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56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其包括外保护层、发热层、用于治疗膝关节的中药组合物细粉夹层和内层衬垫层,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采用布袋进行包裹,放置于外保护层和内层衬垫层作为夹层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以及采用该中药制备而成的护膝,从而对膝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
【背景技术】
[0002]膝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除此之外还可出现社会活动能力低下及心理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流行病学调查示,55岁以上中老年人大约10人中就有4-7人患此病,其中十分之一有各种功能障碍表现。其发病比较隐蔽,病程相当长,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已成为人类50岁以后丧失劳动力的第二个常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分析,目前全球人口中,医疗行为中的十分之一与膝关节炎相关。随着人口老年化趋势,现起往后的未来10年内超过50岁的老年人将成倍增长,患病人数还将大幅增多,在世界范围内因膝关节炎带来的医疗负担将剧增,与此同时患者功能丧失及劳动力丧失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下降及损失,另外其他相关的额外经济负担也急剧增加。
[0003]膝关节炎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三方面: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非留体抗炎止痛药、软骨生物活性药是西医治疗的用药主体,然而到目前为止除手术外尚无根治的方法,这些治疗往往疗程长,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且副作用多,如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且易出现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皮肤坏死、骨坏死、髌骨低位、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并发症,故简单快速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广大膝关节炎患者的迫切需要。
[0004]中医认为膝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围,病因主要为年老体虚、关节损伤、环境等因素导致肝肾亏损,肝肾与筋骨的关系密切,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血虚不能荣养筋络、肾精亏损不能充养骨髓,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膝关节而发病。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的优势,膝骨关节疾病的特点是关节局部症状明显,经络气血不贯、筋骨不和而有定位,针对关节局部的外治法常可获效。其简单易行,针对疼痛等症状改善显著,且使用外用治法毒副作用较小,也不会增加肝肾器官的毒性作用,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0005]本发明就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以及采用该中药制备而成的护膝,从而对膝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以及采用该中药制备而成的护膝,从而对膝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其包括外保护层、发热层、用于治疗膝关节的中药组合物细粉夹层和内层衬垫层,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采用布袋进行包裹,放置于外保护层和内层衬垫层作为夹层使用。
[0008]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的原料药包括肉苁蓉、茜草、三七、巴戟天、当归、杜仲、芸香草、鹿衔草、五倍子、绞股蓝、桅子、桑寄生、透骨草、羌活、川牛膝、刺五加、补骨脂、五倍子、卷柏、没药、藏菖蒲、肿节风、马齿苋、接骨草、薏苡仁和冰片。
[0009]其中,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5g?45g、茜草30g?40g、三七40g?50g、巴戟天25g?35g、当归35g?45g、杜仲15g?25g、芸香草15g?25g、鹿衔草20g?30g、五倍子35g?45g、绞股蓝25g?35g、桅子IOg?20g、桑寄生20g?30g、透骨草15g?25g、羌活15g?25g、川牛膝20g?30g、刺五加25g?35g、补骨脂20g?30g、五倍子35g?45g、卷柏35g?45g、没药20g?30g、藏菖蒲15g?25g、肿节风15g?25g、马齿觅IOg?20g、接骨草15g?25g、薏该仁20g?30g和冰片25g?35g。
[0010]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7g?43g、茜草32g?38g、三七42g?48g、巴戟天27g?33g、当归37g?43g、杜仲17g?23g、芸香草17g?23g、鹿衔草22g?28g、五倍子37g?43g、绞股蓝28g?33g、桅子12g?18g、桑寄生22g?28g、透骨草18g?23g、羌活17g?23g、川牛膝22g?28g、刺五加27g?33g、补骨脂22g?28g、五倍子37g?43g、卷柏37g?43g、没药22g?28g、藏菖蒲17g?23g、肿节风17g?23g、马齿觅12g?18g、接骨草17g?23g、薏该仁22g?28g和冰片27g?33g。
