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8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茯苓20-40份,甘草5-15份,桂枝5-15份,清半夏10-20份,白术5-20份,山萸肉20-40份,黄芪20-50份,牡蛎20-40份,旱莲草15-25份,大枣10-30份,龙骨20-40份。本发明对缓解由窦性心动过缓所造成的心悸不宁,心烦多梦,身体乏力等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具有疗效显著、固本培元,且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就是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等症,属中医学的“心悸”范畴。临床多见于心脾两虚和心肾阳虚两种类型,本发明所治疗的是心肾阳虚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动则更甚,腰膝酸软,畏寒喜暖,四肢发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或结代。其病机是心肾阳虚、心失温养。临床上采取温补心肾、安神定悸为治疗大法,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后复发率低,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较低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
[0004]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茯苓20-40份,甘草5_15份,桂枝5_15份,清半夏10-20份,白术5-20份,山萸肉20-40份,黄芪20-50份,牡蛎20-40份,旱莲草15-25份,大枣10-30份,龙骨20-40份。
[0005]配方优选为:
肉桂25份,附片8份,茯苓35份,甘草10份,桂枝8份,清半夏15份,白术10份,山萸肉30份,黄芪40份,牡蛎30份,旱莲草20份,大枣20份,龙骨30份。
[0006]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组分;再将所取原料按照净选、清洗、灭菌、烘干、粉碎、混合的步骤操作;而后加水至药物总量的3倍,提取2至4次,每次提取I至2个小时;最后去除杂质,合并上述煎剂,灭菌浓缩成干浸膏后,粉碎成200目细粉,加入糊精等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灌装胶囊、冲剂等剂型。
[0007]用法与用量:
每日3次,分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口服本发明药物15克,一周为一个疗程。
[0008]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药效说明如下: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常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等症。动物实验表明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对小鼠柯明显的镇静作用;附子、肉桂复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
[0009]附片: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强心和升压作用,而本品中所含的去甲乌药碱能加速心率,对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临床观察也证实了去甲乌药碱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静脉注射后,病人的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窦性心动过缓恢复到正常水平,窦房阻滞和结区房室传导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
[0010]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本品在试管内未发现茯苓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降低血糖,酊剂、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等功效。
[0011]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等症。本品可解附子毒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等功效。
[0012]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等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0013]清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症。常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本品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降压;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以及促细胞分裂等作用。
[0014]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煎剂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利尿、降血糖、保肝、抗凝、扩张血管、降压、抑制细菌等功效,其所含的白术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0015]山萸肉:酸,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研究表明:本品具有增强心肌收缩性,提高心脏效率,扩张外周血管,显著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此外本品还具有抗失血性休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以及降血糖的功效。
[0016]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本品还具有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能使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镇静;降血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等功效。
[0017]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等症。本品还具有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等功效。
[0018]旱莲草:甘、酸、寒。具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与女贞子同用,即二至丸。研究表明:本品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镇静、镇痛、止血、增加冠脉流量、抗缺氧等作用。
[0019]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肿瘤、.抗I型变态反应、对IgE抗体产生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增加体重、增强肌力作用等功效。
[0020]龙骨:味甘、涩,性平。具有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症。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促进血凝,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兴奋等功效。
[002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对缓解由窦性心动过缓所造成的心悸不宁,心烦多梦,身体乏力等有较好的疗效,对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具有疗效显著、固本培元,且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0022]【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25份,附片8份,茯苓35份,甘草10份,桂枝8份,清半夏15份,白术10份,山萸肉30份,黄芪40份,牡蛎30份,旱莲草20份,大枣20份,龙骨30份。
[0023]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组分;再将所取原料按照净选、清洗、灭菌、烘干、粉碎、混合的步骤操作;而后加水至药物总量的3倍,提取2至4次,每次提取I至2个小时;最后去除杂质,合并上述煎剂,灭菌浓缩成干浸膏后,粉碎成200目细粉,加入糊精等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灌装胶囊、冲剂等剂型。
[0024]实施例2: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份,附片5份,茯苓20份,甘草8份,桂枝8份,清半夏10份,白术10份,山萸肉20份,黄芪25份,牡蛎25份,旱莲草15份,大枣10份,龙骨20份。
[0025]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组分;再将所取原料按照净选、清洗、灭菌、烘干、粉碎、混合的步骤操作;而后加水至药物总量的3倍,提取2至4次,每次提取I至2个小时;最后去除杂质,合并上述煎剂,灭菌浓缩成干浸膏后,粉碎成200目细粉,加入糊精等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灌装胶囊、冲剂等剂型。
[0026]实施例3: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35份,附片10份,茯苓40份,甘草15份,桂枝15份,清半夏15份,白术20份,山萸肉40份,黄芪45份,牡蛎40份,旱莲草125份,大枣30份,龙骨30份。
[0027]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组分;再将所取原料按照净选、清洗、灭菌、烘干、粉碎、混合的步骤操作;而后加水至药物总量的3倍,提取2至4次,每次提取I至2个小时;最后去除杂质,合并上述煎剂,灭菌浓缩成干浸膏后,粉碎成200目细粉,加入糊精等药剂学中常用添加剂,制成片剂、灌装胶囊、冲剂等剂型。[0028]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患者100例,男女各占一半,年龄层在45岁-65岁之间。
[0029]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更甚,心痛时作,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弱、迟缓等。
[0030]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丸剂,一次一袋,日服三次,30天为一疗程。
[0031]治疗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003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
[0033]无效:症状体征无太大变化。
[0034]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78例,占78%,好转19例,占19%,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0035]典型病例:
1、患者杨某某,男,58岁,因长期的胸闷、心慌气短病史两年,曾因心率50次/分被当地医院诊为心气不足型心动过缓。2012年5月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心率72次/分。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6]2、患者王某某,男,50岁,心悸、胸闷气短、面色不华,时有形寒肢冷等症五年余,近半年来症状加重,2010年7月,查心率47次/分,舌质淡白、脉沉迟。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7] 3、患者刘某某,女,48岁,因心慌气短,2009年3月在当地诊为心气不足型心动过缓,同年8月,查心率45次/分,血压90/60毫米汞柱,舌质淡白、脉沉迟。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心率、血压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15-35份,附片5-10份,茯苓20-40份,甘草5_15份,桂枝5_15份,清半夏10-20份,白术5-20份,山萸肉20-40份,黄芪20-50份,牡蛎20-40份,旱莲草15-25份,大枣10-30份,龙骨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肉桂25份,附片8份,茯苓35份,甘草10份,桂枝8份,清半夏15份,白术10份,山萸肉3 0份,黄芪40份,牡蛎30份,旱莲草20份,大枣20份,龙骨30份。
【文档编号】A61K36/8888GK103989862SQ201410233203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陈晓明 申请人:蚌埠明日欣医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