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6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合欢花25—30份,龟胶3—5份,红花8—10份,团叶槲蕨10—12份,姜黄5—8份,茜草12—15份,当归12—15份,郁金5—8份,瞿麦12—15份。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90%。
【专利说明】-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 -16天出现规律性的少量阴道出血, 出血持续2- 3日或数日,称为经间期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一般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 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蛋清样,或赤白带下。经期间出血的辩证,有肾阴虚、 湿热、血瘀等证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中医理论认为, 瘀血阻滞于胞络冲任之间,经间期阳气内动,与之相搏,脉络损伤,血不循经,血海失固而出 血。血色紫黯,夹有血块,瘀阻胞脉,故小腹疼痛拒按;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故情志抑郁,并 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的特效 药,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治标不治本,此病的广大患者亟需一种能够标本 兼治、无依懒性、无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化瘀止血"治疗原则,提供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 间期出血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 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 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合欢花25-30份,龟胶3-5份, 红花8-10份,团叶槲蕨10-12份,姜黄5- 8份,茜草12-15份,当归12-15份,郁金 5-8份,瞿麦12-1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 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 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 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 减压,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欢花具有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养血、滋阴肾的功效;采用的 龟胶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的功效;采用的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采用的团 叶槲蕨具有舒筋活络、补肾益精的功效;采用的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采 用的茜草具有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的功效;采用的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采用的郁金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的功效;采用的瞿麦具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的功效。 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血瘀证型经间 期出血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 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90%。
[0006]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7] 患者人员结构及治愈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血瘀证型经间期出血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 制剂:合欢花25-30份,龟胶3-5份,红花8-10份,团叶槲蕨10-12份,姜黄5-8份, 茜草12-15份,当归12-15份,郁金5- 8份,瞿麦12-15份。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225457SQ20141035488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孙丽 申请人:烟台瑞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