如约0.1、0.2、0.3、0.4、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 或 2 厘米;较佳为 0.2 厘米至I厘米,例如约0.2,0.3,0.4,0.5,0.6,0.7,0.8,0.9或I ;更佳为0.3厘米至0.7厘米,例如约 0.3,0.4,0.5,0.6 或 0.7 厘米。
[0053]图3A及图3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301的正、背面示意图。在此所揭示的穿刺辅件301,原则上与图1所示穿刺辅件101相同,各元件不另赘述,其不同之处为此贯穿通道312的前端外表面上设有螺纹S,使导引针可以螺合的方式与贯穿通道312的前端连结,以提升结合的紧密度。
[0054]除此之外,于贯穿通道312的后端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有螺纹S(参见图3B),使注射筒可以螺合的方式与贯穿通道312的后端连结,使注射筒可与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301紧密结合。
[0055]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穿刺辅件401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401包含一贯穿通道412、二引流通道414及二吸水件450,且本体410的二侧设有凹陷部D,用以容纳所述吸水件450。详言之,所述的吸水件450可非固定地设在凹陷部D且与引流通道414的一端相接形成流体连通,用以快速吸收溢流的液体并提供溢流液体所容置的空间,避免液体四溢。值得注意的是本吸水件450可拆卸进行替换,当吸水件450水分吸收量到达饱和时,即可将经使用过后的吸水件450取下,再替换新的吸水件450。
[0056]在可任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件450可以是棉花、海绵、发泡塑料或亲水性树脂。
[0057]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方式中,所揭示的穿刺辅件或穿刺套组为可拆裂的物件。为了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拆裂结构的设置,请参见图5,此图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穿刺套组500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组500包含一穿刺辅件501及一穿刺针560,在此所述的穿刺套组500的主要技术特征与图4所示相同,故不另赘述。在此实施方式中穿刺辅件501或穿刺针560为一可拆裂的套件。具体而言,穿刺辅件501的本体510可经由外力拗折,将本体510自纵向线V分裂成左右各半(510a、510b)。需知,此纵向线V为一虚拟的线,是设于靠近本体510的中心位置并经过该贯穿通道512。此外,拆裂结构除了以纵向线V的方向设置外,亦可以垂直于纵向线V方向且经过该贯穿通道512的横向线(图中未绘示)的方向设置。若拆裂结构为横向设置,所述穿刺辅件501的本体510可经由外力拗折,将本体510分裂成上下各半(图中未绘示)。
[0058]再者,所述穿刺针560亦可以为一可拆裂的物件,如图所示穿刺针560可经由外力拗折,将穿刺针560自纵向线V分成左右二半(560a、560b)。
[0059]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穿刺辅件501和穿刺针560皆为可拆裂的结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穿刺针560可卡合于穿刺辅件501的本体510的前端,当进行拆裂时,可同时经由外力将穿刺辅件501的本体510连同穿刺针560由纵向线V处一分为二(560a、560b)。
[0060]所述拆裂结构为物件一分为二之处,此结构的设置可于制造时在物件上设一划痕切线;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利用已知或均等的技术设置拆裂结构。
[0061]图6A及图6B为图4所示的穿刺辅件401的操作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穿刺辅件401的实际操作,首先,需将导引针420及注射筒440分别结合至本体410的贯穿通道412的前端和后端。接着,将导引针420穿刺个体的皮肤B并刺入病灶处,以一手固定穿刺辅件401于穿刺个体B上,另一手则操控注射筒440,将病灶处的组织液(脓、血水或体液)抽吸至注射筒440内,当排出的组织液达到注射筒440容量上限时,可将注射筒440拆卸取下换上新的无菌注射筒440,使用者可重复替换无菌注射筒440直至引流完成。然而,在注射筒440拆卸替换的过程中,因物理作用往往会有部分组织液从贯穿通道412的后端溢流出来,此时液体会经本体410的引流通道414的导引而离开本体410,并同时经由吸水件450加速导引速率并将液体吸收至吸水件450内(参见图6B);此外,在引流的过程,若吸水件450达到吸水饱和上限时,亦可进行更换。
[0062]虽然上文实施方式中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形下,当可对其进行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穿刺辅件,可用以连结一导引针和一注射筒,包含: 一本体,其具有 一贯穿通道,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且该前端突出于该本体表面用以连结该导引针,该后端则可与该注射筒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引流通道,设于该本体的表面,与该贯穿通道的后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用以导引流体离开该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该前端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该后端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有螺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水件与该引流通道的一端相连形成流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凹陷部,以便容纳该吸水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该吸水件为棉花、海绵、发泡塑料或亲水性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该穿刺辅件由不锈钢、陶瓷或塑化材料所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一可拆裂的物件。
10.一种穿刺套组,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辅件;以及 一导引针与该穿刺辅件的贯穿通道前端连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刺套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针可以是一针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刺套组,其特征在于,该穿刺辅件本体为一可拆裂的物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刺套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针为一可拆裂的物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套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针由不锈钢、陶瓷或塑化材料所制成。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736201SQ20132084914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戴念国, 戴宣德 申请人:梓源生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