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护套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引导护套及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引导护套,其被体内导入器具引导而插入体内,并且为了将医疗器具的顶端引导至目标部位而具有供医疗器具贯穿自如的通道,其中,该引导护套包括: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以及被弯曲部,其具有软质部和硬质部,该软质部具有预定的弯曲刚性,该硬质部沿着长度轴线与软质部交替配置且该硬质部的弯曲刚性比软质部的弯曲刚性大,该被弯曲部设于长轴构件的顶端部而以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方式自体内导入器具的顶端突出。
【专利说明】引导护套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被引导到体内导入器具内的状态下使用的引导护套以及具有该引导护套的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为了向体腔、血管等内插入并注入药液或排出体液而使用了导管。作为这样的导管,公知有例如日本特开平8 - 57035号公报所记载的导管。该导管通过使合成树脂的交联度沿长度方向连续地发生变化而形成。
[0003]在制造该导管时,使对辐射线等的交联处理敏感的合成树脂与对辐射线等的交联处理不敏感的合成树脂相组合。然后,使用β射线等辐射线对一边使这些合成树脂的混合比连续地发生变化一边熔融挤出的管进行交联。通过如此构成导管,能够在利用变硬的基端侧保持转矩控制性、压入性的同时,利用柔软的顶端侧防止划伤器官。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以下,也简称作“处理器具”。)中,在由热塑性 树脂构成的护套上,通过设为交联状态而形成了交联部。交联部一般是耐热性、物理强度优异。因此,例如,当因高频电流而成为高温的处理部接触到护套时,当在拉入处理部时处理部压缩着护套时,能够抑制护套熔融或变形。
[0005]另一方面,在使处理器具贯穿形成于内窥镜(体内导入器具)的导入用通道而使用的情况下,有时引导护套的顶端在自导入用通道的顶端突出至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固定,并使处理器具贯穿引导护套。经过这样的顺序,在自导入用通道更换处理器具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处理器具顶端的位置对准。
[0006]现有技术文献_7] 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24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_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以往的引导护套一般整体由均匀的材料形成。在使该引导护套贯穿内窥镜10的导入用通道11、并以顶端侧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所示的问题。即,在处理器具等未贯穿引导护套的状态下,在作用有使突出的引导护套弯曲那样的外力的情况下,该部分弯折,难以使处理器具等贯穿引导护套。
[0011]另一方面,若将引导护套形成得较硬(弹性模量较大)以使得引导护套不弯折,则引导护套难以追随于内窥镜和支气管的弯曲,引导护套难以贯穿内窥镜等。
[0012]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维持柔软性的同时难以弯折的引导护套以及具有该引导护套的医疗系统。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0015]本发明的引导护套被体内导入器具引导而插入体内,并且为了将医疗器具的顶端引导至目标部位而具有供上述医疗器具贯穿自如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引导护套包括: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以及被弯曲部,其具有软质部和硬质部,该软质部具有预定的弯曲刚性,该硬质部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与该软质部交替配置且该硬质部的弯曲刚性比该软质部的弯曲刚性大,该被弯曲部设于上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而以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方式自上述体内导入器具的顶端突出。
[0016]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具有热塑性树脂,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热塑性树脂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0017]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由上述热塑性树脂与交联促进剂混炼而成的混炼材料形成,
[0018]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0019]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环状。
[0020]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螺旋状。
[0021]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大于上述软质部的弯曲刚性。
[0022]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小于上述硬质部的弯曲刚性。
[0023]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在上述支承部设有由上述交联材料形成的基端侧硬质部。
