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29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属于按摩床领域。本发明包括床体框架、床板、抬背装置、屈腿装置、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床板为可纵向弯曲的帘状结构;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按摩滚轮、横梁、支架、底座、垂直升降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抬背装置包括抬背支架、抬背转轴、牵引绳、滑轮和抬背拉杆;屈腿装置包括屈腿滑动支架、屈腿滑块、导轨支架、屈腿导轨和电动推拉机构。本发明利用比现有护理床更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抬背屈腿功能,大大降低了护理床的制造成本;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滚动式按摩,使患者的躺姿进行多种变化,尤其适用于瘫痪病人,降低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病人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病人护理床包括床架、支撑在床架上的床面板,床面板通常为固定的一块板,病人卧床时长时间只能处于同一体位,即平躺的状态,这样容易产生褥疮等病症,而且会引起病人的身体功能退化,同时还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
[0003]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新型的护理床,其能够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家庭成员后顾之忧。目前,该类新型护理床大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摇式,另一种是电动式,上述两种护理床基本上具有以下功能:1)靠背能够升降设置,实现患者坐躺调节;2)腿部能够升降设置,实现患者腿部的屈伸调节;3)床体能够升降设置,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
[0004]随着人们寿命的不断提高,社会上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对护理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老人的更多关注,功能性的护理床越来越多,给老人的生活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种种方便。
[0005]但是,目前的护理床大多采用电动或手动方式通过传动链驱动床板的相应部分运动,使人体处于坐、躺、卧等姿势;也有采用伺服电机经减速器减速增矩后驱动连杆机构,带动床板的相应部分运动,实现卧床者体位的变换。上述两种结构的护理床一般都存在以下缺陷:
[0006](I)采用链传动或连杆机构,床体运动噪声大,且多块床板均通过铰链连接,一段时间不使用后,在转动时也会发出较大的噪音;
[0007](2)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由于伺服电机的价格较高,造成电动护理床成本过高,难以推广;
[0008](3)传动结构相对复杂,易出现故障,且故障维修不便;
[0009](4)抬背弯曲点与屈腿弯曲点距离一定,难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易出现抬背位置较舒适时,而屈腿位置过远或过近,导致无法完全屈腿或对大腿支撑减少而不适的情况。
[0010]此外,对于瘫痪病人,其通常都没有自理能力,并需要长期躺卧在床。长期躺卧容易使皮肤受压,皮下组织及肌肉缺血坏死,形成褥疮。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推动静脉回流、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避免形成褥疮,因此,完全瘫痪的病人应当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帮助实施肢体被动运动和肌肉按摩,一般每次需要10?20分钟,每日2?3次,这样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劳动强度。为了降低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在护理床上安装按摩装置,利用按摩装置代替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按摩,对背部、腰部、腿部酸痛麻木的肌肉施以牵引、挤压、揉捏等全身按摩,对肌肉产生柔和刺激,并对重点部位进行来回反复按摩,从而恢复肌肉的纤维弹性,加速血液循环速度,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均衡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促进人体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11]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病人护理床结构复杂、躺姿变化舒适度低,且现有护理按摩床功能不完善、按摩舒适度差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比现有护理床更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抬背屈腿功能,且操作简单、舒适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床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滚动式按摩,按摩舒适度高,可使患者的躺姿进行多种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尤其适用于无法自理的瘫痪病人,降低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0013]2.技术方案
