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07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包括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所述主腔管的下端伸入辅腔管内,主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Ⅰ,辅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Ⅱ,所述的气腔管与辅腔管的外壁一体连接,气腔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气腔管的下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的气囊环固在辅腔管的外壁上,气囊距辅腔管远离盖帽Ⅱ一端13~17cm,所述的主腔管内设有数据导线,数据导线一端与摄像头连接,数据导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所述的辅腔管内设有不锈钢材质的导丝,辅腔管末端外壁上固设有环形麻醉器,环形麻醉器上设有喷口。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在直视状态下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同时工作效率高,减轻患者检查和治疗的痛苦。
【专利说明】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
【背景技术】
[0002]胃管主要是用于腹部胃肠减压、冲洗、鼻饲和引流的患者。现有临床上使用的胃管多为单腔或双腔胃管。虽说单腔或双腔胃管有很多先进性,然而现有临床中使用单腔或双腔胃管却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例如:1、单腔胃管在使用墙式中央吸引时往往会出现胃粘膜损伤的情况,吸引效果不佳,严重时形成胃出血、胃管堵塞等。2、单腔胃管洗胃操作时,因为在同一管腔中进行,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二次污染情况,同时胃肠减压和营养不能同时进行。3、常见的腹部胃肠手术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后置入胃管进行减压引流,由于留置在体内时间较长,胃管的端口部无法固定,如果患者不能够保持稳定姿态或者面部固定不牢,亦或患者胃部内反流物的作用,很容易导致胃管本身的脱出,就会使得患者再次忍受插管的痛苦,甚至导致更大的医疗事故。4、因单腔或双腔胃管由塑料材质组成,管体过软,无法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往往凭经验进行诊断、治疗或者拔出胃管,再插入胃镜进行诊断、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实际操作中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检查和治疗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
气囊胃管。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包括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所述主腔管的下端伸入辅腔管内,主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I,辅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II,防止外界异物进入主、辅腔管。所述的气腔管与辅腔管的外壁一体连接,气腔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气腔管的下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的气囊环固在辅腔管的外壁上,气囊距辅腔管远离盖帽II 一端13~17cm,所述的主腔管内设有数据导线,数据导线一端与摄像头连接,数据导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摄像头将胃管底部的影像通过数据导线传递给显示器,医务人员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地观看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影像,以便及时调整胃管进入的方向,从而可顺利进入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并且在不需要可视功能时,可以将摄像头、数据导线与胃管中的主腔管快速分离。
[0005]所述的辅腔管内设有不锈钢材质的导丝,辅腔管内可插入导丝,对整个胃管起到塑形的作用,可防止整个胃管的管体过软导致难以插入,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
[0006] 辅腔管末端外壁上固设有环形麻醉器,环形麻醉器上设有喷口,环形麻醉器中可以加设麻醉药,当整个胃管插入消化道时,消化道挤压辅腔管末端外壁上的环形麻醉器,麻醉药从喷口处喷至消化道,实现麻醉的目的,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0007]工作时,当本发明的管体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单向阀和气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或充水,卡在患者胃部的贲门口处,实现体内固定:管体不会从体内滑脱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当工作完毕后,将单向阀的卡簧下按,即可将气囊中的气体或水排出,然后从患者体内取出本发明即可。
