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13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白鲜皮20-30克、木槿皮10-20克、苍术10-20克、丁香20-30克、蛇床子10-20克、刺蒺藜10-20克、藿香10-20克、硫磺粉10-20克、白芨10-20克、葛根8-15克、川椒8-12克、密陀僧8-12克、蝉蜕8-12克。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痛,敛疮止痒之功,用于治疗手足癣具有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为 手癣、足癣,中医称手癣为"鹅掌风",足癣俗称"烂脚丫"。手足癣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 病,患者好发于手足部、足底部、手足侧,多见于趾缝,有时可延及手足背,常见患处瘙痒、疼 痛、渗出、脱皮等症状。
[0003] 手足癣作为一种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该病常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瘙痒难忍,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虽然目前临床治疗手足癣的方法很多,但能真正被 患者接受和依从的却不多。大多口服抗真菌药疗效不错,但价格昂贵并具有一定副作用,使 得部分患者望而却步,而现有外用药膏又疗效不明显,难以奏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手足癣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确切、方 法简单、价格低廉、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06] 白鲜皮20-30克、木槿皮10-20克、苍术10-20克、丁香20-30克、蛇床子10-20克、 刺蒺藜10-20克、藿香10-20克、硫磺粉10-20克、白芨10-20克、葛根8-15克、川椒8-12 克、密陀僧8-12克、蝉蜕8-12克。
[0007]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8]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09] 白鲜皮20克、木槿皮10克、苍术10克、丁香20克、蛇床子10克、刺蒺藜10克、藿 香10克、硫磺粉10克、白芨10克、葛根8克、川椒8克、密陀僧8克、蝉蜕8克。
[0010]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12] 白鲜皮25克、木槿皮15克、苍术15克、丁香25克、蛇床子15克、刺蒺藜15克、藿 香15克、硫磺粉15克、白芨15克、葛根12克、川椒10克、密陀僧10克、蝉蜕10克。
[0013]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
[0015] 白鲜皮30克、木槿皮20克、苍术20克、丁香30克、蛇床子20克、刺蒺藜20克、藿 香20克、硫磺粉20克、白芨20克、葛根15克、川椒12克、密陀僧12克、蝉蜕12克。
[0016]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加2L米醋浸泡 30分钟,煎煮40分钟,再浸泡24小时,滤渣取液,每日早晚浸泡手足患处半小时,14天为1 个疗程。糜烂性浸泡后外擦滑石粉以保持干燥;鳞屑角化型浸泡后外用凡士林软膏,保持皮 肤湿润,防止皮肤发生皲裂。
[0017]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8] 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之功效。
[0019] 木槿皮,味甘、苦,性微寒;归大肠、肝、心、肺经。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之功效。
[0020]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除湿之功效。
[0021]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效。
[0022] 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脾、肾经。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之功效。
[0023] 刺蒺藜,味苦,性温;归肝、肺二经。具有平肝散风,催生下乳,明目行血之功效。
[0024]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之功效。
[0025] 硫磺粉,味酸,性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壮阳通便之功效。
[0026] 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
[0027]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疫,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 功效。
[0028] 川椒,味辛、温;入脾、肾经。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驱虫健胃,利尿消肿之功效。
[0029] 密陀僧,味咸、辛,性平;归肝、脾经,具有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之功效。
[0030]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之功 效。
[0031] 中医认为,卫气津液博结,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失调。手癣多由足癣感染而成。 足癣是因角质层厚,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真菌生长繁殖而引起, 使用公共拖鞋、浴池、脸盆等亦可互相感染。
[0032]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白鲜皮、苍术、藿香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解表化湿;木槿皮、 丁香、蛇床子、川椒可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刺蒺藜、硫磺粉可平肝疏风,解毒杀 虫,行气活血;白芨、密陀僧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杀虫防腐;葛根、蝉蜕可解肌退热,头发 麻疹,熄风止痉。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养血疗癣之功效,药物可直 接作用于患处,有效抑制和杀灭真菌,促使皮肤尽快恢复正常。经临床应用发现,本发明药 物用于治疗手足癣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且不易复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0033]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84例手足癣门诊患 者进行临床试验,患者均有瘙痒、皮损发生于手、足,变现为红斑、丘疹、水疱、鳞屑。84例患 者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9-61岁,病程1-42周。积分法评分:瘙痒程度:1分(轻)、2 分(中)、3分(重);病损范围:单只手、足各评1分,病损严重程度:1分(轻)、2分(中)、 3分(重)。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 病型、皮损数量等基本情况上无显著性差异(P >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34] 治疗方法:
[0035]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加2L米醋浸泡 30分钟,煎煮40分钟,再浸泡24小时,滤渣取液,每日早晚浸泡手足患处半小时,14天为1 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适量1 %联苯卡唑乳膏涂抹患处,每天2次,2周为1个疗程。糜烂性患 者浸泡后外擦滑石粉以保持干燥;鳞屑角化型患者浸泡后外用凡士林软膏,保持皮肤湿润, 防止皮肤发生皲裂。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浴具,不使用对手足癣有影响的 其他药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0036] 疗效标准:
[0037]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定:
[0038] 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皮肤红润,柔软如新,真菌镜检查1次/ 周,连续2次阴性;
[0039] 显效:患者皮损消退> 75%,批复干燥,无明显自觉症状,连续2周真菌镜检查显 阴性;
[0040] 有效:患者瘙痒症状有所改善,皮损消退< 50%,真菌镜检查2次,1次显阳性;
[0041] 无效:患者自觉瘙痒、皮损消退< 30%,真菌镜检查显阳性。
[0042] 疗效结果:
[0043] 1.临床疗效比较:
[0044] 治疗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8例,好转2例,无效5例,有效率85. 3 %,对照组 痊愈4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11例,有效率67. 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〇. 05)。详解结果见表1。
[0045]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0046]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 料组成: 白鲜皮20-30克、木槿皮10-20克、苍术10-20克、丁香20-30克、蛇床子10-20克、刺 蒺藜10-20克、藿香10-20克、硫磺粉10-20克、白芨10-20克、葛根8-15克、川椒8-12克、 密陀僧8-12克、蝉蜕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白鲜皮20克、木槿皮10克、苍术10克、丁香20克、蛇床子10克、刺蒺藜10克、藿香10 克、硫磺粉10克、白芨10克、葛根8克、川椒8克、密陀僧8克、蝉蜕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白鲜皮25克、木槿皮15克、苍术15克、丁香25克、蛇床子15克、刺蒺藜15克、藿香15 克、硫磺粉15克、白芨15克、葛根12克、川椒10克、密陀僧10克、蝉蜕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 料组成: 白鲜皮30克、木槿皮20克、苍术20克、丁香30克、蛇床子20克、刺蒺藜20克、藿香20 克、硫磺粉20克、白芨20克、葛根15克、川椒12克、密陀僧12克、蝉蜕12克。
【文档编号】A61K33/24GK104208433SQ201410448217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刘丽霞, 孙玉萍 申请人:刘丽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