[001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5]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包括床体框架、床板、设于床体框架上的抬背装置、屈腿装置和设于床板下方的前滚动按摩装置、后滚动按摩装置,其中:
[0016]所述的床板为可纵向弯曲的帘状结构;
[0017]所述的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按摩滚轮、横梁、支架、底座、垂直升降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的按摩滚轮安装于横梁的两端,所述的横梁安装于垂直升降机构上,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支架上,用于推动横梁上升运动;所述的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的下方,用于驱动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沿床体框架长度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前滚动按摩装置安装于床体框架的床头部分,用于患者上半身按摩和带动抬背装置抬起或降下;所述的后滚动按摩装置安装于床体框架的床尾部分,用于患者下半身按摩和改变患者腿部姿势;
[0018]所述的抬背装置包括抬背支架、抬背转轴、牵引绳、滑轮和抬背拉杆,所述的抬背支架通过抬背转轴铰接于床体框架上,所述的牵引绳的一端与抬背支架上的杠杆臂相连接,所述的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设于床体框架上的滑轮并与抬背拉杆相连接,所述的抬背拉杆位于滑轮的上方;所述的横梁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抬背拉杆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横梁上升带动抬背拉杆拉动抬背支架绕抬背转轴抬起;所述的抬背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上床板支架;所述的床板的一端铺设于抬背支架上,且与抬背支架相连接;
[0019]所述的屈腿装置包括屈腿滑动支架、屈腿滑块、导轨支架、屈腿导轨和电动推拉机构,所述的导轨支架安装于床体框架上,所述的屈腿导轨固定于导轨支架上,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通过屈腿滑块与屈腿导轨相配合,所述的电动推拉机构与屈腿滑动支架相连接,用于带动屈腿滑动支架沿屈腿导轨的方向前后滑移;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下床板支架;所述的床板的另一端铺设于屈腿滑动支架上。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动推拉机构包括屈腿电机、屈腿传动杆、第一屈腿带轮、第二屈腿带轮和同步带,所述的屈腿传动杆通过轴承座安装于床体框架上,所述的第一屈腿带轮固定于屈腿传动杆上,所述的第二屈腿带轮安装于屈腿导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屈腿带轮和第二屈腿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的同步带与屈腿滑动支架相固连;所述的屈腿电机与屈腿传动杆相连接。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屈腿电机与屈腿传动杆采用带传动相连接,所述的屈腿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的屈腿传动杆上固定有从动带轮,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相连,所述的屈腿电机安装于床体框架上。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导向套、与导向套相配合的导柱和电动推杆,所述的导柱固定于横梁的下方,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于底座上,且电动推杆的移动杆位于横梁的下方,用于推顶横梁使其上升。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滑块、导轨、电机支架、驱动电机、联轴器、齿轮和齿条,所述的滑块安装于底座的下方,并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导轨固定于床体框架上;所述的电机支架固定于底座的下方,所述的驱动电机和齿轮安装于电机支架上,且驱动电机和齿轮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齿条固定于床体框架上,并与齿轮相啮合。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的两侧分别沿着床体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流利条。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流利条的上平面与上床板支架的上平面相平齐。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滑滚轮。
[002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床体框架的4个底脚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
[002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屈腿电机、电动推杆和驱动电机相连接。
[0029]3.有益效果
