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38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属于口腔正畸领域。包括:一个底板(4),底板两侧各有一带两槽沟的托槽翼(1),两托槽翼之间的金属板上有定位线(3),其特点是本托槽拥有两个槽沟(2),通过特殊的合并弓丝和托槽的双槽沟设置的相应的转矩角(a),轴倾角(b)。本发明特点是有两个槽沟,并配合新型弓丝—双弓丝(合并弓丝),对牙齿精确控制。操作简单,对医生技术经验要求相对较低,能够掌握一般托槽性能的口腔正畸医师都能轻松掌握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系统,治疗效果远远高于一般托槽。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可以制作成陶瓷托槽,金属托槽和自锁托槽。
【专利说明】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器械,是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
[0002]【背景技术】:
现有口腔正畸托槽均只有一个槽沟,使用一根弓丝控制牙齿做三维运动。缺点是虽然托槽上预成了相关角度,但是这些角度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不能完全表达,误差比较大,对口腔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款正畸托槽,包括:一个底板
[4],底板两侧各有一带两槽沟的托槽翼(I),两托槽翼之间的金属板上有定位线(3),其特点是本托槽拥有两个槽沟(2),通过特殊的合并弓丝和托槽的双槽沟设置的相应转矩角(a),轴倾角(b),有效的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使牙齿达到理想的位置和角度。
[0004]本型托槽还根据不同牙位的不同三维角度制作出针对不同牙位的个性化预成角度,使牙齿的移动更精确,操作更简单。
[0005]本托槽具备一下优点:
精度远远高于现有托槽,尤其是对转矩控制。基本可以杜绝前牙在内收过程中的过度舌倾和冠根不同移现象。
[0006]本托槽虽然需要两根弓丝(合并弓丝)控制预成角度,由于其可以使用圆丝控制转矩,所以,其内收时摩擦力要远远小于一般托槽。
[0007]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它包括:一个底板(4),底板两侧各有一带两槽沟的托槽翼(I),两托槽翼之间的金属板上有定位线(3),其特点是本托槽拥有两个槽沟(2),通过特殊的合并弓丝和托槽的双槽沟设置相应的转矩角(a),轴倾角(b),有效的控制牙齿的三维移动,使牙齿达到理想的位置和角度。
[0008]本发明的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与现有托槽相比有如下优点:
(I )缩短疗程,高效利用牙齿间隙:本托槽采用双槽沟设计,使用双弓丝(合并弓丝),当双弓丝(合并弓丝)结扎入异常唇倾度的托槽双槽沟内时,双弓丝(合并弓丝)的合并部就会产生矫治异常唇倾度的力,而且力量柔和,当第一根弓丝入槽开始牙齿就向正确的方向移动,避免牙齿往复运动对压根造成损伤。在牙齿内收过程中此设计也可以有效对抗牙齿过度舌倾。
[0009]( 2 )减小摩擦力:虽然本托槽设计是双槽沟,采用双弓丝(合并弓丝)但是摩擦力小于一般托槽。①,当采用方丝时由于本设计不需要横截面很大的弓丝,所以虽然是双槽沟双弓丝(合并弓丝)弓丝与托槽的接触面积也小于常规托槽,所以摩擦力也小于一般托槽。
[0010]②,本设计也可以采用双弓丝(合并弓丝)圆丝控制转矩,这样弓丝和托槽间就是点接触,其摩擦力明显减小。
[0011 ]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简图。
[0013]图2是图1中A向视图。
[0014]图3是图1中B向视图。
[0015]图4是俯视图。
[0016]图1、图2和图4可以清晰看出本发明的双槽沟设计。通过图(1-4)可以看到本新型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包括:一个底板(4),底板两侧各有一带两槽沟的托槽翼(1),两托槽翼之间的金属板上有定位线(3),其特点是本托槽拥有两个槽沟(2),通过特殊的合并弓丝和托槽的双槽沟设置相应的转矩角(a),轴倾角(b)。
[0017]参考图2,在一套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中,转矩角a会依据不同的牙齿设计出不 同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包括,一个底板,底板两侧各有一带两槽沟的托槽翼,两托槽翼之间的金属板上有定位线,其特点是本托槽拥有两个槽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托滑动托槽依据不同的牙齿由两个槽沟共同表达出不同的轴倾角,转矩角,外展和内收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如图片I,图片2和图片3的双槽沟设计,外形的任何变化均属于本使用新型 的设计构思。
4.双规高精预成角度滑动托槽可以制作成陶瓷托槽,金属托槽和自锁托槽。
【文档编号】A61C7/14GK104000663SQ201410256396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霍永强 申请人:霍永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