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40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其原料及重量组份分别是;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所述中药制剂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症状。
【专利说明】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气虚发热是由于“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阴火:离位的相火)而发热。上午阳气初生而未盛,故以上午常见,且劳则气耗,故劳倦则复发或加重;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则饮食乏味,声低气短。脾主四肢,气虚则肢体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则恶风、自汗。舌质淡舌苔薄,边尖齿痕,脉大无力,皆属气虚之象;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气虚发热症状。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重量组份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配伍合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
[0006]适应症:脾胃气虚致气虚发热。
[0007]为达到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功效,本发明选择原料药材当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脾胃气虚致气虚发热。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0008]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留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0009]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10]升麻:气微,味微苦而涩。【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0011]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0012]当归:【化学成分】含基本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性味归经】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0013]炙黄芪: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一般与党参等合并使用,主要用于补气之用。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0014]陈皮:陈皮含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nobiletin)约O。15%.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主治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15]炙甘草:有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抗酸、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镇咳、祛痰、抗炎,抗过敏作用。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赢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0016]桂枝:【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0017]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0018]干姜:【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0019]细辛:【归经】: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性味】味辛;性温;小毒。【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治】: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0020]五味子:具有消炎,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赢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0021]射干:味苦、性寒、微毒。功能主治: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
[0022]紫苏叶:【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辣。.《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0023]冬花: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气味虽温,润而不燥,则温热之邪,郁于肺经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咳嗽,皆可应用。特别是肺虚久咳不止,最为适用;【性味】:味辛、性温。【功效】:化痰止咳。有镇咳下气,润肺祛痰的功能。【主治】:咳嗽,气喘,肺痿,咳吐痰血等症
[0024]麻黄: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0025]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0026]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0027]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0028]本发明所述中药治剂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导致的气虚发热。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有关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报道以及应用。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外用中药制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29]具体实施方法
[0030]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其原料及重量组分分别是: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
[0031]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0032]步骤二)、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0033]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虚发热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组分分别是;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步骤一)称取原料药材党参20份、白术20份、升麻10份、柴胡15份、当归20份、炙黄芪40份、陈皮10份、炎甘草10份、桂枝20份、白苟40份、干姜10份、细辛10份、五味子10份、射干10份、紫苏叶10份、冬花10份、麻黄15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 步骤二 )、把步骤一)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加入冰糖混合,获得中药制剂; 步骤三)、把步骤二)所获中药制剂进行密封包装,获得商品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225523SQ20141043661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孙广军 申请人:孙广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