[0011]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12]第一步,将冰片研磨成细分,备用;
[0013]第二步,将余下的原料药组分按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IOOg混合物加入300g?400g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2?3小时,每IOOg滤洛加入200g?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第一步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400目的细粉。
[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其原料药包括肉苁蓉、茜草、三七、巴戟天、当归、杜仲、芸香草、鹿衔草、五倍子、绞股蓝、桅子、桑寄生、透骨草、羌活、川牛膝、刺五加、补骨脂、五倍子、卷柏、没药、藏菖蒲、肿节风、马齿苋、接骨草、薏苡仁和冰片。
[0015]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7g?43g、茜草32g?38g、三七42g?48g、巴戟天27g?33g、当归37g?43g、杜仲17g?23g、芸香草17g?23g、鹿衔草22g?28g、五倍子37g?43g、绞股蓝28g?33g、桅子12g?18g、桑寄生22g?28g、透骨草18g?23g、羌活17g?23g、川牛膝22g?28g、刺五加27g?33g、补骨脂22g?28g、五倍子37g?43g、卷柏37g?43g、没药22g?28g、藏菖蒲17g?23g、肿节风17g?23g、马齿觅12g?18g、接骨草17g?23g、薏该仁22g?28g和冰片27g?33g。
[0016]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40g、茜草35g、三七45g、巴戟天30g、当归40g、杜仲20g、芸香草20g、鹿衔草25g、五倍子40g、绞股蓝30g、桅子15g、桑寄生25g、透骨草20g、羌活20g、川牛膝25g、刺五加30g、补骨脂25g、五倍子40g、卷柏40g、没药25g、藏菖蒲20g、肿节风20g、马齿觅15g、接骨草20g、薏该仁25g和冰片30g。
[00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8]第一步,将冰片研磨成细分,备用;
[0019]第二步,将余下的原料药组分按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IOOg混合物加Λ 300g?400g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2?3小时,每IOOg滤洛加入200g?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第一步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400目的细粉。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以及采用该中药制备而成的护膝,从而对膝关节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经济实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膝关节炎多起病于中老年,由“肝气衰,筋不能动”进而“肾脏衰,形体皆极”,气血亏虚,在体则“筋” “骨”失养,可见“弱而不用” “骨枯而髓虚”:又气血虚衰,血滞经潘,易受风寒湿侵袭或痰瘀留滞经络,气血行更失其畅;发为筋骨之癆,久亦可成痿。本病病因是感受风寒湿邪,或因跌仆损伤,内伤肝肾不足、气血失和。病机是外邪寒湿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痹阻不通。病位在肌肉筋骨,病理因素主要为寒、湿、痰、瘀,病理性质表现为本虚标实,治疗方法为散寒化湿,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00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其原料药包括肉苁蓉、茜草、三七、巴戟天、当归、杜仲、芸香草、鹿衔草、五倍子、绞股蓝、桅子、桑寄生、透骨草、羌活、川牛膝、刺五加、补骨脂、五倍子、卷柏、没药、藏菖蒲、肿节风、马齿苋、接骨草、薏苡仁和冰片。
[0024]进一步,所述中药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0025]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5g?45g、茜草30g?40g、三七40g?50g、巴戟天25g?35g、当归35g?45g、杜仲15g?25g、芸香草15g?25g、鹿衔草20g?30g、五倍子35g?45g、绞股蓝25g?35g、桅子IOg?20g、桑寄生20g?30g、透骨草15g?25g、羌活15g?25g、川牛膝20g?30g、刺五加25g?35g、补骨脂20g?30g、五倍子35g?45g、卷柏35g?45g、没药20g?30g、藏菖蒲15g?25g、肿节风15g?25g、马齿觅IOg?20g、接骨草15g?25g、薏该仁20g?30g和冰片25g?35g。
[0026]进一步,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7g?43g、茜草32g?38g、三七42g?48g、巴戟天27g?33g、当归37g?43g、杜仲17g?23g、芸香草17g?23g、鹿衔草22g?28g、五倍子37g?43g、绞股蓝28g?33g、桅子12g?18g、桑寄生22g?28g、透骨草18g?23g、羌活17g?23g、川牛膝22g?28g、刺五加27g?33g、补骨脂22g?28g、五倍子37g?43g、卷柏37g?43g、没药22g?28g、藏菖蒲17g?23g、肿节风17g?23g、马齿觅12g?18g、接骨草17g?23g、薏该仁22g?28g和冰片27g?33g。
