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手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包含一织带及一手环部。该织带,包括一经向平行一长度方向的织带本体、一位于该织带本体一端的接合端,及一相反该接合端并用于接地的接地端,该织带本体具有一经编织造的弹性经纱片,及一导电系数小于3.5×107Ω/cm的抗静电纱,该抗静电纱沿着该长度方向以倒S形的方式编织于该弹性经纱片里。该手环部由该织带的接合端连接于该织带本体形成,并可供一手腕穿伸套住。该抗静电手环装置在不影响原有该抗静电纱的导电系数下,在结构上保有高弹性,让人的手腕可以轻松方便的穿过,且工作的使用上也很方便。
【专利说明】抗静电手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供人员穿戴并用以排除身体所带静电的抗静电手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静电对电子产品或无尘产业的伤害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尤其在当今的电子产业领域里,在制造电子产品的过程中,静电会造成电子产品的电子回路破坏,此外,在需要应用到无尘室的产业中,也容易因为静电而引起大量微尘粒子的附着,导致无尘室的污染。然而,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各因素,也会使人体产生静电。因而,对于工厂内的操作人员,有许多关于静电防护的规范,以及静电防护的措施,以避免人体产生的静电破坏了电子组件,导致良率下降,或者污染无尘室。其中一种主要的静电防护措施,是利用防静电手腕带供操作人员配戴,来将人体的静电排除。例如:台湾专利584366的抛弃式腕带,为一缺乏弹性的织带,且其一端具有一小套环,另一相反端用于接地,当欲使用该抛弃式腕带时,必须先将该接地端穿过该小套环,才能供人使用,因而在使用上仍有一定的不便, 故继续改良防静电手腕带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且使用方便的抗静电手环装置。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包含:
[0006]—织带,该织带包括一经向平行一长度方向的织带本体、一位于该织带本体一端的接合端,及一相反该接合端并用于接地的接地端,所述织带本体具有一经编织造的弹性经纱片,及一导电系数小于3.5X 107 Ω/cm的抗静电纱,该抗静电纱沿着该长度方向以倒S形的方式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里;及
[0007]一可供手腕穿伸套住的手环部,该手环部由所述织带的接合端连接于所述织带本体形成。
[000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经纱片由若干个平行所述长度方向的弹性单纱组成,每一弹性单纱由若干个相串连的纱圈形成,所述抗静电纱穿过该纱圈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内。
[000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纱圈呈棋盘状排列,且所述纱圈呈现多组相互平行但不相连,并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纱圈排,所述抗静电纱以倒S形的方式穿过所有纱圈排的所述纱圈以编织于该弹性经纱片内。
[00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在未钩编成圈状而呈直线状时,其伸长率大于100%。
[00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及一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00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该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001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Χ106Ω至2.0Χ106Ω。
[0014]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及二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其中一所述聚酯加工丝缠绕包覆于另一聚酯加工丝外,且该二聚酯加工丝分别沿不同的方向缠绕包覆。
[00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每一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00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Χ106Ω至2.0Χ106Ω。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静电手环装置的弹性经纱片因本身材料的物性使其具有弹性,而该抗静电手环装置的抗静电纱因本身不具有高弹性(伸长率约1%至10%),所以该抗静电纱以横向S形的方式织入在该弹性经纱片里,使织带在受外力拉伸后,该抗静电纱具有可拉伸性,而不会有断裂的问题,以致影响或破坏原有抗静电纱的导电系数,同时保有弹性经纱片的高弹性,让人的手腕可以轻松方便的穿过,且在工作的使用上也很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所述抗静电手环装置的弹性经纱片及抗静电纱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所述纱圈在未钩编成圆形呈直线状时其一弹性纤维及二聚酯加工丝结构示意图。
[0021]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2]1——织带2——手环部
[0023]3-接地件11-结合端
[0024]12-接地端13-织带本体
[0025]14-弹性经纱片141-弹性单纱
[0026]142-纱圈143-弹性纤维
[0027]144——聚酯加工丝15——抗静电纱
[0028]L——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0030]参阅图1与图2,为本发明的抗静电手环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主要用在电子领域,供人体的一手腕(图未示)穿戴来排放静电。[0031]该抗静电手环装置的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织带1、一手环部2及一接地件3。