[0024]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以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多个,在沿上述周向相邻的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之间设有由上述混炼材料形成的基端侧软质部,由多个上述基端侧硬质部和上述基端侧软质部形成的管路构成上述通道的基端侧。
[0025]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基端侧硬质部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周向上设于整周,上述基端侧硬质部的管路构成上述通道的基端侧。
[0026]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沿着上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上述软质部的长度长于上述硬质部的长度。
[0027]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软质部和上述硬质部整体的沿着上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长于自上述体内导入器具突出的突出部的长度。
[0028]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混炼材料含有用于使韧性提高的添加剂。
[0029]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上述添加剂是HDPE、LDPE、EVA以及碳中的
至少一种。
[0030] 另外,在上述引导护套中,更优选的是,在上述长轴构件中,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以与上述长轴构件的中心轴线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径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形成有第二通道,上述引导护套具有操作线,该操作线配置在上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该操作线的顶端部固定于上述硬质部。
[0031]另外,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特征在于,该医疗系统包括:上述所记载的引导护套;以及上述体内导入器具。
[0032]发明的效果
[0033]根据本 发明的引导护套及医疗系统,能够在维持引导护套的柔软性的同时使引导护套难以弯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图。
[0035]图2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侧视图。
[0036]图3是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顶端侧的展开图。
[0037]图4是说明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一部分进行交联而设为交联材料的顺序的图。
[0038]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突出部受到外力前的状态的图。
[0039]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突出部受到外力而弯曲后的状态的图。
[0040]图7是图6中的剪切线A — A的剖视图。
[0041]图8是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手技的图。
[0042]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突出部自支气管受到外力后的状态的图。
[0043]图10是说明作为比较例所示的以往的引导护套自支气管受到外力后的状态的图。
[0044]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顶端侧的侧视图。
[0045]图12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顶端侧的展开图。
[0046]图1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支承部的自然状态下的剖视图。
[0047]图1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引导护套的支承部受到按压力时的剖视图。
[0048]图15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的整体图。
[0049]图1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的顶端侧的剖视图。
[0050]图17是说明使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弯曲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第I实施方式)
[0052]以下,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系统的第I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将体内导入器具为内窥镜、医疗系统为内窥镜系统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0053]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包括形成有导入用通道11的内窥镜10和能够贯穿该导入用通道11的引导护套(长轴构件)40。[0054]内窥镜10在长度长的插入部20的基端设有操作部30而构成。插入部20具有:顶端硬质部21,其设于顶端;弯曲部22,其连接于顶端硬质部21的基端并能够弯曲;以及挠性管部23,其连接于弯曲部22的基端并具有挠性。
