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10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可有效解决VBI引起眩晕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0-14g、陈皮10-14g、泽泻18-24g、茯苓10-14g、姜半夏10-14g、生白术10-14g、葛根18-24g、天麻10-14g、天竺黄10-14g、白芥子6-10g、干荷叶10-14g、川芎10-14g、丹参10-14g和甘草6-10g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6-8倍的水煎煮2次,合并两次药液,混匀成中药液,分装即可,本发明原材料丰富,原材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VBI引起眩晕药物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缺血发作,简称“VBI”,是指因多种病因影响到脑干、小脑、间脑、大脑枕叶和内耳等部位血供障碍的一组综合征,VBI发作时的表现:头晕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或周围物体摇晃感即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或视物成双影、视物变形;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声音撕哑、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伴对侧嘴歪眼斜、面部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跌倒、神志丧失。临床以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和耳鸣等为主要症状,症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多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后遗症,但可反复发作。目前,通常给予扩血管及对症治疗,但疗效欠佳且容易复发,疗效不尽人意,副作用大,因此,治疗VBI引起眩晕的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可有效解决VBI引起眩晕的用药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0_14g、陈皮10-14g、泽泻 18-24g、茯苓 10-14g、姜半夏 10_14g、生白术 10_14g、葛根 18_24g、天麻 10_14g、天竺黄10-14g、白芥子6-10g、干荷叶10-14g、川芎10_14g、丹参10_14g和甘草6_10g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6-8倍的水煎煮2次,合并两次药液,混匀成中药液,分装即可。
[0005]本发明原材料丰富,原材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VBI引起眩晕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实施例1
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log、陈皮10g、泽泻18g、茯苓10g、姜半夏10g、生白术10g、葛根18g、天麻10g、天竺黄10g、白芥子6g、干荷叶10g、川弯10g、丹参IOg和甘草6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0008]实施例2
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2g、陈皮12g、泽泻21g、茯苓12g、姜半夏12g、生白术12g、葛根21g、 天麻12g、天竺黄12g、白芥子8g、干荷叶12g、川弯12g、丹参12g和甘草S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0009]实施例3
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Hg、陈皮Hg、泽泻24g、茯苓Hg、姜半夏14g、生白术14g、葛根24g、天麻14g、天竺黄14g、白芥子10g、干荷叶14g、川弯14g、丹参14g和甘草IO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0010]实施例4
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ο-llg、陈皮?ο-llg、泽泻18-20g、茯苓10-llg、姜半夏?ο-llg、生白术?ο-llg、葛根18-20g、天麻10-llg、天竺黄10-llg、白芥子6_7g、干荷叶10-llg、川芎10-llg、丹参IO-1lg和甘草6-7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0011]实施例5
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3-14g、陈皮13-14g、泽泻22-24g、茯苓13-14g、姜半夏13-14g、生白术13-14g、葛根22_24g、天麻13_14g、天竺黄13_14g、白芥子9-10g、干荷叶13-14g、川弯13-14g、丹参13_14g和甘草9_10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0012]病因病机与治则:VBI属中医“眩晕”范畴,眩晕病机不外风、火、痰、瘀、虚,为本虚标实之证。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丹溪心法?头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之脏,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滋腻之物,饮饱劳倦,则损伤脾胃,失于健运,水液代谢失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引起眩晕。眩晕发作急性期一般为痰浊上蒙清窍为主,日久瘀血阻络,痰瘀互阻,症状更甚。治疗上以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为主。
[0013]本发明由柴胡、姜半夏、陈皮、泽泻、茯苓、生白术、葛根、天麻、天竺黄、白芥子、干荷叶、川芎、丹参、甘草构成,柴胡入肝胆经,具轻清升散之性,可升发阳气,疏畅三焦,畅舒经气之郁滞;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用生姜制可助半夏和胃,兼制半夏之毒;天麻平肝熄风;茯苓、陈皮、泽泻、生白术取其合二陈汤及泽泻汤之意,健脾化湿,理气化痰。重用泽泻可使上泛于耳的水湿之邪从下焦分利而出,白术健脾渗湿与二陈汤中茯苓共杜生痰之源。天竺黄、白芥子、干荷叶化痰;葛根通过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既可营养润泽元神之府及清窍,又可扶正祛邪而止眩;川芎、丹参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
