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2530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红藤15-25份;大黄3-12份;三七10-20份;丹参5-10份;生地10-30份,犀角2-6份,紫草3-10份,徐长卿3-10份,桑枝10-20份,穿山甲3-10份;薄荷3-10份,柴胡3-10份、郁金6-12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中医理论合理配伍,针对性强,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粉碎至50目制备,有效释放药效;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血液粘稠并非独立性疾病,但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 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因为当 人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液流速减慢,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特别 是过多的红细胞的老化、硬化,发生红细胞集聚,加重血稠而发生凝血,出现血液凝集块、造 成血管栓塞,从而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血液粘稠的危害极大。
[0003] 《血证论》中指出:"经隧之中,既有痰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惹,终必妄走而吐 溢矣。"中医认为血行不畅,瘀阻脉络则血流异常,溢出脉外是其最终结果。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 及其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0006] -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
[0007] 红藤15-25份;大黄3-12份;三七10-20份;丹参5-10份;生地10-30份,犀角2-6 份,紫草3-10份,徐长卿3-10份,桑枝10-20份,穿山甲3-10份;薄荷3-10份,柴胡3-10 份、郁金6-12份。
[0008] -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
[0009] 红藤20份;大黄8份;三七15份;丹参8份;生地20份,犀角4份,紫草6份,徐 长卿6份,桑枝15份,穿山甲6份;薄荷7份,柴胡6份、郁金9份。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1] 1)称取各种组分并用清水洗净;
[0012] 2)晾干后粉碎至50目;
[0013] 3)加入800份水中浸泡20分钟;
[0014] 4)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续煎煮20分钟;
[0015] 5)过滤,弃掉滤渣;
[0016] 6)浓缩至200份。
[0017] 本发明基于中医学对血液粘稠发病机理的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经反复筛 选、精心研制而成的具有活血、凉血、通经活络、疏肝之功效的中药。组方中:红藤:清热解 毒、活血止痛;大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利湿;三七: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丹参: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清心除烦;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犀 角: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安神定惊;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共为君药;徐长卿:祛风止 痛、活血通络;桑枝:祛风通络;穿山甲:活血通经、消肿排脓;为臣药;佐以:薄荷:清利头 目、疏散风热、疏肝理气;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郁金:活血止痛、凉血清心、 行气解郁。十三味中药合用,共奏活血、凉血、通经活络、疏肝之功效。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按照中医理论合理配伍,针对性强,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粉碎至50目制备,有效释放药效;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 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 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组成:
[0022] 红藤15g ;大黄3g ;三七10g ;丹参5g ;生地10g,犀角2g,紫草3g,徐长卿3g,桑枝 l〇g,穿山甲3g ;薄荷3g,柴胡3g、郁金6g。
[0023]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各种组分并用清水洗净;2)晾干后粉碎至50目;3) 加入800g水中浸泡20分钟;4)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续煎煮20分钟;5)过滤,弃掉滤渣; 6)浓缩至200g。
[0024] 实施例2
[0025] -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组成:
[0026] 红藤20g ;大黄8g ;三七15g ;丹参8g ;生地20g,犀角4g,紫草6g,徐长卿6g,桑枝 15g,穿山甲6g ;薄荷7g,柴胡6g、郁金9g。
[0027]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8] 实施例3
[0029] -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由以下组分组成:
[0030] 红藤25g ;大黄12g ;三七20g ;丹参10g ;生地30g,犀角6g,紫草10g,徐长卿10g, 桑枝20g,穿山甲10g ;薄荷10g,柴胡10g、郁金12g。
[0031]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2] 实验例
[0033] 本发明临床应用观察及结果:
[0034] 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临床中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4 例,年龄35-62岁。
[0035] 2、服用方式:口服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每日2次,一日1剂,每次100g,10天为 一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0036] 3、疗效判定标准:
[0037] 疗效显著:明显降低血清TG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DL-C水平;
[0038] 无效:血清TG水平没有明显改变,血清HDL-C水平没有明显改变。
[0039] 4、观察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显效7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4. 4%。
[〇〇4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
【权利要求】
1. 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 红藤15-25份;大黄3-12份;三七10-20份;丹参5-10份;生地10-30份,犀角2-6份, 紫草3-10份,徐长卿3-10份,桑枝10-20份,穿山甲3-10份;薄荷3-10份,柴胡3-10份、 郁金6-1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 分数组成: 红藤20份;大黄8份;三七15份;丹参8份;生地20份,犀角4份,紫草6份,徐长卿 6份,桑枝15份,穿山甲6份;薄荷7份,柴胡6份、郁金9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 方法如下: 1) 称取各种组分并用清水洗净; 2) 晾干后粉碎至50目; 3) 加入800份水中浸泡20分钟; 4) 武火煮沸后改文火持续煎煮20分钟; 5) 过滤,弃掉滤渣; 6) 浓缩至200份。
【文档编号】A61P7/02GK104056202SQ201410315043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吴晓青 申请人:吴晓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