[0055]在顶端硬质部21的顶端面上,以暴露的状态设有照明单元25和观察单元26,该照明单元25具有LED等发光元件,该观察单元26具有CXD等摄像元件。上述导入用通道11的顶端在顶端硬质部21的顶端面上具有开口,并且经由插入部20延伸至操作部30。
[0056]在插入部20内,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有未图示的操作线,通过使操作线进退,能够使弯曲部22向期望的方向弯曲。另外,在插入部20内,虽未图示,但是设有用于向照明单元25等供给电力的电力线和用于发送摄像元件所获取的图像数据的信号线。
[0057]操作部30具有:操作部主体31 ;钳子口 32,其设于操作部主体31的顶端侧;以及多个拨盘33和按钮34,其设于操作部主体31的基端侧。 [0058]钳子口 32与导入用通道11的基端侧的开口相连通。
[0059]通过旋转操作拨盘33,能够操作操作线而使弯曲部22弯曲。通过按压按钮34,能够操作照明单元25、观察单元26。
[0060]在操作部主体31上连接有通用线缆36,在通用线缆36上连接有未图示的显示装置、电力供给装置。
[0061]电力供给装置借助电力线连接于照明单元25,显示装置能够将经由信号线发送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进行显示。
[0062]引导护套40作为用于将处理器具等医疗器具的顶端引导至体内的目标部位的引导件使用。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护套40具有设于顶端侧并能够根据外力进行弯曲的被弯曲部50和设于被弯曲部50的基端侧并具有挠性的支承部(基端侧硬质部)60。被弯曲部50和支承部60分别形成为管状。
[0063]即,引导护套40沿着自身的长度轴线即轴线Cl延伸设置。
[0064]被弯曲部50是通过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为环状的软质部51和形成为环状且弯曲刚性设定得比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大的硬质部52以沿被弯曲部50的轴线Cl方向(长度方向)交替的方式进行配置而构成的。
[0065]软质部51和硬质部52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外径,并且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内径。在轴线Cl方向上,软质部51的长度LI设定得比硬质部52的长度L2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沿轴线Cl方向交替的方式配置七个软质部51和六个硬质部52,构成了被弯曲部50。在最顶端侧的软质部51上形成有使贯穿被弯曲部50内的医疗器具出没自如的开口部41。
[0066]软质部51由热塑性树脂与交联促进剂混炼后的混炼材料形成。
[0067]作为能够在软质部51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适当地采用聚乙烯树脂、聚丁二烯树脂、热塑性芳香醚芳香酯树脂、热塑性醚酰胺树脂等,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树月旨。另外,既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树脂,也能够混合使用多种树脂。
[0068]作为所使用的交联促进剂,例如,能够列举各种多官能单体。作为其具体例,可列举二甘醇等的二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二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三丙烯酸三羟甲基丙酯等三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三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氰脲酸三烯丙酯等氰脲酸三烯丙酯系化合物,马来酸二烯丙酯,富马酸二烯丙酯,环氧丙烯酸酯等。这些化合物能够分别单独进行使用,或者能够组合两种以上使用。相对于热塑性芳香醚酯树脂100质量份,交联促进剂的使用比例为I质量份~20质量份,优选为3质量份~10质量份。能够根据所需的耐热性能等在该范围内选定交联促进剂。
[0069]另外,有时混炼材料不需要交联促进剂。
[0070]硬质部52由对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使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公知有通过对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使热塑性树脂的分子交联、且树脂的弹性模量变大的技术。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离性辐射线,可列举电子束、加速电子束、Y射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紫外线等,但是基于线源的简便性、电离性辐射线的透过厚度、交联处理的速度等工业利用的观点考虑,能够优选利用加速电子束、Y射线。加速电子束的电压能够根据试样的厚度适当地选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离性辐射线的照射线量设定为例如500千戈瑞(kGy)以上。
[0071]另外,在图1以后的所有附图中,对由交联材料形成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阴影线表
/Jn ο
[0072]软质部51、硬质部52的与轴线Cl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状相同。但是,形成硬质部52的交联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形成软质部51的混炼材料的弹性模量,从而硬质部52的弯曲刚性大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优选的是,交联材料的弹性模量为混炼材料的弹性模量的3倍以上大。
