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807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马勃15-20份、枫荷梨10-15份、天仙藤5-10份、蛇床子10-15份、凤尾草14-18份、油柑叶16-22份、臭蒲根10-15份、白鲜皮5-10份、鸡血藤15-20份、狗仔花12-16份、黄柏15-20份、马齿苋18-24份、苦参6-12份、地肤子10-15份、黄连14-18份、生地15-20份、油桐花11-17份、玄参12-16份、车前草10-15份、鹿蹄根5-10份、扶芳藤15~20份、鹅不食草16-22份。本发明具有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之功效,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能够彻底治愈湿疹引发的各种症状,对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且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2]【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面部、头部、耳周、小腿、腋窝、肘窝、阴囊、外阴及肛门周围等部位。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中医理论认为,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发于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于气血运行失常,湿热蕴阻所致。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0003]从西医观点,目前普遍认为湿疹是由于复杂的内外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中医从实际临床治疗经验出发,在治疗过程根据不同症状湿疹相应调整、增减中药成分,总结性积累多种偏方,从相应偏方中分析各类中药成分的药性药理,从而逆向推理把湿疹归纳为浸淫疮、血风疮、湿毒、风湿疡等,其不同的俗名,在病因病理上存在区别。风:腠理素虚,风邪袭入,乃发为病。或久溃水湿,风寒侵袭,亦可发病。俗称伤水疮。湿:脾滞不运,水谷不化,致津液不布,发为浸淫疮。热:风、湿、热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如风热、湿热、与血热侵入营分,发为血风疮。
[0004]因临床形态和部位各有特点,故用药因人而异,现今一般选择西药治疗。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长时间使用可引起肥胖、多毛、血糖升高、高血压、月经紊乱、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此外,根据皮损情况可选用适当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急性湿疹局部生理盐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湿敷,炉甘石洗剂收敛、保护。亚急性、慢性湿疹应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等,这类药治标不治本,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继发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剂。
[0005]由于湿疹病因复杂,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根治,在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治疗湿疹,应以中药为主,从中医方面对湿疹治疗,寻找一种治疗湿疹并使之痊愈的药物对于湿疹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0006]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之功效,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能够彻底治愈湿疹引发的各种症状,对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且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本发明所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组成:马勃、枫荷梨、天仙藤、蛇床子、凤尾草、油柑叶、臭蒲根、白鲜皮、鸡血藤、狗仔花、黄柏、马齿苋、苦参、地肤子、黄连、生地、油桐花、玄参、车前草、鹿蹄根、扶芳藤、鹅不食草。
[0008]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20份、枫荷梨10-15份、天仙藤5-10份、蛇床子10-15份、凤尾草14-18份、油柑叶16-22份、臭蒲根10-15份、白鲜皮5-10份、鸡血藤15-20份、狗仔花12-16份、黄柏15-20份、马齿苋18-24份、苦参6-12份、地肤子10-15份、黄连14-18份、生地15-20份、油桐花11-17份、玄参12-16份、车前草10-15份、鹿蹄根5-10份、扶芳藤15~20份、鹅不食草16-22份。
[0009]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20份、枫荷梨15份、天仙藤10份、蛇床子15份、凤尾草18份、油柑叶22份、臭蒲根15份、白鲜皮10份、鸡血藤20份、狗仔花16份、黄柏20份、马齿苋24份、苦参12份、地肤子15份、黄连18份、生地20份、油桐花17份、玄参16份、车前草15份、鹿蹄根10份、扶芳藤20份、鹅不食草22份。
[0010]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份、枫荷梨10份、天仙藤5份、蛇床子10份、凤尾草14份、油柑叶16份、臭蒲根10份、白鲜皮5份、鸡血藤15份、狗仔花12份、黄柏15份、马齿苋18份、苦参6份、地肤子10份、黄连14份、生地15份、油桐花11份、玄参12份、车前草10份、鹿蹄根5份、扶芳藤15份、鹅不食草16份。
[0011]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将上述中药按上述重量称取混合,加入6-10倍的水,浸泡I~3小时后,武火煮沸,文火煎30分钟至2小时,煎一遍复煎一遍;
