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14302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细菌性肠炎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大黄10-50份,茯苓10-20份,延胡索5-20份,黄芪5-15份,徐长卿5-10份,百合5-15份,金银花5-15份,肉豆蔻1-10份,枸杞5-15份,薄荷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15份,麦冬0.2-9份,淫羊藿5.5-15份,干姜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细菌性肠炎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伴不同程度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甚至休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夏秋季较多,公共卫生欠佳地区好发。常与肠道感染包括肠道病毒(柯萨奇、埃可病毒)和其他病毒、细菌(如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肠念球菌)、肠阿米巴、寄生虫等;还与饮食不当、摄入过量不新鲜食物引起食物中毒;化学品和药物中毒;食物过敏有关。其中尤以细菌性肠炎最为多见。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0003]目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还有治疗成高、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抗生素对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以导致人体产生抗生素耐药性,且其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本发明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作用全面,临床效果好的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中医认为,肠炎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及脏腑而成,属于“肠辟、肠炎”范畴。《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下为飨泄,久为肠辟。”,《证治汇补》指出:“肠辟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肠炎也,故曰无疾不成泻,泻乃湿、热、食积三者”。在治疗上应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景岳全书》云:“凡治肠炎,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故本病辨证首辨寒、热、虚、实,临证当据腹痛、里急后重、泻色,并参合舌脉而辨。湿热型以腹痛、泻下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病机为湿热之邪侵入肠胃,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郁滞于大肠,经络受损,故下泻赤白脓血;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治则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0005]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细菌性肠炎化学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细菌性肠炎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大黄10-50份,茯苓10-20份,延胡索5-20份,黄芪5-15份,徐长卿5-10份,百合5-15份,金银花5-15份,肉豆蘧1-10份,枸杞5-15份,薄荷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15份,麦冬0.2-9份,淫羊藿5.5-15份,干姜6_9份,甘草
10-15份。
[0007]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以除积痹、散风寒、祛风湿、强筋骨为主要标准,药理学实验证实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合后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细菌感染效果。本发明对上述诸味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细菌性肠炎治疗效果的增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大黄30份,茯苓15份,延胡索15份,黄芪10份,徐长卿8份,百合10份,金银花10份,肉豆蘧6份,枸杞10份,薄荷12份,川芎12份,白芷10份,麦冬5.5份,淫羊藿10份,干姜8份,甘草12份。
[0008]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附子7份,香橼5份,没药9份。
[000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
[0010]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细菌性肠炎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细菌性肠炎时,显示出显著的抗炎镇痛、抗细菌感染活性。本发明药效实施例19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值(P <0.01 ),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且其对耳肿胀的降低效果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肠炎宁胶囊组也显著降低耳肿胀值(P < 0.05),但其抗炎效果明显不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药效实施例20显示,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时间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Ih和2h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个给药组的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均大于模型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并且高剂量组的潜伏期显著大于模型组(P < 0.05)。说明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够延长小鼠对热板刺激的添足反应潜伏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利福昔明胶囊组(P < 0.05)和肠炎宁胶囊组(lh,P < 0.05 ;2h, P < 0.01)也显著延长了小鼠添足反应的潜伏期,都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实施例22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大多数的肠道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这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于多种细菌引发的细菌性肠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感染性细菌性肠炎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更难能可贵的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用于细菌性肠炎感染治疗时靶点多,不易产生耐药性,显著优于现有临床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
[0011]总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细菌性肠炎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0012]I)与阳性对照药利福昔明胶囊或肠炎宁胶囊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成分不仅在抗炎和镇痛方面更为显著,这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在细菌性肠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细菌性肠炎的症状,还能延缓细菌性肠炎的发展,有助于细菌性肠炎患者的痊愈过程。
[0013]2)与当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特别是其对于肠道黏膜不产生任何破坏作用,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细菌性肠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0014]3)现有的抗生素药物在细菌性肠炎初期治疗效果尚可,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出现明显的药物耐受问题,其对于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下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含有多种药物组分,作用靶点众多,有效地解决了细菌性肠炎治疗药物的耐受问题,其对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不因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16]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0017]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散剂
[0018]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处方
[0019]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大黄10-50份,茯苓10-20份,延胡索5-20份,黄芪5-15份,徐长卿5-10份,百合5-15份,金银花5-15份,肉豆蘧1-10份,枸杞5-15份,薄荷9-15份,川芎9_15份,白芷5_15份,麦冬0.2-9份,淫羊藿5.5-15份,干姜6-9份,甘草10-15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川芎7份,香橼5份和没药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大黄30份,茯苓15份,延胡索15份,黄芪10份,徐长卿8份,百合10份,金银花10份,肉豆蘧6份,枸杞10份,薄荷12份,川芎12份,白芷10份,麦冬5.5份,淫羊藿10份,干姜8份,甘草12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附子7份,香橼5份和没药9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 剂。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细菌性肠炎药物中用途。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069473SQ201410345440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远征 申请人:陈远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