[0014]现代药理研究: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泽泻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三萜醇酮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而具有很明显利尿作用。且研究发现泽泻汤可以通过改善耳蜗隔膜通透性,降低血管纹细胞分泌功能和增加吸收功能而达到减轻实验性内淋巴积水的程度和改善由内淋巴积水所的作用,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熄风、健脾和胃之功,能有效治疗VBI引起的眩晕,疗效肯定,经反复多次试验,均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相关试验资料如下:I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观察病例共100例,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年龄30~75岁,病程2-6个月,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0015]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神经病学》中有关VBI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制定;符合脑血管病发病规律,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呈反复发作;发作性、体位性眩晕,常伴视觉症状及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眼震,共济失调,构音障碍;颈椎X线照片或颈椎CT / MRI示颈椎肥大改变或椎间孔变狭;经颅多普勒(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0016]1.3中医辨证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痰浊上蒙型眩晕辨证分型。痰浊上蒙:头重如裹,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0017]1.4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及证型标准;3.年龄30岁~75岁之间;4.同意参加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0018]1.5排除标准: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美尼埃病、严重贫血和神经症等。
[0019]2治疗方案
2.1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苏州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6mg,每日3次。
[0020]2.2治疗组(即本发明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本发明中药,每日2次,早晚各服I次,每次200-300ml,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对呕吐频繁者,可采用多次、少量服用,必要时还可采用与丹参酮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I次。停用其他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中、西药物。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常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
[0021]3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订。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轻,或发作间隙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无改善。
[0022]4统计学处理
4.1观察指标患者自觉症状等,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症状判定各一次。
[0023]4.2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经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
[0024]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单位: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0-14g、陈皮10-14g、泽泻18-24g、茯苓10_14g、姜半夏10_14g、生白术10_14g、葛根18-24g、天麻10-14g、天竺黄10-14g、白芥子6_10g、干荷叶10_14g、川弯10_14g、丹参10-14g和甘草6-10g制成,将上述原料药物加6-8倍的水煎煮2次,合并两次药液,混匀成中药液,分装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0g、陈皮10g、泽泻18g、茯苓10g、姜半夏10g、生白术10g、葛根18g、天麻10g、天竺黄10g、白芥子6g、干荷叶10g、川弯10g、丹参IOg和甘草6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2g、陈皮12g、泽泻21g、茯苓12g、姜半夏12g、生白术12g、葛根21g、天麻12g、天竺黄12g、白芥子8g、干荷叶12g、川弯12g、丹参12g和甘草8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Hg、陈皮Hg、泽泻24g、茯苓Hg、姜半夏Hg、生白术Hg、葛根24g、天麻14g、天竺黄14g、白芥子10g、干荷叶14g、川弯14g、丹参14g和甘草IO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ο-llg、陈皮?ο-llg、泽泻18-20g、茯苓10_llg、姜半夏10-llg、生白术?ο-llg、葛根18-20g、天麻?ο-llg、天竺黄10-llg、白芥子6_7g、干荷叶10-llg、川弯10-llg、丹参10-llg和甘草6-7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VBI引起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柴胡13-14g、陈皮13-14g、泽湾22-24g、获苓13_14g、姜半夏13_14g、生白术13-14g、葛根22-24g、天麻13_14g、天竺黄13_14g、白芥子9_10g、干荷叶13_14g、川弯13_14g、丹参13-14g和甘草9-10g制成,第一次加原料药物重量8倍的水浸泡I小时,煎沸30-45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药渣再加原料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沸30-40分钟,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混匀,得中药液。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768442SQ20141007117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日
【发明者】张良芝, 常学辉, 尚立芝, 谢文英, 李亮, 郭健, 杜萌萌, 罗卡, 宁亚红, 吴秋影, 金阳, 张博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