(2)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待温热后反复洗患处10-15分钟,每天洗2-3次,10天一疗程。
[001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枫荷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天仙藤:行气活血,利水消肿之功能;蛇床子: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凤尾草: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油柑叶: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臭蒲根:开窍,化痰,健胃;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狗仔花:清热利湿,散瘀消肿;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外用),利尿;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油桐花:清热解毒,生肌;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车前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鹿蹄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杀虫;扶芳藤:散瘀止血,舒筋活络;鹅不食草:通鼻窍,止咳。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之功效,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能够彻底治愈湿疹引发的各种症状。
[0013]本发明方药组成的药理作用:
马勃:辛、平;入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0014]枫荷梨:甘、温。功效: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0015]天仙藤:苦、温;入肝、脾、肾经。功效:行气活血,利水消肿之功能。
[0016]蛇床子:辛、苦、温;入肾经。功效:温肾壮阳,散寒祛风,燥湿杀虫。
[0017]凤尾草:淡、微苦、凉;入肾、胃经。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0018]油柑叶:味甘、微苦、性凉;入心、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0019]臭蒲根:性温、味辛、苦。功效:开窍,化痰,健胃。
[0020]白鲜皮:苦、咸、寒;入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0021]鸡血藤:苦、微甘、温;入肝经。功效: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0022]狗仔花:辛、微苦、平。功效: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0023]黄柏:味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24]马齿苋:寒、酸;入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25]苦参:味苦、性寒;入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外用),利尿。
[0026]地肤子:甘苦、寒;入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0027]黄连:苦、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28]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0029]油桐花:苦、微辛、寒、有毒;入肺、心经。功效:清热解毒,生肌。
[0030]玄参:甘、苦、寒;入肺、胃、肾经。功效: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0031]车前草:甘、寒;入肝、肾、肺、小肠经。功效: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0032]鹿蹄根:苦、寒;入心、肺、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杀虫。
[0033]扶芳藤:苦、甘、温;入肝、脾、肾经。功效:散瘀止血,舒筋活络。
[0034]鹅不食草:味辛、苦、性平,无毒;入肺、肝经。功效:通鼻窍,止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利湿消斑、驱风止痒之功效,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能够彻底治愈湿疹引发的各种症状,对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且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使用本发明治疗湿疹经临床应用验证,总有效率93.7%。
[003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20份、枫荷梨10-15份、天仙藤5-10份、蛇床子10-15份、凤尾草14-18份、油柑叶16-22份、臭蒲根10-15份、白鲜皮5-10份、鸡血藤15-20份、狗仔花12-16份、黄柏15-20份、马齿苋18-24份、苦参6-12份、地肤子10-15份、黄连14-18份、生地15-20份、油桐花11-17份、玄参12-16份、车前草10-15份、鹿蹄根5-10份、扶芳藤15~20份、鹅不食草16-22份。
[0036]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上述中药按上述重量称取混合,加入6-10倍的水,浸泡I~3小时后,武火煮沸,文火煎30分钟至2小时,煎一遍复煎一遍,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待温热后反复洗患处10-15分钟,每天洗2-3次,10天一疗程。