[0073]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60利用上述交联材料形成为管状,在被弯曲部50的周向上设于整周。支承部60和被弯曲部50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外径,并且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内径。支承部60的弯曲刚性 大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
[0074]支承部60的管路60a与被弯曲部50的管路50a相连通。利用管路50a、60a构成引导护套40的通道。该通道与上述开口部41相连通。
[0075]若示出引导护套40的各个尺寸的一例,则外径为2.5mm,内径为2.1mm,长度为1000mm 左右。
[0076]优选的是,在支承部60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表示使引导护套40的顶端侧自内窥镜10的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长度的标识。
[0077]如此构成的引导护套40在如图2所示那样使顶端侧自内窥镜10的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状态下使用。引导护套40中的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突出部Rl的轴线Cl方向的长度Lll虽也因患者的个人差异而不同,为5cm~20cm左右。被弯曲部50的轴线Cl方向的长度L3设定得比该长度Lll长Icm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被弯曲部50上至少配置有软质部51和沿轴线Cl方向夹着该软质部51的一对硬质部52。
[0078]引导护套40的长度与上述长度LI I无关地设定为使引导护套40的基端部自钳子口 32向基端侧突出。
[0079]在制造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引导护套40时,首先,如图4所示,准备利用上述混炼材料形成为与引导护套40相同形状的管状的护套40A。
[0080]用由铅等构成的屏蔽件S覆盖该护套40A中的、不想进行交联的部位并照射电离性辐射线Rad。由此,被照射了电离性辐射线Rad的区域进行交联而成为交联材料,形成硬质部52和支承部60。被屏蔽件S覆盖的区域不产生交联而成为由保留有热塑性树脂特性的混炼材料构成的软质部51。因而,通过适当地设定用屏蔽件S覆盖的区域的位置、长度,能够以护套40A的期望的位置和长度形成交联材料。
[0081]接着,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内窥镜系统I的动作。在说明具体的手技的例子之前,详细地说明引导护套40中的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突出部Rl受到外力时的作用。
[0082]以下,将模型简化,如图5所示,重点说明配置于突出部Rl的软质部51和一对硬质部52的动作。最初,说明突出部Rl受到弯曲那样的外力的情况。[0083]如图6和图7所示,若突出部Rl弯曲,则软质部51、硬质部52中的成为弯曲内侧的内侧范围R2被沿轴线Cl方向压缩,另一方面,成为弯曲外侧的外侧范围R3被沿轴线Cl方向拽拉,并且被沿径向压缩。由于弯曲刚性的不同,软质部51的该变形比硬质部52的该变形明显。其结果,软质部51的与轴线Cl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椭圆形状。
[0084]即使当软质部51的截面形状在轴线Cl方向的中央部变形为椭圆形状时,轴线Cl方向的两端部也几乎不变形地由硬质部52支承。
[0085]在此,将在使弯曲后的被弯曲部50恢复到了原来的笔直形状时,在被弯曲部50的弯曲后的部分残留有向管路50a侧凹陷的塑性应变的情况定义为“弯折”,将被弯曲部50产生弯折的弯曲角度Θ称作“弯折角度”。若被弯曲部50弯折,则处理器具难以插入被弯曲部50的管路50a内。
[0086]在本实施方式的被弯曲部50中,利用以夹着软质部51的方式配置的一对硬质部52抑制软质部51弯折而管路50a压扁的情况。另外,由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比较小,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被弯曲部50弯曲。由于软质部51的长度LI设定得比硬质部52的长度L2长,因此被弯曲部50容易地弯曲。另外,由于软质部51和硬质部52分别形成为环状,因此被弯曲部50的变形绕轴线Cl均匀。
[0087]由于支承部60的弯曲刚性大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因此抑制支承部60在手术操作者压入了支承部60时弯曲,其压入力经由支承部60可靠地作用于被弯曲部50。
[0088]突出部Rl有时受到沿轴线Cl方向压缩那样的外力,但是在该情况下,基本上仅是软质部51沿轴线Cl方向变形,因此与突出部Rl弯曲的情况相比,产生弯折的担心较少。
[0089]接着,以向患者的支气管(目标部位)内插入插入部20、并使用几个处理器具经内窥镜地实施手技的情况说明内窥镜系统I的动作。
[0090]首先,手术操作者通过按压按钮34来向照明单元25供给电力并对插入部20的前方进行照明,利用显示装置确认由观察单元26获取的图像。然后,如图8所示,将内窥镜10的插入部20自患者P的口腔通过气管Pl插入支气管P2内,根据需要旋转操作拨盘33而一边使弯曲部22弯曲,一边使插入部20的顶端移动至处理对象的组织附近。
[0091]在患者P的体外,自引导护套40的基端插入未图示的超声波探头(医疗器具)。
[0092]将插入有超声波探头的引导护套40以使被弯曲部50处于顶端侧的方式通过钳子口 32插入导入用通道11内,一边利用显示装置和标识进行确认一边对引导护套40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的长度Lll进行调节。