[0030]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31](I)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利用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实现对患者全身的滚动按摩;利用前滚动按摩装置垂直升降控制抬背支架抬起或降下,完成抬背坐起动作;利用后滚动按摩装置推顶患者腿部床板上升或降下,完成腿部抬起等姿势变化;利用电动推拉机构控制屈腿滑动支架伸出或缩回,完成患者腿部屈伸动作;采用比现有护理床更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抬背屈腿功能,且操作简单、舒适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床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滚动式按摩,按摩舒适度高,可使患者的躺姿进行多种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尤其适用于无法自理的瘫痪病人,降低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0032](2)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屈腿传动杆通过轴承座安装于床体框架上,第一屈腿带轮固定于屈腿传动杆上,第二屈腿带轮安装于屈腿导轨的下方,第一屈腿带轮和第二屈腿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与屈腿滑动支架相固连;屈腿电机与屈腿传动杆相连接,电动推拉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控制方便,屈腿动作无噪音,且可以利用床体结构适应患者身高,在不改变患者躺卧位置的情况下,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屈腿动作,舒适度高;
[0033](3)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屈腿电机与屈腿传动杆采用带传动相连接,屈腿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屈腿传动杆上固定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相连,屈腿电机安装于床体框架上,采用带传动,传动平稳、维护方便、无需润滑、运转噪声低;
[0034](4)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导向套、与导向套相配合的导柱和电动推杆,导柱固定于横梁的下方,电动推杆固定于底座上,且电动推杆的移动杆位于横梁的下方,用于推顶横梁使其上升,利用导向套与导柱实现导向,结构简单、导向平稳,电动推杆运行噪音小、推力大、且便于控制;按摩滚轮在垂直升降机构的推动下实现床垫隆起或降下,对于某些难以按摩到的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并对瘫痪病人的身体起到一定的舒展作用,利于身体血液流通,防止形成褥疮;
[0035](5)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直线驱动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沿着病人床的长度方向移动,机动灵活,移动位置便于控制,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腰部和腿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并且,结合前后滚动按摩装置的上升与下降,实现了波浪式滚动按摩,与传统按摩方式相比,按摩效果更好,按摩舒适度更高;
[0036](6)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屈腿滑动支架的两侧分别沿着床体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流利条,屈腿滑动支架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滑滚轮,使屈腿滑动支架在床板下方移动更加顺畅,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轻了屈腿动作阻力,降低了屈腿电机的能耗,同时延长了屈腿电机的寿命;其流利条的上平面与上床板支架的上平面相平齐,使床板铺设平整,提高了病人躺卧舒适度;
[0037](7)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屈腿电机、电动推杆和驱动电机相连接,实现了按摩床的智能化控制,便于患者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按摩床完成相应的动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平躺按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抬背坐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抬背屈腿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发明中的屈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发明中的前滚动按摩装置和后滚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为本发明中的床板在平躺按摩状态时的示意图;
[0044]图7为本发明中的床板在抬背坐起状态时的示意图;
[0045]图8为本发明中的床板在抬背屈腿状态时的示意图。
[0046]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47]1、床体框架;2、导轨;3、齿条;4、牵引绳;5、同步带;6、万向轮;7、输出轴;8、屈腿电机;9、抬背拉杆;10、屈腿传动杆;11、滑轮;12、抬背支架;13、前滚动按摩装置;14、屈腿滑动支架;15、屈腿滑块;16、抬背转轴;17、流利条;18、上床板支架;19、导轨支架;20、后滚动按摩装置;21、下床板支架;22、导滑滚轮;23、轴承座;24、传动带;25、从动带轮;26、第一屈腿带轮;27、第二屈腿带轮;28、滑块;29、底座;30、支架;31、电动推杆;32、导向套;33、导柱;34、按摩滚轮;35、横梁;36、凹槽;37、齿轮;38、电机支架;39、联轴器;4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0049]实施例