[0037]实施例二: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20份、枫荷梨15份、天仙藤10份、蛇床子15份、凤尾草18份、油柑叶22份、臭蒲根15份、白鲜皮10份、鸡血藤20份、狗仔花16份、黄柏20份、马齿苋24份、苦参12份、地肤子15份、黄连18份、生地20份、油桐花17份、玄参16份、车前草15份、鹿蹄根10份、扶芳藤20份、鹅不食草22份。
[0038]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上述中药按上述重量称取混合,加入6-10倍的水,浸泡I~3小时后,武火煮沸,文火煎30分钟至2小时,煎一遍复煎一遍,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待温热后反复洗患处10-15分钟,每天洗2-3次,10天一疗程。
[0039]实施例三:
作为具体优选配比,所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份、枫荷梨10份、天仙藤5份、蛇床子10份、凤尾草14份、油柑叶16份、臭蒲根10份、白鲜皮5份、鸡血藤15份、狗仔花12份、黄柏15份、马齿苋18份、苦参6份、地肤子10份、黄连14份、生地15份、油桐花11份、玄参12份、车前草10份、鹿蹄根5份、扶芳藤15份、鹅不食草16份。
[0040]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上述中药按上述重量称取混合,加入6-10倍的水,浸泡I~3小时后,武火煮沸,文火煎30分钟至2小时,煎一遍复煎一遍,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待温热后反复洗患处10-15分钟,每天洗2-3次,10天一疗程。
[0041]临床疗效:1、一般资料:本发明应用一年,治疗患者64例,其中急性湿疹30例,亚急性湿疹25例,慢性湿疹9例。 [0042]2、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
[0043]有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部分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
[0044]无效:瘙库症状有所消失。
[0045]3、治疗结果:
服药10天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痊愈,重者2-4疗程痊愈。临床治愈52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 (包括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0046]4、临床典型病例:
治疗病例1:
张某某,男,52岁,退休干部,全身瘙痒3年,四肢伸侧面、腰、背、腹部表皮抓痕,间有血痂,以四肢、背、腰部明显。在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曾内服、外用西药,疗效甚微,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所有症状消失,皮损处恢复如常。随访I年,未再复发。
[0047]治疗病例2:
孙某某,女,21岁,河南某地人。患湿疹5年。刚开始两小腿起两小片集簇之丘疱疹,发痒,搔破后渗水,久治不愈,范围越见扩大。一年后渐播散至两前臂,入冬即见加重。口服强的松和外用激素软膏,用药时症状减轻,停药后即复发,剧痒难忍,治疗效果不理想。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躯干及四肢皮损亦趋好转,渗水减少,继续用药2个疗程,躯干、四肢皮损均已消退,随访I年,未再复发。
[0048]治疗病例3:
王某,女,47岁。患者患湿疹两年,患者手背及两小臂皮肤浸润性暗红斑,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曾在几个医院诊治,效果不佳,反复发作。后来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后,丘疹、渗出消失,又经过三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皮损基本完全消失,至今未曾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20份、枫荷梨10-15份、天仙藤5-10份、蛇床子10-15份、凤尾草14-18份、油柑叶16-22份、臭蒲根10-15份、白鲜皮5_10份、鸡血藤15-20份、狗仔花12-16份、黄柏15-20份、马齿苋18-24份、苦参6_12份、地肤子10-15份、黄连14-18份、生地15-20份、油桐花11-17份、玄参12-16份、车前草10-15份、鹿蹄根5-10份、扶芳藤15~20份、鹅不食草16-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20份、枫荷梨15份、天仙藤10份、蛇床子15份、凤尾草18份、油柑叶22份、臭蒲根15份、白鲜皮10份、鸡血藤20份、狗仔花16份、黄柏20份、马齿苋24份、苦参12份、地肤子15份、黄连18份、生地20份、油桐花17份、玄参16份、车前草15份、鹿蹄根10份、扶芳藤20份、鹅不食草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组分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配制而成:马勃15份、枫荷梨10份、天仙藤5份、蛇床子10份、凤尾草14份、油柑叶16份、臭蒲根10份、白鲜皮5份、鸡血藤15份、狗仔花12份、黄柏15份、马齿苋18份、苦参6份、地肤子10份、黄连14份、生地15份、油桐花11份、玄参12份、车前草10份、鹿蹄根5份、扶芳藤15份、鹅不食草16份。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上述重量称取混合,加入6-10倍的水,浸泡I~3小时后,武火煮沸,文火煎30分钟至2小时,煎一遍复煎一遍; (2)本发明的服法及用量: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待温热后反复洗患处10-15分钟,每天洗2-3次,10天一疗程。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3989853SQ20141023463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范永刚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