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91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是由下列药物制备而成的:全蝎、僵蚕、白附子、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荆芥、防风、蝉蜕、地龙、丝瓜络,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 药物。
[0002]

【背景技术】: 周围面神经炎是颜面部常见的神经疾病之一,俗称贝尔麻痹或面瘫。其特征是造成面 部肌肉运动功能伤失。此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目前 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 血、水肿而使神经发炎、变性,从而造成面瘫。也有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 起病骤急,发病前可能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在晨起时因不能含漱、饮水而发现,病变在茎乳 孔附近,表现为全部面瘫,患侧额皱消失,抬眉困难,睑裂增大,闭目不全,口角下垂并偏向 健侧,有漱口露水,不能鼓腮、吹起等功能障碍。
[0003] 临床上治疗周围面神经炎较为棘手,一般的治疗针灸或口服中成药,治标不治本, 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0004]


【发明内容】
: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可以有效治愈 周围面神经炎,且用药少,成本低廉。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 按比例制备而成的: 全蝎3-9份、僵蚕9-15份、白附子6-12份、当归9-15份、川芎6-12份、生地9-15份、 赤芍9-15份、荆芥6-12份、防风6-12份、蝉蜕6-12份、地龙9-15份、丝瓜络6-12份,上述 每份为1克。
[0006] 本发明的药物最佳重量配比为: 全蝎6份、僵蚕12份、白附子9份、当归12份、川;9份、生地12份、赤芍12份、荆芥 9份、防风9份、蝉蜕9份、地龙12份、丝瓜络9份,上述每份为1克。
[0007]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0008] 本发明的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 第二剂加水500晕升煎至200晕升。
[0009]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0] 中医认为:周围面神经炎应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为治疗原贝IJ。方中当归、川弯、生 地、赤芍养血活血;全蝎、僵蚕、白附子、荆芥、防风、蝉蜕、地龙、丝瓜络祛风通络;上述药物 配伍使用,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11] 本发明的药物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对周围面神经炎有很好的治 疗效果。
[0012] 为进一步证明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55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 观察。55例患者中,15天为一个疗程,显效3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4%,全 部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3] 疗效标准:显效:额纹已恢复,眼能闭合,但稍感松弛,鼻沟加深。有效:面部表情 肌运动有进步,但额纹及鼻唇沟未恢复。无效:病情无明显变化。
[0014] 表1治疗后统计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的: 全蝎3-9份、僵蚕9-15份、白附子6-12份、当归9-15份、川芎6-12份、生地9-15份、 赤芍9-15份、荆芥6-12份、防风6-12份、蝉蜕6-12份、地龙9-15份、丝瓜络6-12份,上述 每份为1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 制成的: 全蝎6份、僵蚕12份、白附子9份、当归12份、川弯9份、生地12份、赤芍12份、荆芥 9份、防风9份、蝉蜕9份、地龙12份、丝瓜络9份,上述每份为1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用于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 水煎服成汤剂口服。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4189306SQ20141035835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6日
【发明者】杨建平 申请人:杨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