[0093]接下来,在保持引导护套40相对于导入用通道11的位置的状态下,将超声波探头压入引导护套40内,使超声波探头自引导护套40的顶端突出。利用超声波探头寻找处理对象的组织,并确定其位置。
[0094]从引导护套40中抽出超声波探头。此时,成为处理器具等未贯穿引导护套40的状态,当引导护套40的突出部Rl接触到支气管P2的组织等时,主要是突出部Rl承受其外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如图9所示,突出部Rl不会弯折而能够耐受该外力。在该状态下,能够使处理器具通过引导护套40内部。
[0095]另外,在将插入部20插入支气管P2内的情况下,不仅在突出部Rl接触到组织时作用有外力,而且根据患者P的呼吸、肌肉的活动,有时也作用有欲使突出部Rl弯曲那样的外力。
[0096]作为相对于该情况的的比较例,如图10所示,说明取代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40而使用了以往的引导护套200的情况。比较例的引导护套200的被弯曲部210整体由混炼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被弯曲部210中的、自插入部20突出的部分在支气管P2的外力作用下其拐弯发生弯折。处理器具无法通过弯折的引导护套200内部。
[0097]再次,进行手技的说明。
[0098]从引导护套40的顶端压入刷子型处理器具(医疗器具)W1。如图8所示,使刷子型处理器具Wl的刷部W2自引导护套40的顶端突出,利用刷部W2提取组织。从引导护套40中抽出刷子型处理器具W1,回收组织。
[0099]从引导护套40的基端插入未图示的活检钳子等,并进行适当的处理。从引导护套40中抽出活检钳子,自患者P的口腔抽出引导护套40和插入部20而结束一系列的手技。
[0100]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40和内窥镜系统1,被弯曲部50是通过沿轴线Cl方向交替配置软质部51与硬质部52而构成的。由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比较小,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被弯曲部50弯曲从而维持被弯曲部50的柔软性。而且,由于硬质部52支承着在使被弯曲部50弯曲了时欲沿径向压扁的软质部51,因此被弯曲部50难以弯折。因而,能够容易地使处理器具贯穿弯曲后的被弯曲部50的管路50a。
[0101]软质部51由混炼材料形成,硬质部52由交联材料形成。因此,即使硬质部52的形状较复杂,通过调节屏蔽件S的形状,也能够容易地将硬质部52形成为期望的形状。能够在沿着轴线Cl方向使外径和内径恒定的状态下,利用电离性辐射线改变混炼材料的弹性模量。由此,能够利用内窥镜10的导入用通道11容易地引导引导护套40。而且,对于贯穿引导护套40的通道的处理器具等来说,能够设为易于通过被弯曲部50并引导至顶端部的形状。
[0102]由于软质部51和硬质部52分别形成为环状,因此被弯曲部50的变形绕轴线Cl均匀,手术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被弯曲部50的操作。
[0103]支承部60的弯曲刚性大于软质部51的弯曲刚性。因此,当手术操作者压入了支承部60时,软质部51发生变形,从而能够抑制支承部60弯曲。而且,使其压入力经由支承部60可靠地作用于被弯曲部50,能够提高引导护套40的插入性。
[0104]由于在支承部60形成有由交联材料形成的基端侧硬质部,因此能够使作用于支承部60的力可靠地作用于被弯曲部50。
[0105]由于支承部60在绕轴线Cl的整周上由交联材料形成,因此能够使作用于支承部60的力与周向位置无关地可靠地作用于被弯曲部50。
[0106]在轴线Cl方向上,软质部51的长度LI设定得比硬质部52的长度L2长。因此,软质部51能够沿轴线Cl方向变形的位移变大,能够进一步容易地使被弯曲部50弯曲。
[0107]被弯曲部50的长度L3设定得比突出部Rl的长度Lll长。因而,能够可靠地使引导护套40中的自导入用通道11突出并使用的部分难以弯折。[0108]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包括内窥镜10和引导护套40。由此,能够利用内窥镜10确认引导护套40的突出部Rl的长度L11。
[0109]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七个软质部51与六个硬质部52构成了被弯曲部50。但是,被弯曲部只要具有至少一个软质部51和沿轴线Cl方向夹着该软质部51的一对硬质部52,软质部51和硬质部52的数量就不特别受到限制。
[0110](第2实施方式)
[0111]接着,参照图11~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0112]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2取代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I的引导护套40而设有引导护套80。引导护套80具有在贯穿导入用通道11时配置于顶端侧的被弯曲部90和设于该被弯曲部90的基端侧的支承部100。
[0113]被弯曲部90具有:软质部92,其由上述混炼材料形成的线状体91绕轴线C2呈螺旋状卷绕而成;以及硬质部93,其配置于沿轴线C2方向相邻的线状体91之间,并形成为螺旋状。硬质部93由上述交联材料形成。线状体91与构成硬质部93的线状体94以沿轴线C2方向交替的方式配置。软质部92和硬质部93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外径,并且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内径。
[011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线状体91绕轴线C2呈螺旋状卷绕大约七圈而形成软质部92,通过线状体94绕轴线C2呈螺旋状卷绕大约六圈而形成硬质部93。被弯曲部形成为至少线状体91绕轴线C2呈螺旋状配置有I整圈、并且以沿轴线C2方向夹着该线状体91的状态分别配置有线状体94的形状。
