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28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可作为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光动力诊断或光动力消毒,具有高的光动力活性。
【专利说明】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酞菁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通过不同的结构修饰可以发展为不同用途的功能材料。在酞菁环上引入合适取代基和中心离子,便有可能开发为氧化催化剂、脱硫催化齐?、非线性光学材料、光敏药物、液晶材料、光记录材料或光导材料,但是如何调控取代基和中心离子来获得目标功能化合物,却是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0003]酞菁化合物作为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中的应用前景引人瞩目。所谓的光动力治疗(或称光动力疗法),实质上,是光敏剂(或称光敏药物)的光敏化反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其作用过程是,先将光敏剂注入机体,过一段时间后(这段等待时间是让药物在靶体中相对富集),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靶体(对体腔内的目标可借助光纤等介入技术导入光源),富集在靶体中的光敏剂在光激发下,启发了一系列光物理光化学反应,产生活性氧,进而破坏靶体(例如癌细胞和癌组织)。
[0004]在一些发达国家,光动力治疗已成为治疗癌症的第四种常规方法。与传统的疗法,如外科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相比,光动力学治疗最大的优点是可对癌组织进行选择性破坏而不必施行外科手术,且副作用小,因而备受瞩目。
[0005]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光动力疗法还可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口腔疾病、黄斑变性眼病、动脉硬化、创伤感染以及皮肤病等非癌症疾病。光敏剂还可以用于光动力消毒,最主要的是用于水体、血液和血液衍生物的灭菌消毒。同时,利用光敏剂的荧光性质进行光动力诊断,也是光敏药物`的一个重要用途。
[0006]光动力治疗的关键在于光敏剂,光动力疗效取决于光敏剂的优劣。基于光动力治疗在治疗肿瘤和其它疾病方面的潜力,科学界普遍认为,光动力治疗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医疗方法,那么,作为光动力治疗核心的光敏剂将成为一个重要而诱人的高新技术产业。
[0007]至今,获准在临床上正式使用的光敏剂主要为血卟啉衍生物。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使用的是Photofrin (美国FDA于1995年正式批准Photofrin用于临床治疗癌症),它是从母牛血液中提取的并进行化学改性的血卟啉低聚物的混合物。血卟啉衍生物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但也暴露了严重缺点:最大吸收波长(380-420nm)不在对人体组织透过率较佳的红光区^50-800nm),皮肤光毒性大,是混合物、组成不稳定等,因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开发新一代光动力药物(光敏剂)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0008]由于具有最大吸收波长位于易透过人体组织的红光区域和光敏化能力强等特点,酞菁化合物作为光敏剂的应用已引起重视。在各种酞菁化合物中,由于以下原因硅酞菁作为新型光敏剂的应用受到高度重视:(I)硅酞菁可以在轴向引入二个取代基,从而能更有效地阻止酞菁环聚集,保证酞菁光敏化能力的发挥;(2)硅的生物相容性较高、无暗毒性。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研制的轴向取代酞菁娃(Pc4)显示了较高光动力活性,已进入临床试验。但是,Pc4的合成路线复杂,制备成本高,稳定性差。因此,迫切需要筛选新的光敏活性高、制备简便、成本低的轴向修饰硅酞菁光敏剂。另外,目前临床试验的光敏剂 (包括酞菁类光敏剂)还缺乏对肿瘤组织和癌细胞的选择性,也是当前需要重点克服的问题。
[0009]专利ZL200410013289.7和ZL200610200598.4介绍了一系列轴向取代硅酞菁化合
物、它的制备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该发明与本申请为同一发明人)。但是,由于光敏剂和光动力治疗潜在的巨大经济社会价值、极大的应用范围以及治疗病灶的细化,制备出更多具有光敏活性的轴向取代硅酞菁化合物作为候选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0010]由于具有EPR效应,纳米抗癌药物具有对肿瘤组织的相对选择性,但是,酞菁的纳米自组装体在光动力治疗中应用潜力还未被发掘。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及其自组装体可作为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光动力诊断或光动力消毒,具有高的光动力活性。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二氯硅酞菁和三乙二醇、四乙二醇、PEG400、PEG600中的一种为反应物,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1-20,以甲苯、二甲苯或二氧六环为溶剂,在氮气的保护下,100-130℃下反应1-20小时,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轴向乙二醇修饰硅酞菁;(2)以二氯硅酞菁和对羟基苯丙酸为反应物,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广20,以甲苯、二甲苯或二氧六环为溶剂,在氮气的保护下,100-130?下反应广20小时,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轴向3- (4-羟基苯基)乙基羰氧基和4- (2-羧基乙基)苯氧基不对称修饰硅酞菁。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的自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溶解于纯水中,自组装形成100-500nm的纳米颗粒。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端羟基取代硅酞菁的自组装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3864833SQ20141010898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黄剑东, 杨小清, 郑碧远, 李中井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