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5~10份、北沙参10~20份、炙麻黄5~10份、杏仁3~5份、川贝母3~5份、炒白术5~10份、茯苓5~10份、枸杞子5~8份、红景天5~10份、甘草5~8份。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补肺益气、健脾胃效用,辅以消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调理,达到祛痰止咳,标本兼治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痰是指声门排出的喉以下部分各级气管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是生理性的, 也可能为病理性的,可能为粘液、脓液,也可能为两者的混合物。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时排出, 导致呼气不畅及呼吸困难,可能发展成肺气肿;咳嗽,反复咳嗽会使肺泡发生变化导致功能 低下;有些病人的痰还具有抗原性,可引发过敏性哮喘。西医主要采用物理和药物两种方式 进行祛痰,物理方法是采用吸痰管将痰液吸出,但过程给病人带来极大不适,有可能造成呼 吸系统的物理损伤,且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氯化铵等药物进行治疗, 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且效果不佳,仅能暂时控制,不能根治。
[0003]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 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 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 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通过补肺益气、健 脾胃能从根本上解决痰多的问题,达到祛痰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的补肺益气、健脾胃效用, 辅以消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调理,达到祛痰止咳,标本兼治的效果。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 5?10份、北沙参10?20份、炙麻黄5?10份、杏仁3?5份、川贝母3?5份、炒白术 5?10份、获考 :5?10份、枸杞子5?8份、红景天5?10份、甘草5?8份。
[0006] 进一步优选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6份、北沙参15份、炙麻 黄6份、杏仁3份、川贝母3份、炒白术8份、茯苓6份、枸杞子5份、红景天9份、甘草7份。
[0007]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放入砂锅里,然后加入饮用水,液面在药材 之上3?4cm,浸泡20?30分钟后,第一次中火煎煮20分钟后,倒出药液作为头煎药,然 后,再加温水适量,进行第二次中火煎煮30分钟,倒出药液,作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药混 合在一起,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
[0008] 药理分析:
[0009] 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小便不利。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用于治疗慢性咳嗽气喘。为本发明配方中的君药。 [0010] 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鉴于其滋 阴润肺的效果,与紫菀一起作为本发明中的君药。
[0011] 炙麻黄: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 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
[0012] 杏仁: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 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
[0013] 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 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0014] 灸麻黄、杏仁和川贝母,是一组补肺益气、止咳平喘之要药,兼具清热解毒,疏气解 郁之效。痰多的患者往往伴有久咳不止和呼吸不畅、心胸郁结,故本组药物选用为本发明配 方中的臣药。
[0015] 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可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气虚自汗,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湿痹酸痛及胎动不安。现代药 理研究报道,白术有保肝利胆、抗胃溃疡、利尿、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镇静、降压、降糖、抗 凝、抗病原微生物、安胎、强壮等作用。
[0016]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主 治食少脘痞,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遗精尿浊等。现代药理研 究报道,茯苓有免疫增强、抗肿瘤、利尿、镇静、提升白细胞、强心、抗衰老、保护胃肠、保肝和 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0017] 白术与茯苓,传统上同为健脾补虚、和胃利湿之要药,药理研究也证明二者功效相 近。痰多因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本发明配方中二药共用,其 健脾和胃、利湿解毒、安神宁心等功效得以加强,为本发明配方中的臣药。
[0018]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功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现代药 理研究报道,枸杞子具有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衰老、保肝、促进机体损伤修复、 促进造血功能、保护内分泌腺体、保护视网膜、增强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0019] 红景天:改善睡眠、生血活血、抗脑缺氧、抗疲劳、活血止血、清肺止咳、化淤消肿、 解热退烧、滋补元气等功效;外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烧烫伤。
[0020] 枸杞子和红景天这是一组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兼有养肺润脾、生血活血等功效,滋 养机体为其长,培补机体的基础,故在本发明配方中属佐药。
[0021]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 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用于此处是 取其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作用,同时,寓清于补,以平衡本配方,是该方中的反佐药。
[0022] 本发明纯属中药制剂,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能够通过中药的补 肺益气、健脾胃效用,辅以消炎抗菌、提高免疫力的调理,达到祛痰止咳,标本兼治的效果。
[0023] 疗效判断:
[0024] 治愈:症状消失、无咳喘现象、痰量正常、食欲大增、精神状态良好;
[0025] 好转:症状基本消失、痰量减少、精神好转;
[0026] 无效:诸症无改善。
[0027] 治疗结果:治疗541名患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服用3个疗程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每 日一剂,分三次口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痊愈482例,占89. 1%,好转37例,占6. 8%,无效 22 例,占 4. 1%。
[0028] 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9] 病例1 :刘某,男,60岁,常感到咽部痰多,痰黏稠不易咳出,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 方1个疗程后好转,2个疗程后痊愈。
[0030] 病例2:范某某,女,56岁,痰为白色稀水样,量多易出,伴有身重、倦乏感。服用本 发明的中药配方2个疗程后好转,3个疗程后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
[0032] -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6份、北沙参 15份、炎麻黄6份、杏仁3份、川贝母3份、炒白术8份、获考:6份、枸杞子5份、红景天9份、 甘草7份。
[0033]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0034] 实施例2 :
[0035] -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5份、北沙参 20份、炎麻黄5份、杏仁4份、川贝母5份、炒白术10份、获考 :5份、枸杞子8份、红景天5 份、甘草8份。
[0036]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0037] 实施例3 :
[0038] -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菀10份、北沙 参10份、炙麻黄10份、杏仁5份、川贝母4份、炒白术5份、茯苓10份、枸杞子6份、红景天 10份、甘草5份。
[0039] 服用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然后一起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口服。
【权利要求】
1. 一种祛痰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紫菀5?10 份、北沙参10?20份、炙麻黄5?10份、杏仁3?5份、川贝母3?5份、炒白术5?10 份、获考 :5?10份、枸杞子5?8份、红景天5?10份、甘草5?8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痰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 成:紫菀6份、北沙参15份、炙麻黄6份、杏仁3份、川贝母3份、炒白术8份、茯苓6份、枸 杞子5份、红景天9份、甘草7份。
【文档编号】A61K36/8966GK104147334SQ20141040923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孙淑芬 申请人:孙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