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24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氧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氧气面罩,包括:供氧单元以及将要连接于患者的鼻子的外周或者鼻子和嘴的外周的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包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当氧气面罩连接于患者时与患者的鼻子和嘴中的至少一个相对的位置处。
【专利说明】氧气面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于患者以将氧气供应给该患者的氧气面罩,并且更特别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将呼出气浓度测量传感器连接到其以及能够将呼出气浓度测量传感 器从其拆除的氧气面罩。

【背景技术】
[0002] 将氧气供应给患者的氧扩散器在日本专利文献JP-T-2004-507333中公开。参考 图8, JP-T-2004-507333中公开的氧扩散器如下描述。
[0003] 在图8的剖视图中示出的氧扩散器20具有由壁32形成的主体31,该主体31呈与 患者的鼻/ 口连结的形状一致的大致三角形的、杯状的外观。该壁从出氧口 34所在的基部 33向外且向上延伸到三角外周形状的边缘35。当壁32接近该边缘35的时候,该壁32变得 比向外延伸更加"垂直"(对边平行)。主体壁的这种形状允许氧气的集中以及形成富氧的 羽流,从而提供了该羽流朝着患者的鼻/口轮廓的更精确的方向。外周拐角是圆的,同时其 中一个拐角 36在使用时将是最上侧的拐角,并且壁边缘的近端部分相对于图示的其他拐 角和边缘部分上升,也有利于氧气朝着患者的口鼻的方向。这种具有在使用时靠近患者的 鼻子的凸起拐角36和壁的近边,以及靠近患者的嘴巴的在底部的较宽三角形部分的结构, 提供了对患者最佳的氧气输送。
[0004] 设置蘑菇型的隔板40,以辅助氧气的扩散并且避免氧气直接朝向患者的面部流 动,该隔板40具有位于出氧口 34中并且在该出氧口 34之上的中心柱42。隔板40的上端 具有圆锥形的后弯唇42,使得从出氧口 Μ流出的氧气指向并且迎着该唇的下侧44,产生了 湍流并且使纯氧与周围空气混合。
[0005]换句换说,隔板40阻碍了氧气从基部33直接流动,氧气传输流从喷射流被改变为 湍急的羽状流。
[0006] 位于柱42中央的、从该柱42的底部延伸并且通过上端44的是通道48,使得能够 进行来自患者的呼出气的气体分析。通道4S提供了从患者的口鼻前方的环境(当输送系 统工作时)到氧气/二氧化碳入口 28的流体窜槽。
[0007]作为用于将氧气供应给患者的另一结构,JP-A-2006-068471公开了将管状物插入 到患者的鼻孔中以将氧气供应给患者的一种技术。
[0005] 作为用于将氧气供应给患者的另一构造,JP-A-2005-253925公开了通过覆盖了患 者的鼻孔和嘴巴的面罩来将氧气供应给患者的一种技术。
[0009] 如图8所示,在JP-T-2004-507:333中公开的扩散器20由与患者的鼻/ 口连结的 形状一致的大致三角形杯状外观的壁32构成。因此,能够同时执行氧气的供给以及呼出气 的浓度测量。然而,扩散器使得氧气直接流入到鼻子和口中,从而存在呼出气被氧气稀释以 及不能直接测量呼出气的浓度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口呼吸难以进行测量。
[0010]特别地,在JP-T-2〇04-5〇7333中使用的呼出气浓度测量是通过侧流系统来执行 的,在该侧流系统中,必须通过例如管状物24的取样管来吸收呼出气。因此,也吸收了供应 的氧气,并且存在呼出气被稀释的可能性。
[0011] 在通过管状物进行的在JP-A-2006-068471中公开的氧气供应中,存在有在口呼 吸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供氧的问题。当为了提高供氧效率而供应大量氧气时,使鼻孔干燥。因 此,不能供应预定量或更多量的氧气。
[0012] 在通过面罩进行的在JP-A-2005-253925中公开的氧气供应中,存在面罩的内部 是气密的从而再次吸入已经被呼出的高浓度C02的问题。为了防止发生这种再呼吸,必须 以每分钟5L或更大的速率来供应氧气。因此,存在例如浪费地使用氧气,以及在面罩的连 接期间眼睛干涩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3]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气面罩,其中通过小的氧气供应量来实现有效 的供氧、减少再呼吸,以及减小呼出气被氧气稀释的程度,从而使得能够准确地测量呼出气 的浓度。
[0014]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氧气面罩,其包括供氧单元以及将要连接 于患者的鼻子的外周或者鼻子和嘴的外周的连接单元,在该氧气面罩中,所述连接单元包 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并且该开口形成在当氧气面罩连接于患者时与患者的鼻子和嘴 的至少其中之一相对的位置处。
[0015]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氧气面罩,包括:供氧单元和将要连接 于患者的鼻子的外周或鼻子和嘴的外周的连接单元,在该氧气面罩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以及与供氧单元的氧气吹出口相对的散氧板。
[0016] 所述散氧板可以通过在供氧单元与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之间的桥接件而形成。
[0017] 所述散氧板可以具有弯曲形状。
