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新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72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新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新应用。应用涉及在制备保肝、护肝保健品或药物上的应用及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从黑莓籽中提取到了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黑莓籽油,研究证实了其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增强急性肝损伤小鼠机体的抗氧化功能,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进一步伤害。
【专利说明】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新应用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新应用。
[0002]【背景技术】
黑莓{Rubus spp.Blackberry)属于蔷薇科(Rasaceae)悬钩子属聚合果类植物,其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特别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防治心脏疾病、抗癌(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和抗血栓的功效。
[0003]黑莓籽是黑莓果酒、黑莓汁等加工产品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多年来被大量遗弃,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近几年,技术人员从黑莓籽中提取了黑莓籽油。
[0004]研究表明,黑莓籽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能够提供给人体基本的脂肪酸,而且这些脂肪酸不能通过任何已知的化学途径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另外,籽油具有有效清除自由基、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VC- FeSO4体系诱导的小鼠肝组织丙二醛生成及VC-FeSO4体系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的作用,与其抗心血管脂氧化和抗癌活性息息相关;此外,还发现黑莓籽经脱脂后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原花青素,是由单体黄烷-3-醇以不同聚合度连接而成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高效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治疗动脉硬化、消炎防肿、抗突变和预防癌症等广泛用途。未见对黑莓籽 治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报道。
[00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扩大黑莓籽的应用领域,通过腹腔注射CCl4油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GPT和GOT的活力,评价其保肝护肝作用,测定肝脏匀浆液中SOD的活力和MDA的水平,评价其体内抗氧化作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黑莓籽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了黑莓籽在保肝护肝、抗氧化方面的新应用。
[0006]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黑莓籽有效成分在制备保肝、护肝保健品或药物上的应用,所述黑莓籽有效成分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或黑莓籽油。
[0007]黑莓籽有效成分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所述黑莓籽有效成分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或黑莓籽油。
[0008]黑莓籽有效成分(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黑莓籽油)采用以下方法制得,黑莓籽用石油醚冷浸脱脂,脱脂后的提取液回收石油醚得到黑莓籽油;脱脂后的黑莓籽残渣用乙醇(65-80V9O冷浸,乙醇提取液浓缩得乙醇总浸膏,乙醇总浸膏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即分别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0009]为了提高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可以在石油醚冷浸前将黑莓籽粉碎。
[0010]石油醚冷浸脱脂时,重复4-5次,每次3-4d,合并提取液;每次石油醚的用量是黑莓籽质量的8-10倍,冷浸温度为室温。
[0011]乙醇冷浸时,重复2-3次,每次3-4d,合并乙醇提取液;每次乙醇的用量是黑莓籽残渣质量的8-10倍,冷浸温度为室温。
[0012]本发明从黑莓籽中提取到了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黑莓籽油,并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首次研究黑莓籽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研究证实了这些有效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中GPT和GOT的活力,其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通过不同程度地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匀浆液中MDA的含量,升高SOD水平,增强急性肝损伤小鼠机体的抗氧化功能,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进一步伤害,推测其可能是黑莓籽保肝护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0013]【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500g黑莓籽粉碎,每次使用4000mL石油醚冷浸脱脂,重复4次,每次4d,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回收石油醚得到黑莓籽油145.04g ;脱脂后的黑莓籽残渣341g用2800mL乙醇(70V%)冷浸,重复3次,每次3d,合并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浓缩得乙醇总浸膏,乙醇总浸膏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物2.34g、乙酸乙酯萃取物5.46g和正丁醇萃取物
13.42g,即分别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0014]实施例2
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500g黑莓籽粉碎,每次使用5000mL石油醚冷浸脱脂,重复5次,每次3d,过滤,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回收石油醚得到黑莓籽油162.50g ;脱脂后的黑莓籽残渣332g用3000mL乙醇(65V%)冷浸,重复2次,每次4d,合并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浓缩得乙醇总浸膏,乙醇总浸膏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物2.02g、乙酸乙酯萃取物5.1Og和正丁醇萃取物
14.28g,即分别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0015]实施例3
黑莓籽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500g黑莓籽粉碎,每次使用4500mL石油醚冷浸脱脂,重复4次,每次4d,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回收石油醚得到黑莓籽油162.26g ;
脱脂后的黑莓籽残渣335g用3300mL乙醇(80V%)冷浸,重复3次,每次4d,合并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浓缩得乙醇总浸膏,乙醇总浸膏分散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物2.26g、乙酸乙酯萃取物5.54g和正丁醇萃取物12.94g,即分别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0016]效果实验黑莓籽不同部位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实验原料:将实施例1-3制得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黑莓籽油分别混合作为四种实验原料。
[0017]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2 土 2 g,SPF级,由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动物实验室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D鲁20080002。
[0018] 实验试剂:谷草转氨酶(GOT)试剂盒(20140115)、谷丙转氨酶(GPT)试剂盒(20140217)、丙二醛(MDA)试剂盒(2013121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20131214)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联苯双酯(120314,浙江万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氯化碳(分析纯,开封化学试剂总厂);橄榄油(上海卫辉化学试剂厂);考马斯亮蓝G250 (20050115,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分装厂);牛清蛋白(20100526,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0019]实验仪器:LRH-150恒温培养箱;DELTA 320型pH计;Multiskan MK3酶标仪;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S-H1型混合器;各规格的微量移液器及枪头等。
[0020]实验方法与结果
1、实验方法
动物分组和造模方法:取健康昆明小鼠(4~6周龄,体重22±2 g) 150只,随机分为15组,每组IO只,分别为黑莓籽石油醚部位高、中、低剂量组(800、400、200mg/kg ),黑莓籽乙酸乙酯部位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mg/kg),黑莓籽正丁醇部位高、中、低剂量组(600、300、150mg/kg),黑莓籽油高、中、低剂量组(1000、500、250mg/kg),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75 mg/kg),模型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水溶液,其它试验组用0.5%CMC-Na水溶液分别配制成相应浓度的溶液,灌胃给药,I次/天,连续给药8天。于末次给药2 h后对小鼠进行造模(即按照0.1 mL/10g小鼠体重腹腔注射
0.4V%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空白组除外)。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除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出血清,检测血清中GPT和GOT的活力。快速分离肝脏,制备10%和1%的肝脏组织匀浆液,离心取上清液,0-3°C保存,测定MDA的含量和SOD的活力,利用考马斯亮蓝除蛋白。
[0021]2、实验结果如下
表1黑莓籽不同部位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GPT和GOT活力的影响(
'Ζ±.5,/7 = 10)
【权利要求】
1.黑莓籽有效成分在制备保肝、护肝保健品或药物上的应用,所述黑莓籽有效成分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或黑莓籽油。
2.黑莓籽有效成分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所述黑莓籽有效成分为黑莓籽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或黑莓籽油。
【文档编号】A61K36/73GK103908503SQ20141013771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8日
【发明者】张伟, 康文艺, 尹震花 申请人:黄河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