[0027]最优选,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40g、茜草35g、三七45g、巴戟天30g、当归40g、杜仲20g、芸香草20g、鹿衔草25g、五倍子40g、绞股蓝30g、桅子15g、桑寄生25g、透骨草20g、羌活20g、川牛膝25g、刺五加30g、补骨脂25g、五倍子40g、卷柏40g、没药25g、藏菖蒲20g、肿节风20g、马齿觅15g、接骨草20g、薏该仁25g和冰片30g。
[00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29]第一步,将冰片研磨成细分,备用;
[0030]第二步,将余下的原料药组分按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IOOg混合物加入300g?400g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2?3小时,每IOOg滤洛加入200g?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第一步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400目的细粉。
[00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其包括外保护层、发热层、中药组合物夹层和内层衬垫层,上述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细粉采用布袋进行包裹,放置于外保护层和内层衬垫层作为夹层使用。
[0032]所述布袋通过无纺布材料布袋织成网状。
[0033]所述发热层采用碳纤维发热导电布制备而成,利用发热层的发热特性,可以促进中药组合物的疗效更好,所述发热层还包括锂电池和开关,将碳纤维发热导电布与锂电池和开关相连接,压制在皮层上,构成发热层。
[0034]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5]实施例1中药细粉的制备
[0036]将冰片30g研磨成细分,备用,将肉苁蓉40g、茜草35g、三七45g、巴戟天30g、当归40g、杜仲20g、芸香草20g、鹿衔草25g、五倍子40g、绞股蓝30g、桅子15g、桑寄生25g、透骨草20g、羌活20g、川牛膝25g、刺五加30g、补骨脂25g、五倍子40g、卷柏40g、没药22g?28g、藏菖蒲20g、肿节风20g、马齿觅15g、接骨草20g、薏该仁25g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IOOg混合物加入400g的水,加热煮沸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3小时,每IOOg滤渣加入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前面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400目的细粉。
[0037]实施例2护膝的制备
[0038]用无纺布材料制成网状布袋,将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粉末放置在布袋中,制成中药组合物粉末夹层,将锂电池、开关和碳纤维发热导电布压制在皮层上,构成发热层,将外层保护皮层、发热层、中药组合物粉末夹层和内层棉垫构成的衬垫层缝制在一起,形成护膝。
[0039]实施例3临床效果
[0040]一般资料
[0041]2001年3月?2013年6月根据《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确诊收治的220例患者。双侧膝关节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关节间隙不对称,软骨下硬化或骨质增生,胫骨或股骨内外髁唇样增生。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久站、上下楼、下蹲疼痛加重,局部肿胀,部分患者有静息痛、关节腔积液。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44?78岁,病程10个月?21年,平均5.3年。对照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43?77岁,病程9个月?2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比较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0042]方法
[0043]对照组行膝关节腔穿刺注射,第I周注入曲安奈德20mg,第2周注入透明质酸钠2mL,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钠隔周交替应用,拔针后无菌敷料敷盖,缓慢屈伸关节数次,使药物均匀分布在关节腔内,每周I次,5周为I个疗程。[0044]治疗组行膝关节腔穿刺注射,第I周注入曲安奈德5mg,第2周注入透明质酸钠lmL,曲安奈德和透明质酸钠隔周交替应用,拔针后无菌敷料敷盖,缓慢屈伸关节数次,使药物均匀分布在关节腔内,每周I次,5周为I个疗程,同时,每日佩戴实施例2制备的护膝,加热护理5~8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两组患者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0045]疗效标准
[0046]采用目前在临床运用的较为广泛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判定对病变膝关节进行评分,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以(显效+有效)/总患者X 100%,计算有效率。
[0047]统计学处理
[0048]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元±s表示,行X2检验,以P
<0.05为统计学有差异显著。