[0018] 所述氧气面罩还可以包括:呼出气引入单元,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 出气引入单元中;以及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而且 能够从该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拆离。
[0019] 所述氧气面罩还可以包括:呼出气引入单元,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 出气引入单元中;以及采样管,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而且能够从该呼出 气引入单元的外侧拆离。
[0020] 所述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能够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
[0021] 所述采样管能够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
[0022] 所述氧气面罩还可以包括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调节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连接 位置。
[0023] 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再呼吸防止孔,用于防止发生呼出气的再呼吸。
[0024] 氧气面罩的将要与患者接触的那部分可以向内弯曲。
[0025] 胃管的插入口可以形成在氧气面罩将要与患者相接触的那部分中。
[0026] 供氧管从氧气面罩的侧面连接于供氧单元。
[0027]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氧气面罩,该氧气面罩包括供氧单元以 及将连接于患者的鼻子外周或者鼻子和嘴的外周的连接单兀,在该氧气面罩中,供氧管从 氧气面罩的侧面连接于供氧单元,并且该连接单元包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
[0028] 该氧气面罩还可以包括:呼出气引入单元,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出 气引入单元中;以及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而且能 够从该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拆离。
[0029] 该氧气面罩还可以包括:呼出气引入单元,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出 气引入单元中;以及采样管,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而且能够从该呼出气 引入单元的外侧拆离。
[0030] 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再呼吸防止孔,用于防止发生呼出气的再呼吸。
[0031] 氧气面罩〇与患者相接触的那部分可以向内弯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 图1A至图1D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连接于面罩的状态下,本发明的 氧气面罩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0033]图2A至图2D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从面罩拆离的状态下,图1A至图 1D中的氧气面罩的构造的示意图。
[0034] 图3是被拆卸成各零部件的本发明的氧气面罩的透视图。
[0035] 图4是示出了在患者戴上本发明的氧气面罩的情况下,由呼吸引起的C02浓度的 测量结果的示意图。
[0036] 图5是图示了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的再呼吸的示意图。
[0037] 图6是图示了用于减小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的再呼吸的对策的效果的示意图。 [0038]图7A至图7C是示出了在将氧气面罩从患者的面部脱离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氧气 面罩和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关于氧气面罩中的氧气浓度的变化的比较结果的示意图。
[0039]图8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连接于面罩的状态下,现有技术的氧气面 罩的构造的示意图。
[0040]图9是本发明的氧气面罩的散氧板和呼出气引入单元的放大图。
[0041]图10A至图10D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连接于面罩的状态下,本发明 的氧气面罩的构造的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图1A至图1D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连接于面罩的状态下,本发明的 氧气面罩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0043] 图1A是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连接于面罩的状态下,氧气面罩1的透视图,la 表示面罩,lb表示氧气吹出单元,lc表示呼出气引入单元,Id表示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而 le表示氧气管。