[0115]支承部100形成为沿轴线C2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四个基端侧硬质部101,其以沿被弯曲部90的周向D2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以及四个基端侧软质部102,其配置于沿周向D2相邻的基端侧硬质部101之间。基端侧硬质部101由上述交联材料形成,基端侧软质部102由上述混炼材料形成。
[0116]由四个基端侧硬质部101和四个基端侧软质部102构成的支承部100形成为管状。支承部100和被弯曲部90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外径,并且形成为相互相同的内径。支承部100的管路IOOa与被弯曲部90的管路90a相连通。
[0117]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80中的被弯曲部90在与上述第I实施方式的被弯曲部50相同的作用下在维持柔软性的同时难以弯折。
[0118]另外,由于支承部100由混炼材料和交联材料形成,因此支承部100的弯曲刚性小于仅由交联材料形成的硬质部93的弯曲刚性。
[0119]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80通过调节屏蔽件的形状而能够以与第I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40相同方式进行制造。
[0120]引导护套80的支承部100在未作用有除重力以外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如图13所示那样与轴线C2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状成为圆形状,基端侧硬质部101和基端侧软质部102分别成为圆弧状。
[0121]若对支承部100的 外周面施加按压力,则如图14所示,由于弹性模量的不同,基端侧硬质部101几乎未变形,通过压缩基端侧软质部102,支承部100缩径。同样,若解除该按压力,则基端侧软质部102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变形,从而支承部100扩径。[0122]根据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80和内窥镜系统2,能够在维持被弯曲部90的柔软性的同时,使被弯曲部90难以弯折。
[0123]由于支承部100的弯曲刚性小于硬质部93的弯曲刚性,因此在来自组织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支承部100的变形比硬质部93的变形大,能够抑制硬质部93纵弯曲。
[0124]由于支承部100由基端侧硬质部101和基端侧软质部102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地使支承部100缩径或扩径。
[0125](第3实施方式)
[0126]接着,参照图15~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点。
[0127]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110具有设于顶端侧并能够根据外力进行弯曲的被弯曲部120、设于被弯曲部120的基端侧并具有挠性的支承部(基端侧硬质部)130以及设于支承部130的基端侧并用于弯曲操作被弯曲部120的操作部140。被弯曲部120和支承部130分别形成为管状。[0128]在被弯曲部120形成有沿着引导护套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被弯曲部侧管路120a和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
[0129]第一被弯曲部侧管路120a形成在引导护套110的中心轴线C4上。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形成为比第一被弯曲部侧管路120a小径,并夹着第一被弯曲部侧管路120a。即,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以相对于中心轴线C4在引导护套110的径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形成。
[0130]被弯曲部120成为在形成为管状的软质部121上以沿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多个硬质部122的结构。在沿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硬质部122形成为成为大致半圆形状的板状。硬质部122以夹着中心轴线C4的方式配置。硬质部122还设于软质部121的顶端面121a。
[0131]与上述软质部51相同,软质部121由热塑性树脂和交联促进剂混炼后的混炼材料形成。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能够优选使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作为交联促进剂,能够优选使用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硬质部122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对该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进行交联而形成。硬质部122的硬度和断裂强度高于软质部121的硬度和断裂强度。
[0132]在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的顶端部分别固定有操作线端(固定构件)125。操作线端125能够由不锈钢等金属、硬质的树脂等形成。操作线端125通过压入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内等而固定于设在构成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的软质部121的顶端面121a上的硬质部122。
