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88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可有效解决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心绞痛发作期的病理情况和中药学原理,本发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5-35g、瓜蒌25-35g、半夏25-35g、白胡椒25-35g、冰片9-11g、细辛9-11g、丹参25-35g、乳香9-11g和没药9-11g,本发明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止痛,通阳化痰的功效,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疗效好,见效快,有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发作期,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当二三日内多次发生心绞痛现象,或一日内多次发生心绞痛现象时,称为心绞痛的发作期,应及时给予治疗。目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技术措施和药物有多种多样,其中足浴药物治疗就是治疗途径之一。
[0003]中药足浴是根据中药辨证论治原则、藏象学说、经络传导学说以及现代足部反射区理论为指导,选配适当的中草药煎煮成中药热水液,通过中药热水液对双足浸泡、浴洗,使双足经络得到疏通,使足部反射区得到良性刺激以及中草药离子通过足部皮肤表层黏膜、穴位、反射区的吸收所引起的机体整体药理效应和对病灶局部的药理效应,从而使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气血运行通畅,功能相应增强。中药足浴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门特色保健疗法,近年发展迅 速。临床难治性疾病诸如失眠、冠心病,糖尿病足等,应用中药泡足浴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
[0004]中医认为,人有四根:鼻、乳、耳、足。足乃精气之根。古人将人之脚喻为树之根,所谓“树枯根先竭,人老足先衰”,早在周代就有关于中药足浴的文记载。足浴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有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现代医学认为,“足乃六经之根,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此外,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皆起于足部,冲脉也有分支至足部,以加强与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足掌有300多穴位,67个反射区,通过足浴,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和免疫力。人体经络中主宰人体先天和后天之本的脾肾两经起于足,这些经络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用中药泡脚能通过足部反射区特别是“大脑、小脑脑干、额窦、腹腔肾经丛”等的加强刺激,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消除疲劳,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节脏腑。中药足浴通过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使植物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药液借助于温热作用、物理刺激、黏膜吸收、经络传导等途径,使药物离子迅速进入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快速输布到全身,充分发挥。但目前足浴治疗心绞痛发作期所用的足浴用药物,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用足浴液上的改进和创新是需要认真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可有效解决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用药问题。
[0006]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心绞痛发作期的病理情况和中药学原理,本发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5-35g、瓜萎25-35g、半夏25-35g、白胡椒25-35g、冰片9-llg、细辛 9-llg、丹参 25-35g、乳香 9_llg 和没药 9_llg。
[0007]本发明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止痛,通阳化痰的功效,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疗效好,见效快,有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发作期,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09]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实施例实现。
[0010]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8-32g、瓜萎28-32g、半夏28-32g、白胡椒 28-32g、冰片 9.5-10.5g、细辛 9.5-10.5g、丹参 28_32g、乳香 9.5-10.5g 和没药 9.5-10.5g。
[0011]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30g、瓜萎30g、半夏30g、白胡椒30g、冰片10g、细辛10g、丹参30g、乳香IOg和没药IOgo
[0012]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也可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6g、瓜萎34g、半夏26g、白胡椒34g、冰片9g、细辛Hg、丹参26g、乳香Ilg和没药9g。
[0013]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还可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34g、瓜萎26g、半夏34g、白胡椒26g、冰片Hg、细辛9g、丹参34g、乳香9g和没药Hg。
[0014]在上述原料药物中,其中瓜萎、薤白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清热化痰;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细辛、白胡椒散寒止痛;丹参、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上述组份的有效配合,互相支持,具有活血止痛,通阳化痰的功效,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有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疗效确切,并经临床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有益技术效果,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一、选择病例的标准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当二三日内多次发生心绞痛现象,或一日内多次发生心绞痛现象时,称为心绞痛的发作期,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0015]二、诊断标准
凡具有上述一症状者,并经心电图诊断确诊为患心绞痛发作期,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0016]三、治疗方案
将本发明中药以方中组方量为一剂,加入组方重量40-50倍的80-100°C的水,浸泡5分钟,先熏蒸脚部,当水温降至40-50°C时,再将足部置入药液内,浸泡20-30分钟,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30天一疗程,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但要说明的是,在急性发作期,一定要配合口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待症状缓解后,可继续采用本发明药物进行足浴,以继续治疗并巩固疗效。
[0017]四、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并在3年内无发生心绞痛现象。
[0018]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I年内偶有1-2次发作。
[0019]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而有加重之趋势。
[0020]五、统计学处理
经确诊对158例心绞痛发作期患者按上述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统计处理结果是:显效71人,占44.9%,有效82人,占51.9%,无效5人,占3.2%,总有效率96.8%,而且在用药治疗期间无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表明用药安全、有效。
[0021]六、结论
由上述资料表明,本发明根据中医药学原理,结合心绞痛发作期的症状、机理,采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科学合理,具有活血止痛,通阳化痰的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疗效高达96%以上,而且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原材料丰富,易制备,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是治疗心绞痛发作期药物上的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5-35g、瓜萎25-35g、半夏25_35g、白胡椒25_35g、冰片9_llg、细辛9_llg、丹参25-35g、乳香 9-llg 和没药 9-ll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8-32g、瓜萎28-32g、半夏28_32g、白胡椒28_32g、冰片9.5-10.5g、细辛 9.5-10.5g、丹参 28-32g、乳香 9.5-10.5g 和没药 9.5-10.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30g、瓜萎30g、半夏30g、白胡椒30g、冰片10g、细辛10g、丹参30g、乳香IOg和没药1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26g、瓜萎34g、半夏26g、白胡椒34g、冰片9g、细辛llg、丹参26g、乳香Ilg和没药9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绞痛发作期的熏洗足浴用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原料药物组成:薤白34g、瓜萎26g、半夏34g、白胡椒26g、冰片Hg、细辛9g、丹参34g、乳香9g和没药Hg。
【文档编号】A61P9/10GK104013783SQ20141028190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王永霞, 任红杰, 李彬 申请人:王永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