[0044]图1B是图1A的顶视图,图1C是前视图,而图1D是侧视图。
[0045]图2A至图2D是示出了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从面罩la拆离的状态下,图 1至图1D中示出的氧气面罩1的构造的实例的示意图。
[0046]图2A是在将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从面罩la拆离的状态下,氧气面罩1的透视 图。
[0047]图2B是图2A的顶视图,图2C是图2A的前视图,而图2D是沿图2C中的箭头部分 截取的剖视图。
[0048] 如图2D所示,将本发明的呼出气引入单元lc构造成使其关于面罩la可以调节, 以使呼出气的引入最优化。
[0049] 如上所述,能够以任何方式来构造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与面罩la中的呼出气 所引入的呼出气引入单元lc的外侧(与患者的面部相对)的连接,只要该呼出气浓度测量 单元Id能够连接于且能够从该外侧拆离即可。
[0050] 尽管将通过利用直接测量呼出气的主流型传感器作为所述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 Id来图示该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替换地,也可以将通过采样管(未示出)吸 入呼出气的侧流型传感器用作为所述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在该替换中,可以形成采样 管能够从呼出气引入单元lc的外侧(与患者的面部相对)拆离的结构。
[0051] 优选地,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与呼出气引入单元lc的连接可以移动。具体地, 如图10C所示,所连接的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可以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γ上或者在前 后方向上移动,以使得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靠近或远离佩戴者。要求呼出气浓度测量单 元Id是可以移动的,以便在将该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Id连接于面罩la的状态下,该单元 不会阻碍诸如对于佩戴者的口腔护理的过程。
[0052]参考图1A至图2D,从面罩la的下侧连接氧气管le,并且当将面罩la连接于佩戴 者的时候,利用穿过图10A所示的固定件lk的细绳或者橡皮带来固定该氧气管le。
[0053] 如图l〇A至图10D所示,可以从面罩la的横侧连接氧气管le。在这种情况下,氧 气管le从佩戴者的耳朵朝着鼻孔或口腔延伸,从而通过绕着佩戴者的耳朵等缠绕氧气管 le,面罩la能够固定于该佩戴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固定件lk移除。由于诸如固定件 lk的构件是不必要的,所以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目,而且简化了氧气面罩i的形状,使得能 够容易地生产氧气面罩1。
[0054]图3是被拆卸成各零部件的本发明的氧气面罩1的透视图。
[0055]图3中的连接于的面罩的散氧板If被放置成与氧气吹出单元lb的氧气吹出口相 对,以使吹出的氧气分散,从而防止了氧气被直接吹到佩戴氧气面罩1的患者的面部。散氧 板If的存在使得氧气浓度被均匀化,并且即使在供应大量氧气时,也抑制了氧气直接冲击 到皮肤,从而防止了皮肤变干燥。
[0056] 减少C02再呼吸的再呼吸防止孔lg形成在图3的呼出气引入单元lc中。
[0057]散氧板If可以具有如图9中的K1和K2所指示的那样使该散氧板弯曲的形状。在 图9中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与每个散氧板的K1那侧碰撞的氧气被有效地引导至鼻孔,而 与每个散氧板的K2那侧碰撞的氧气被引导至口腔。
[0058]在图3的面罩la中,如图所示,大的开口 lh形成在与将要连接于患者的面部的那 部分相对的部分中,从而能够防止发生面罩la的内部填满由于患者的呼吸而产生的呼出 气而变得闷热的情况。优选地,开口 lh在当将面罩连接于患者时与患者的面部相对的面罩 面中开口。开口 lh在再呼吸方面是有效的,并且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诸如目视检查和口腔护 理的程序。
[0059]如图2D的剖视图中所示,向内的弯曲Π 形成在面罩将要与患者的面部连接的一 部分中。因此,防止了氧气通过相对于患者的连接部而漏出,并且维持面罩中的氧气浓度为 较高。
[0060] 如图2中的lj所示,用于胃管的通孔形成在面罩将要与患者的面部连接的那部分 中,能够防止氧气通过相对于患者的连接部而漏出。
[0061] 接下来,图4示出了在患者佩戴本发明的氧气面罩的情况下,由于呼吸引起的C02 浓度的测量结果。
[0062] 在图4中,纵坐标表示C02浓度,该纵坐标的单位是mmHg,而横坐标表示时间并且 指示患者的每次呼吸的C02浓度。
[0063] 在图4中,由虚线表示的矩形波形示出了在大致〇到40mmHg之间变化的C02浓度 的理想波形,而实线示出了由本发明的氧气面罩测量的C02浓度。可见,所测量的浓度与理 想波形基本一致。
[0064] 接下来,将参考图5来描述用于减少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的再呼吸的对策的效 果。