[0133]在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内分别配置有操作线126、127。操作线126、127的顶端部固定于操作线端125。即,在交联的硬质部122上,利用操作线端125固定有操作线126、127的顶端部。因此,能够防止被弯曲部120的操作线端125的附近、以及被弯曲部120中固定有操作线126、127的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与外周面之间的隔壁120d的顶端部裂开、断裂。在此所说的隔壁120d是指被弯曲部120的外周面与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之间、以及被弯曲部120的外周面与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c之间的部分,即被弯曲部120的整个长度范围的部分。[0134]另外,也可以是,在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的顶端部不设操作线端125,而是将操作线126、127的顶端部直接固定于设在顶端面121a上的硬质部122。
[0135] 支承部130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的截面形成为与被弯曲部120相同的形状。即,在支承部130上形成有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承部侧管路130a和第二支承部侧管路130b、130c。支承部130通过对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等热塑性树脂和交联促进剂混炼后的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进行交联而形成。
[0136]被弯曲部120与支承部130利用粘接剂等接合在一起。被弯曲部120的弯曲刚性小于支承部130的弯曲刚性。
[0137]第一支承部侧管路130a、第二支承部侧管路130b、130c分别与第一被弯曲部侧管路120a、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120c相连通。利用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b和第二支承部侧管路130b、第二被弯曲部侧管路120c和第二支承部侧管路130c分别构成第二通道。
[0138]操作部140具有公知的结构,其包括固定于支承部130的基端部的管状的操作部轴141和以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设于操作部轴141的滑动件142、143。
[0139]在操作部轴141的顶端部设有与支承部130的第一支承部侧管路130a相连通的主端口 141a。在操作部轴141的基端部安装有拇指环141b。
[0140]虽未图示,但是滑动件142、143分别连接于操作线126、127。滑动件142、143能够
相互独立滑动。
[0141]如此构成的引导护套110在拇指环141b中搭挂大拇指、在滑动件142、143处搭挂食指、中指来把持操作部140。若自被弯曲部120和支承部130笔直的状态如图17所示那样使滑动件142相对于操作部轴141向长度方向的基端侧移动(拉回),则操作线126移动到基端侧。固定于操作线126的操作线端125移动到基端侧,但是弯曲刚性较大的支承部130不怎么变形,被弯曲部120的软质部121被沿长度方向压缩,被弯曲部120以操作线126侧成为内侧的方式弯曲。此时,在操作线126侧的隔壁120d的内侧的面上,在被弯曲部120的大致整个长度抵接有操作线126。由于在被弯曲部120设有多个硬质部122,因此防止在向基端侧拽拉操作线126而使被弯曲部120弯曲了时操作线126侧的隔壁120d裂开而导致操作线126向外部飞出。
[0142]若使滑动件142相对于操作部轴141向顶端侧移动,则被弯曲部120和支承部130恢复为笔直的状态。
[0143]同样,若使滑动件143向长度方向的基端侧移动,则被弯曲部120向操作线127侧弯曲。
[0144]根据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引导护套110,能够在维持被弯曲部120的柔软性的同时,难以弯折。
[0145]通过在被弯曲部120设有硬质部122,能够在不损伤被弯曲部120的隔壁120d的情况下拉回操作线126、127。
[0146]操作线126、127的顶端部借助操作线端125固定于硬质部122。由于硬质部122的弯曲刚性大于软质部121的弯曲刚性,因此能够抑制操作线端125自被弯曲部120脱落,能够将操作线126、127的顶端部可靠地固定于被弯曲部120。
[0147]由于被弯曲部120和支承部130的外径与长度方向的位置无关地恒定,因此在被弯曲部120和支承部130的外周面上不产生凹凸。
[0148]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护套110具有操作部140,但也可以是引导护套110没有操作部140。这是因为,通过相对于支承部130拉回操作线126、127,能够使被弯曲部120弯曲。
[0149]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范围的结构变更等也包含于此。而且,当然能够适当地分别组合各个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来利用。
[0150]例如,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混炼材料含有用于提高软质材料的韧性的添加剂。另外,在此所说的“韧性”与脆性同义,是指在拉伸材料时进行明显的伸长、减径变形的性质。而且,“提高韧性”是指材料难以伸长、减径变形。
[0151]作为这样的添加剂,能够适当地选择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高密度聚乙烯)、LDPE (L ow Density Polyethylene:低密度聚乙烯)、EVA (Ethylene-VinylAcetat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碳(carbon)以及组合了这些材料后的材料来使用。通过使混炼材料含有这样的添加剂,能够抑制混炼材料过度交联而韧性降低(混炼材料难以伸长)。
