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1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具体匹配在于桑叶10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紫苑9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蒌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干咳无痰或咳嗽痰少粘稠难处,伴有鼻燥喉干咽痒,且迁延难愈,中医认为这是风燥患肺耗伤津液,肺炎滋润清肃无反所致。上方有疏风、清肺、润燥利喉之功,故用此方治疗干咳,无论是恙,还是宿疾,均有良效。
【专利说明】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大多数慢性干咳属于过敏性咳嗽,也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病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过敏性咳嗽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的体质包括“遗传素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患者易感过敏性咳嗽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过度通气)、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甚至经济条件等均可能是导致过敏性咳嗽发生发展的更重要原因。
[0003]目前治疗干咳的方法很多,一般是用消炎的西药和镇咳的中成药,西药有副作用,常用会引起不良反应,中成药的药纯度含量低,治疗效果相对慢,易复发,因此本发明进一步优先采用了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之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治疗干咳病症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性显效的以植物中草药味原料制成的治疗干咳的中药组方,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经济实惠,不易复发。
[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具体匹配在于桑叶10g、知母S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紫苑9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
[0006]针对还咳嗽时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本发明添加了仙鹤草、枇杷,除去紫苑,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lo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
[0007]针对还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本发明添加了玄参,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10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玄参10g。
[0008]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诸药称好后置于砂锅中加入冷水400毫升浸泡40分钟,用文火煎熬,将药汁取出,再向砂锅中加冷水200毫升,用文火煎熬后取出药汁,将两次煎取得药汁混合而成。
[0009]服用方法:将上述煎取药汁用于两次服用,一天两次即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七天一个疗程。
[0010]上述组份分解:桑叶:抑菌、抗炎作用。
[0011]知母:解毒,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0012]前胡:能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
[0013]蝉衣:宣散风热、透疹利咽。
[0014]杏仁:镇咳、平喘作用。
[0015]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
[0016]百部: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
[0017]百部: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0018]薄荷: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
[0019]浙贝母:镇咳作用。
[0020]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0021]西青果:治虚证白喉,喉炎,扁桃体炎,菌痢。
[0022]瓜萎皮:润肺化痰,利气宽胸。治痰热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痈疮肿毒。
[0023]陈皮: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0024]法半夏:主治燥湿化痰。
[0025]乌梅:敛肺,M肠,生津,安蛔。
[0026]仙鹤草: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疟疾、脱力劳伤、痈肿。
[0027]枇杷: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主肺热痰嗽;阴虚劳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0028]玄参;:温热病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
[0029]干咳无痰或咳嗽痰少粘稠难处,伴有鼻燥喉干咽痒,且迁延难愈。中医认为这是风燥患肺耗伤津液,肺炎滋润清肃无反所致。上方有疏风、清肺、润燥利喉之功,故用此方治疗干咳,无论是恙,还是宿疾,均效果良好。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补中益气,疏散风热,化痰止咳的功效,药效的协同作用,可标本兼治,无副作用,对燥邪犯肺,肺失宣降,阴虚肺燥,清肃失司,津聚痰凝,肝胃不和,气机上逆,肝阴亏虚所引起的干咳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而且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本发明的具体匹配在于桑叶10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紫苑9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
[0032]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诸药称好后置于砂锅中加入冷水400毫升浸泡40分钟,用文火煎熬,将药汁取出,再向砂锅中加冷水200毫升,用文火煎熬后取出药汁,将两次煎取得药汁混合而成。
[0033]服用方法:将上述煎取药汁用于两次服用,一天两次即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七天一个疗程 。[0034]实施例2:针对还咳嗽时出现痰中带血的症状,本发明添加了仙鹤草、枇杷,除去紫苑,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lo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
[0035]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诸药称好后置于砂锅中加入冷水400毫升浸泡40分钟,用文火煎熬,将药汁取出,再向砂锅中加冷水200毫升,用文火煎熬后取出药汁,将两次煎取得药汁混合而成。
[0036]服用方法:将上述煎取药汁用于两次服用,一天两次即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七天一个疗程。
[0037]实施例3:本发明添加了玄参,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10g、知母8g、前胡10g、蝶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玄参10g。
[0038]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诸药称好后置于砂锅中加入冷水400毫升浸泡40分钟,用文火煎熬,将药汁取出,再向砂锅中加冷水200毫升,用文火煎熬后取出药汁,将两次煎取得药汁混合而成。
[0039]服用方法:将上述煎取药汁用于两次服用,一天两次即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七天一个疗程。
[0040]治疗结果:108例病人中,女性42例,男性66例全部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结果如下表所示:_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具体匹配在于桑叶lo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紫苑9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添加了仙鹤草、枇杷,除去紫苑,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10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治疗干咳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添加了玄参,其中各原料的组成配比是:桑叶log、知母8g、前胡10g、蝉衣7g、杏仁10g、款冬花10g、百部9g、薄荷6g、浙贝母7g、北沙参12g、西青果9g、瓜萎皮9g、陈皮10g、法半夏10g、乌梅9g、仙鹤草10g、枇杷6g、玄参IOgo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3933435SQ20141015718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0日
【发明者】周午贤, 李群星, 周盈庭 申请人:文成县刀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