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373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药240~250克、白术230~240克、五味子240~260克、丹参200~210克、防风300~320克、山茱萸500~540克、人参70~80克、生姜160~175克、玉竹200~210克、泽泻260~280克、熟地黄60~70克、62度白酒7~8.5千克。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酒在治疗眩晕方面,相对于西药具有费用低,疗程稳定,疗效高,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十分适宜在临床上推广,经临床验证,本发明对治疗眩晕有效率为93%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绝大多数人一生 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可分 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 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 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 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0003] 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中医把眩晕分为虚、实两种,实证的眩晕多见于年轻 人,发病快,症状重,其病因以痰饮(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主。治疗眩晕的方法多种多样, 如手术治疗、西药治疗、输液等,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但只是暂时缓解了症状,之后患者仍反复发作,并没有从根本上接触患者的病痛,且副作用 大;中药治疗眩晕的虽然也有,但均存在有毒副作用,疗效差,治愈率低,而且容易反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 方法。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药240?250 克、白术230?240克、五味子240?260克、丹参200?210克、防风300?320克、山茱 萸500?540克、人参70?80克、生姜160?175克、玉竹200?210克、泽泻260?280 克、熟地黄60?70克、62度白酒7?8. 5千克。
[0006] 优选地,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 药245克、白术235克、五味子250克、丹参205克、防风310克、山茱萸520克、人参75克、 生姜170克、玉竹205克、泽泻270克、熟地黄65克、62度白酒7. 6千克。
[0007] 优选地,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 药250克、白术240克、五味子260克、丹参210克、防风320克、山茱萸500克、人参70克、 生姜170克、玉竹210克、泽泻280克、熟地黄70克、62度白酒8. 3千克。
[0008] 以上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山药、白术、五味子、丹参、防风、山茱萸、 人参、生姜、玉竹、泽泻、熟地黄烘干备用; b将步骤a得到的原料分别粉碎成粗料末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粗料末放入白酒中浸泡18天,每隔3天搅拌均匀一次;d将步骤c得到的料液过滤去渣即可; e将步骤d得到的药液进行每瓶300ml瓶装。
[0009] 用法与用量:口服,本发明药酒每次12ml?16ml,每天中午、晚上各饭后10分钟 服用一次,21天为一个疗程。
[0010] 本发明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山药: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养肺、固肾、益精;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五味子:味酸、性温,入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人参: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玉竹:味甘、平,入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通淋; 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0011]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 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 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本发明是以中医理 论为基础,精选上述各中药原料,经过白酒浸泡后,药物中有效成分被浸提出来,从而达到 治疗眩晕的目的。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酒在治疗眩晕方 面,相对于西药具有费用低,疗程稳定,疗效高,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十分适宜在临床上推 广,经临床验证,本发明对治疗眩晕有效率为9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用2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4]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药245克、白术235克、五味子250克、丹参205克、防风310克、山茱萸520克、人参 75克、生姜170克、玉竹205克、泽泻270克、熟地黄65克、62度白酒7. 6千克。
[00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药250克、白术240克、五味子260克、丹参210克、防风320克、山茱萸500克、人参 70克、生姜170克、玉竹210克、泽泻280克、熟地黄70克、62度白酒8. 3千克。
[0016] 以上实施例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山药、白术、五味子、丹参、防风、山茱萸、 人参、生姜、玉竹、泽泻、熟地黄烘干备用; b将步骤a得到的原料分别粉碎成粗料末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粗料末放入白酒中浸泡18天,每隔3天搅拌均匀一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山药240?250克、白术230?240克、五味子240?260克、丹参200?210克、防风 300?320克、山茱萸500?540克、人参70?80克、生姜160?175克、玉竹200?210 克、泽泻260?280克、熟地黄60?70克、62度白酒7?8. 5千克; 所述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山药、白术、五味子、丹参、防风、山茱萸、 人参、生姜、玉竹、泽泻、熟地黄烘干备用; b将步骤a得到的原料分别粉碎成粗料末备用; c将步骤b得到的粗料末放入白酒中浸泡18天,每隔3天搅拌均匀一次;d将步骤c得到的料液过滤去渣即可; e将步骤d得到的药液进行每瓶300ml瓶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药245克、白术235克、五味子250克、丹参205克、防风310克、山茱 萸520克、人参75克、生姜170克、玉竹205克、泽泻270克、熟地黄65克、62度白酒7. 6千 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药250克、白术240克、五味子260克、丹参210克、防风320克、山茱 萸500克、人参70克、生姜170克、玉竹210克、泽泻280克、熟地黄70克、62度白酒8. 3千 克。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043097SQ201410335458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董宝珍 申请人:董宝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