[0152]在轴线方向上,软质部的长度既可以设定得与硬质部的长度相等,也可以设定得比硬质部的长度短。这些长度能够根据被弯曲部的弯曲角度Θ等适当地设定。
[0153]另外,在想要增大支承部的弯曲刚性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支承部交联的比例,或者在支承部的外表面、内表面上安装加强构件。
[0154]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将内窥镜系统的插入部20通过患者P的口腔插入肺内。但是,插入插入部20的部位并不限定于肺,例如,也可以是食道、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子宫、膀胱、血管等管腔器官。
[0155]另外,设为了体内导入器具为内窥镜,但是体内导入器具并不限于内窥镜,例如,
也可以是套管等。
[0156]此外,本发明并不受上述说明限定,而仅受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0157]附图标记说明
[0158]1、2内窥镜系统(医疗系统);10内窥镜(体内导入器具);11导入用通道;40、80,110引导护套(长轴构件);41开口部;50、90被弯曲部;51、92、121软质部;52、93、122硬质部;60、100、130支承部(基端侧硬质部);101基端侧硬质部;102基端侧软质部;126、127操作线;C4中心轴线;W1刷子型处理器具(医疗器具)。
【权利要求】
1.一种引导护套,其被体内导入器具引导而插入体内,并且为了将医疗器具的顶端引导至目标部位而具有供上述医疗器具贯穿自如的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引导护套包括: 长轴构件,其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以及 被弯曲部,其具有软质部和硬质部,该软质部具有预定的弯曲刚性,该硬质部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与该软质部交替配置且该硬质部的弯曲刚性比该软质部的弯曲刚性大,该被弯曲部设于上述长轴构件的顶端部而以在外力作用下弯曲的方式自上述体内导入器具的顶端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软质部具有热塑性树脂, 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热塑性树脂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软质部由上述热塑性树脂与交联促进剂混炼而成的混炼材料形成, 上述硬质部由对上述混炼材料照射电离性辐射线而上述热塑性树脂交联后的交联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软质部与上述硬质部以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交替的方式分别形成为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 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大于上述软质部的弯曲刚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支承部的弯曲刚性小于上述硬质部的弯曲刚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在上述长轴构件的、上述被弯曲部的基端一侧的部分设有支承部, 在上述支承部设有由上述交联材料形成的基端侧硬质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以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有多个, 在沿上述周向相邻的上述基端侧硬质部之间设有由上述混炼材料形成的基端侧软质部, 由多个上述基端侧硬质部和上述基端侧软质部形成的管路构成上述通道的基端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基端侧硬质部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周向上设于整周, 上述基端侧硬质部的管路构成上述通道的基端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在沿着上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上述软质部的长度长于上述硬质部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软质部和上述硬质部整体的沿着上述长度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长于自上述体内导入器具突出的突出部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混炼材料含有用于使韧性提高的添加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上述添加剂是HDPE、LDPE, EVA以及碳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其中, 在上述长轴构件中,沿着上述长度轴线以与上述长轴构件的中心轴线在上述长轴构件的径向上错开位置的方式形成有第二通道, 上述引导护套具有操作线,该操作线配置在上述第二通道内,并且该操作线的顶端部固定于上述硬质部。
16.一种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护套;以及 上述体内导入器具。
【文档编号】A61B1/00GK103930044SQ20138000388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
【发明者】野村祐介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