[0049]结果
[0050]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随访I年,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0051]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52]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护膝,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保护层、发热层、用于治疗膝关节的中药组合物细粉夹层和内层衬垫层,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采用布袋进行包裹,放置于外保护层和内层衬垫层作为夹层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的原料药包括肉苁蓉、茜草、三七、巴戟天、当归、杜仲、芸香草、鹿衔草、五倍子、绞股蓝、桅子、桑寄生、透骨草、羌活、川牛膝、刺五加、补骨脂、五倍子、卷柏、没药、藏菖蒲、肿节风、马齿苋、接骨草、薏苡仁和冰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5g~45g、菌草30g~40g、三七40g~50g、巴戟天25g~35g、当归35g~45g、杜仲15g~25g、芸香草15g~25g、鹿衔草20g~30g、五倍子35g~45g、绞股蓝25g~35g、桅子IOg~20g、桑寄生20g~30g、透骨草15g~25g、宪活15g~25g、川牛膝20g~30g、刺五加25g~35g、补骨脂20g~30g、五倍子35g~45g、卷柏35g~45g、没药20g~30g、藏菖蒲15g~25g、肿节风15g~25g、马齿觅IOg~20g、接骨草15g~25g、薏该仁20g~30g和冰片25g~35g。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灰蓉37g~43g、菌草32g~38g、三七42g~48g、巴戟天27g~33g、当归37g~43g、杜仲17g~23g、芸香草17g~23g、鹿衔草22g~28g、五倍子37g~43g、绞股蓝28g~33g、桅子12g~18g、桑寄生22g~28g、透骨草18g~23g、宪活17g~23g、川牛膝22g~28g、刺五加27g~33g、补骨脂22g~28g、五倍子37g~43g、卷柏37g~43g、没药22g~28g、藏菖蒲17g~23g、肿节风17g~23g、马齿觅12g~18g、接骨草17g~23g、薏该仁22g~28g和冰片27g~33g。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细粉的制备方法具体 为, 第一步,将冰片研磨成细分,备用; 第二步,将余下的原料药组分按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100g混合物加入300g~400g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2~3小时,每100g滤洛加入200g~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第一步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400目的细粉。
6.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肉苁蓉、茜草、三七、巴戟天、当归、杜仲、芸香草、鹿衔草、五倍子、绞股蓝、桅子、桑寄生、透骨草、羌活、川牛膝、刺五加、补骨脂、五倍子、卷柏、没药、藏菖蒲、肿节风、马齿苋、接骨草、薏苡仁和冰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37g~43g、茜草32g~38g、三七42g~48g、巴戟天27g~33g、当归37g~43g、杜仲17g~23g、芸香草17g~23g、鹿衔草22g~28g、五倍子37g~43g、绞股蓝28g~33g、桅子12g~18g、桑寄生22g~28g、透骨草18g~23g、羌活17g~23g、川牛膝22g~28g、刺五加27g~33g、补骨脂22g~28g、五倍子37g~43g、卷柏37g~43g、没药22g~28g、藏菖蒲17g~23g、肿节风17g~23g、马齿觅12g~18g、接骨草17g~23g、薏该仁22g~28g和冰片27g~33g。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肉苁蓉40g、茜草35g、三七45g、巴戟天30g、当归40g、杜仲20g、芸香草20g、鹿衔草25g、五倍子40g、绞股蓝30g、桅子15g、桑寄生25g、透骨草20g、宪活20g、川牛膝25g、刺五加30g、补骨脂25g、五倍子40g、卷柏40g、没药25g、藏菖蒲20g、肿节风20g、马齿觅15g、接骨草20g、薏该仁25g和冰片30g。
9.权利要求6至8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将冰片研磨成细分,备用; 第二步,将余下的原料药组分按重量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每100g混合物加入300g~400g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水,加热煮沸2~3小时,每100g滤洛加入200g~300g的水,煎煮液过滤,与前面的过滤液混合,获得的混合滤液浓缩除去水,获得干膏,粉碎成粉末,与第一步获得的研磨后的冰片混合,再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进一步粉碎成 400目的细粉。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3876352SQ20141008038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6日
【发明者】王发昌, 关涛, 吝博, 王金壮, 闫亭亭 申请人:河南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