[0008]胃肠减压手术过程中如果主腔管存在堵塞现象,可直接通过单独的辅腔继续进行胃肠减压、洗胃等,从而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其次是互不连通的主腔和辅腔均可进行洗胃、鼻饲和药物、营养液的注射、固不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手术时间,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当通过辅腔管或主腔管与负压抽机连接时,没有与负压抽机连接的腔体与外界连通,在胃管底端处形成气流循环,通过空气负压的缓冲,使吸引力保持恒定。
[0009]所述的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均由聚氨酯塑料制成,聚氨酯塑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及耐磨性好,並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抗血凝性,又无毒无味。
[0010]所述的辅腔管外壁上设有长度衡量刻度以及X光线标识,长度衡量刻度,及刻度线的设置,可使得医务人员对胃管插入深度客观掌控。在本发明的下管过程中,参照X光显影线通过X光标识,可以确认本发明下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0011]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在直视状态下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同时工作效率高,减轻患者检查和治疗的痛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腔管,2、辅腔管,3、气腔管,4、盖帽I,5、盖帽11,6、单向阀,7、卡簧,8、导丝,9、数据导线,10、显示器,11、气囊,12、环形麻醉器,13、喷口,1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所示: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所述的胃管包括主腔管1、辅腔管2和气腔管3,主腔管I下端位于辅腔管2内,上端与盖帽I 4连接,辅腔管2上端与盖帽II 5连接,气腔管3与辅腔管2外壁一体连接,气腔管3上端与单向阀6连接,下端与气囊11连接,气囊11环固在辅腔管2外壁上,气囊11距辅腔管2末端13cm-17cm,辅腔管2外壁上设有长度衡量刻度和X光标识,辅腔管2内设有不锈钢导丝8,辅腔管2末端外壁上固设有环形麻醉器12,环形麻醉器12上设有喷口 13,主腔管I内设有数据导线9,数据导线
9一端与摄像头14连接,另一端与显示器10连接。
[0014]工作时,向辅腔管2内插入不锈钢导丝8,对整个胃管起到塑形的作用,工作人员通过X光标识的X光显影线,来调整胃管的插入位置,并通过辅腔管2上的长度衡量刻度来掌控胃管的插入长度,当胃管管体进入患者体内后,通过单向阀6和气腔管3对气囊11进行充气或充水,卡在患者胃部的贲门口处,实现体内固定,通过主腔管I或辅腔管2实施胃肠减压、洗胃手术,其中主腔管I可以负责洗胃、鼻饲和药物、营养液的注射的工作,辅腔管2与负压抽机连接,负责抽吸工 作,节约手术时间的同时,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0015]当需要可视功能时,摄像头14将胃管底部的影像通过数据导线9传递给显示器10,医务人员可以在显示器10上清楚地观看摄像头14所拍摄到的影像,以便及时调整胃管进入的方向,从而可顺利进入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并且在不需要可视功能时,可以将摄像头14、数据导线9与胃管中的主腔管I快速分离。
[0016]在胃管插入消化道的过程中,消化道挤压辅腔管2末端外壁上的环形麻醉器12,环形麻醉器12中的麻醉药从喷口 13处喷至消化道,实现麻醉的目的,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力。
[0017]当通过辅腔管2或主腔管I与负压抽机连接时,没有与负压抽机连接的腔体与外界连通,在胃管底端处形成气流循环,通过空气负压的缓冲,使吸引力保持恒定。
[0018] 工作完毕后,将单向阀6的卡簧7下按,即可将气囊11中的气体或水排出,然后从患者体内取出本发明即可,并将盖帽I 4与主腔管I合闭、第二双盖帽与辅腔管2合闭,防止外界异物进入主腔管I和辅腔管2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所述主腔管的下端伸入辅腔管内,主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I,辅腔管的上端设置有盖帽II,所述的气腔管与辅腔管的外壁一体连接,气腔管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阀,气腔管的下端与气囊连接,所述的气囊环固在辅腔管的外壁上,气囊距辅腔管远离盖帽II 一端13~17cm,所述的主腔管内设有数据导线,数据导线一端与摄像头连接,数据导线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所述的辅腔管内设有不锈钢材质的导丝,辅腔管末端外壁上固设有环形麻醉器,环形麻醉器上设有喷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腔管、辅腔管和气腔管均由聚氨酯塑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腔管外壁上设有 长度衡量刻度以及X光线标识。
【文档编号】A61M3/02GK103990223SQ20141023463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丹, 石晶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