[0050]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利用电动控制按摩床实现抬背屈腿功能,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表示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的平躺按摩、抬背坐起和抬背屈腿三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包括床体框架1、床板、设于床体框架I上的抬背装置、屈腿装置和设于床板下方的前滚动按摩装置13、后滚动按摩装置20,其中:
[0051]床板为可纵向弯曲的帘状结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床板由轻质木板条制成,该木板条的长度与按摩床的宽度相适应,若干根木板条由软质材料连接成帘状床板,该软质材料可以为布条、编织绳等。
[0052]本实施例中的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的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均包括按摩滚轮34、横梁35、支架30、底座29、垂直升降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按摩滚轮34为聚氨酯轮,按摩舒适度高,按摩滚轮34安装于横梁35的两端,具体地,在横梁35的一侧固定有一根水平直杆,在该直杆的两端分别利用一段光杆连接一个按摩滚轮34 ;横梁35安装于垂直升降机构上,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支架30上,用于推动横梁35上升运动;支架30固定于底座29上,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29的下方,用于驱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沿床体框架I长度方向往复直线运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安装于床体框架I的床头部分,用于患者上半身按摩和带动抬背装置抬起或降下;后滚动按摩装置20安装于床体框架I的床尾部分,用于患者下半身按摩和改变患者腿部姿势。本实施例中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30上的导向套32、与导向套32相配合的导柱33和电动推杆31,导柱33固定于横梁35的下方,电动推杆31固定于底座29上,且电动推杆31的移动杆位于横梁35的下方,用于推顶横梁35使其上升,利用导向套32与导柱33实现导向,结构简单、导向平稳,电动推杆31运行噪音小、推力大、且便于控制;按摩滚轮34在垂直升降机构的推动下实现床垫隆起或降下,对于某些难以按摩到的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效果,并对瘫痪病人的身体起到一定的舒展作用,利于身体血液流通,防止形成褥疮。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滑块28、导轨2、电机支架38、驱动电机40、联轴器39、齿轮37和齿条3,滑块28安装于底座29的下方,并与导轨2滑动配合,具体为,底座29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两个滑块28,并分别与安装于床体框架I左右两侧的两根导轨2相配合;电机支架38固定于底座29的下方,驱动电机40和齿轮37安装于电机支架38上,且驱动电机40和齿轮37通过联轴器39相连接;齿条3固定于床体框架I上,并与齿轮37相卩齿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机支架38由三块竖板和一块横板围成“m”形支架,并通过横板固定于底座29的下部,相邻两块竖板之间分别安装驱动电机40和齿轮37,且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与齿轮37的齿轮轴之间通过联轴器39相连接;直线驱动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沿着病人床的长度方向移动,机动灵活,移动位置便于控制,可以对患者的背部、腰部和腿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并且,结合前后滚动按摩装置的上升与下降,实现了波浪式滚动按摩,与传统按摩方式相比,按摩效果更好,按摩舒适度更高。
[0053]抬背装置包括抬背支架12、抬背转轴16、牵引绳4、滑轮11和抬背拉杆9,抬背支架12由分置于床体框架I两侧的护栏和由护栏的一根竖杆向下延伸出的杠杆臂组成,抬背支架12通过抬背转轴16铰接于床体框架I上,且铰接点位于正常人体平躺时臀部所在位置附近,牵引绳4的一端与抬背支架12上的杠杆臂相连接,牵引绳4的另一端绕过设于床体框架I上的滑轮11并与抬背拉杆9相连接,抬背拉杆9位于滑轮11的上方;横梁35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抬背拉杆9相配合的凹槽36(如图5所示),横梁35上升带动抬背拉杆9拉动抬背支架12绕抬背转轴16抬起,具体的抬背动作为:移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到抬背拉杆9的下方,使横梁34上的凹槽36位于抬背拉杆9的正下方,电动推杆31推动横梁35上升进而使抬背拉杆9上升,此时,抬背拉杆9拉动牵引绳4,使抬背支架12绕抬背转轴16旋转抬起;电动推杆31降下,抬背支架12在患者的自重下缓慢降下,恢复平躺状态;滑轮11用于改变牵引绳4的方向。抬背支架12的下方还设置有上床板支架18,用于支撑床板及降下的抬背支架12 ;床板的一端铺设于抬背支架12上,且与抬背支架12相连接,确保抬背支架12抬起时而床板不至于滑落。