[0065] 在图5中,纵坐标表示C02浓度,纵坐标的单位是mmHg,而横坐标表示时间并且指 示患者的每次呼吸的C02浓度。可见,由于呼吸,氧气面罩中的C02浓度逐渐增加。
[0066] 接下来,将参考图6来描述减少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的再呼吸的效果。
[0067] 在图6中,纵坐标表示呼出气的C02浓度,而横坐标表示供应到氧气面罩中的氧气 的流量。
[0068] 在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中,当氧气流较慢时,呼出的C02被再呼吸,并且C02浓度 上升。
[0069] 通过对比,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形成有大的开口,从而可见,减小了由于再呼 吸引起的C02浓度的上升。
[0070] 接下来,在图7A至图7C中示出了在将氧气面罩从患者的面部脱离的情况下,本发 明的氧气面罩与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关于氧气面罩中的氧气浓度的变化的比较结果。
[0071] 图7A至图7C示出了氧气剂量是6升/分钟,潮气量是140CC/换气,并且呼吸率 是32次/分钟的测量的结果。
[0072] 图7A示出了在使氧气面罩在横向上脱离的情况下,关于移动距离测量氧气面罩 中的氧气浓度的测量的结果。
[0073] 可见,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与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相比,在横向移除的情况下 氧气浓度的减少较低。
[0074] 图7B示出了在使氧气面罩在竖直方向上脱离的情况下,关于移动距离测量氧气 面罩中的氧气浓度的测量的结果。
[0075]类似地,可见,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与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相比,在竖直移除 的情况下氧气浓度的减少较低。
[0076] 图7C示出了在使氧气面罩在高度方向上脱离的情况下,关于移动距离测量氧气 面罩中的氧气浓度的测量的结果。
[0077] 类似地,可见,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与现有技术的氧气面罩相比,在高度移除 的情况下氧气浓度的减少较低。
[0078] 综上,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氧气面罩中,无论本发明的氧气面罩相对于患者 的连接状态为何,都能够获得氧气面罩中的氧气浓度的变化是小的效果。
[0079] 尽管己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 该氧气面罩可以被构造成不使用散氧板、形成开口,并且将氧气管连接于面罩的侧面。在这 种情况下,没有获得由于散氧板的效果,但是氧气面罩可以具有医务人员能够更容易地进 行操作的构造。总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任何设计的更改。
[0080]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能够实现使呼出气被氧气稀释的程度减小的氧气面罩,从而 能够准确地测量呼出气的浓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氧气面罩,包括: _ 供氧单元以及连接于患者的鼻子外周或者鼻子和嘴的外周的连接单元,在该氧气面罩 中,供氧管从该氧气面罩的侧面连接于所述供氧单元,并且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外部空气 连通的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面罩,还包括: _ 呼出气引入单元,该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出气引入单元中;以及 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该呼出气浓度测量单元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 而且能够从该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面罩,还包括: _ 呼出气引入单元,所述氧气面罩中的呼出气被引入到该呼出气引入单元中;以及 采样管,该采样管能够连接于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的外侧而且能够从该呼出气引入单 元的外侧拆离。 _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面罩,其中,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包括再呼吸防止孔,用 于防止发生呼出气的再呼吸。 >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气面罩,其中,所述呼出气引入单元包括再呼吸防止孔,用 于防止发生呼出气的再呼吸。 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面罩,其中,所述氧气面罩的与患者相接触的那部分向 内弯曲。
【文档编号】A61M16/06GK104189985SQ20141034442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鹰取文彦, 山森伸二, 井上正行 申请人: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