[0032]该织带1由一钩边机织造,并包括一经向平行一长度方向L的织带本体13、一位于该织带本体13 —端的接合端11,及一相反该接合端11并用于接地的接地端12。该织带本体13具有一经编织造的弹性经纱片14,及一导电系数小于3.5X107Q/cm的抗静电纱15,该织带本体13的详细具体结构后面叙述。该手环部2是由织带1的接合端11连接于织带本体13形成,并可供手腕穿伸套住。接地件3利用高周波或者车缝加工的方式设置于织带1的接地端12上,具体可以是一电子公扣,其电阻值要求在1.0Χ106Ω至2.ΟΧΙΟ6Ω的范围内,且接地件3用以与一接地装置(图未示)相结合,使静电可以从该接地件3排入接地装置,具体而言,接地装置是一可与接地件3相结合的母扣装置,并且一旦结合以后,就能发挥本较佳实施例排除静电的功效了。
[0033]参阅图2,织带本体13的弹性经纱片14由若干个平行该长度方向L的弹性单纱141组成,每一弹性单纱141是由若干个相串连的纱圈142形成。该若干个纱圈142呈棋盘状排列,使该纱圈142呈现多组相互平行但不相连,且垂直于该长度方向L的纱圈排;换句话说,任两相邻的弹性单纱141,其中一弹性单纱141的任一纱圈142的轴心,会与另一相邻弹性单纱141的一对应纱圈142的轴心,位在同一条垂直于该长度方向L的直线上。
[0034]参阅图2与图3,要注意的是,图3是说明每一纱圈142在未钩编呈圈形而呈直线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每一纱圈142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143(Spandex),及二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143外的聚酯加工丝144,其中一聚酯加工丝144是缠绕包覆于另一聚酯加工丝144外,且该二聚酯加工丝144分别是以不同的方向缠绕包覆,更详细来说,弹性纤维143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该聚酯加工丝144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值得一提的是,该二聚酯加工丝144会在接触人体肌肤时,使人感到有较佳的触感。而每一纱圈142在未钩编成圈状而呈直线状时(如图3所示) ,其伸长率大于100%,该伸长率(%)的定义为:(Lb-La)/LaX 100%, La指在一待测物的伸张长度上,标上两个上下间隔的标记后,该二标记间的距离;Lb是指将该待测物挂上1.5kg荷重1分钟以后,该二标记间的距离。而本发明抗静电手环装置还有另一实施状态为,每一纱圈142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143(Spandex),及一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143外的聚酯加工丝144。
[0035]该抗静电纱15沿着该长度方向L以倒S形的方式穿过所有纱圈排的所述纱圈142编织于弹性经纱片14 ;换句话说,抗静电纱15是以蛇行的方式,先朝一垂直于该长度方向L的方向穿过一纱圈排内的多个纱圈142后,绕一个小弯至相邻的一纱圈排外,再朝另一反方向穿过相邻的纱圈排内的多个纱圈142,以此类推,反复穿过所有所述的纱圈142,使该抗静电纱15在弹性经纱片14内呈数个倒S形,且两相邻的倒S形间头尾相连,又或者可以形容该抗静电纱15呈一波浪状编织于该弹性经纱片14内。
[0036]综上所述,弹性经纱片14因本身材料的物性使其具有弹性,而该抗静电纱15因本身不具有高弹性(伸长率约1%至10%),所以该抗静电纱15以横向S形的方式织入在该弹性经纱片14里,使该织带1在受外力拉伸后,该抗静电纱15具有可拉伸性,而不会有断裂的问题,而影响或破坏该抗静电纱15原有的导电系数,同时保有该弹性经纱片14的高弹性,让人的手腕可以轻松方便的穿过,且在工作的使用上也很方便,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织带(1),该织带包括一经向平行一长度方向(L)的织带本体(13)、一位于该织带本体一端的接合端(11 ),及一相反该接合端并用于接地的接地端(12),所述织带本体具有一经编织造的弹性经纱片(14),及一导电系数小于3.5Χ107Ω /cm的抗静电纱(15),该抗静电纱沿着该长度方向以倒S形的方式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里;及一可供手腕穿伸套住的手环部(2),该手环部由所述织带的接合端连接于所述织带本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经纱片由若干个平行所述长度方向的弹性单纱(141)组成,每一弹性单纱由若干个相串连的纱圈(142)形成,所述抗静电纱穿过该纱圈编织于所述弹性经纱片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圈呈棋盘状排列,且所述纱圈呈现多组相互平行但不相连,并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纱圈排,所述抗静电纱以倒S形的方式穿过所有纱圈排的所述纱圈以编织于该弹性经纱片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纱圈在未钩编成圈状而呈直线状时,其伸长率大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143),及一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1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该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3),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Χ106Ω至2.0Χ106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纱圈具有一位于芯层的弹性纤维(143),及二缠绕包覆于该弹性纤维外的聚酯加工丝(144),其中一所述聚酯加工丝缠绕包覆于另一聚酯加工丝外,且该二聚酯加工丝分别沿不同的方向缠绕包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的纤维粗细是40丹尼,每一聚酯加工丝的纤维粗细是50丹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静电手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用以与一接地装置相结合并使静电可以排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件(3),该接地件设置于所述织带的接地端上且其电阻值为1.0Χ106Ω至2.0Χ106Ω。
【文档编号】A61N1/14GK103691057SQ20141001031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张群圣 申请人:昆山豪绅纤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