[0054]屈腿装置包括屈腿滑动支架14、屈腿滑块15、导轨支架19、屈腿导轨和电动推拉机构,导轨支架19安装于床体框架I上,屈腿导轨固定于导轨支架19上,屈腿滑动支架14通过屈腿滑块15与屈腿导轨相配合,电动推拉机构与屈腿滑动支架14相连接,用于带动屈腿滑动支架14沿屈腿导轨的方向前后滑移,当屈腿滑动支架14伸出时,腿部床板位于水平位置,可用于平躺,当屈腿滑动支架14收缩时,腿部床板下降,可用于屈腿坐起;屈腿滑动支架14的下方还设置有下床板支架21,用于支撑屈腿下降后的床板,该腿部床板铺设于屈腿滑动支架14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动推拉机构包括屈腿电机8、屈腿传动杆
10、第一屈腿带轮26、第二屈腿带轮27和同步带5,屈腿传动杆10通过轴承座23安装于床体框架I上,第一屈腿带轮26固定于屈腿传动杆10上,第二屈腿带轮27安装于屈腿导轨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上床板支架18和导轨支架19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一段光轴,第二屈腿带轮27安装于该光轴上,第一屈腿带轮26和第二屈腿带轮27通过同步带5连接,同步带5与屈腿滑动支架14相固连;屈腿电机8与屈腿传动杆1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电动推拉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控制方便,屈腿动作无噪音,且可以利用床体结构适应患者身高,在不改变患者躺卧位置的情况下,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屈腿动作,舒适度高,即可以方便地控制屈腿滑动支架14移动到人体膝关节处,避免了因个人身高不同而需要移动身体来适应护理床。在本实施例中,屈腿电机8与屈腿传动杆10采用带传动相连接,屈腿电机8的输出轴7上固定有主动带轮,屈腿传动杆10上固定有从动带轮25,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25通过传动带24相连,屈腿电机8安装于床体框架I上,采用带传动,传动平稳、维护方便、无需润滑、运转噪声低。另外,为了使屈腿滑动支架14在床板下方移动更加顺畅,屈腿滑动支架14的两侧分别沿着床体框架I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流利条17,屈腿滑动支架14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滑滚轮22,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轻了屈腿动作阻力,降低了屈腿电机8的能耗,同时延长了屈腿电机8的寿命。流利条17的上平面与上床板支架18的上平面相平齐,使床板铺设平整,提高了病人躺卧舒适度。
[0055]此外,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床体框架I的4个底脚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6,方便了病人按摩床的搬运及病人的转运。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屈腿电机8、电动推杆31和驱动电机40相连接,实现了按摩床的智能化控制,便于患者根据自身需求控制按摩床完成相应的动作,主要动作包括:(I)控制器控制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的驱动电机40旋转,利用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沿床体框架I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同时控制电动推杆31往复上升和下降,在床板上形成按摩隆起,实现患者全身波浪式滚动按摩(如图6所示),当然,也可以单独控制一个滚动按摩装置完成同一位置的长时间按摩,对患者的身体起到一定的舒展作用,有利于身体血液流通,防止形成褥疮;(2)控制器控制前滚动按摩装置13的驱动电机40旋转,使前滚动按摩装置13移动到抬背拉杆9的下方,同时控制电动推杆31上升顶起抬背拉杆9,使抬背拉杆9拉动抬背支架12绕抬背转轴16转动抬起,实现患者的背部抬起;(3)在患者背部抬起状态,控制器控制后滚动按摩装直20移动到患者的膝关节位置,并控制电动推杆31上升,使患者膝盖部位抬起一定高度,在床板上形成膝部隆起(如图8所示),使患者的大腿到臀部处于一个相对凹陷的位置上,同时,控制器控制屈腿电机8旋转,使屈腿滑动支架14在同步带5的作用下收缩至上床板支架18的位置处,使患者腿部的床板下滑到下床板支架21上,完成患者腿部弯曲坐起,避免了患者在抬背坐起时顺势滑出床面,造成摔伤;(4)在患者平躺或背部抬起状态,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40带动后滚动按摩装置20移动到患者的腿部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后滚动按摩装置20的电动推杆31上升,使患者腿部位置的床板抬起,在床板上形成腿部隆起(如图7所示),协助患者完成向上抬腿动作,帮助患者实现腿部肌肉和关节活动,实现患者的康复训练。
[0056]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利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实现对患者全身的滚动按摩;利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垂直升降控制抬背支架12抬起或降下,完成抬背坐起动作;利用后滚动按摩装置20推顶患者腿部床板上升或降下,完成腿部抬起等姿势变化;利用电动推拉机构控制屈腿滑动支架14伸出或缩回,完成患者腿部屈伸动作;采用比现有护理床更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抬背屈腿功能,且操作简单、舒适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床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滚动式按摩,按摩舒适度高,可使患者的躺姿进行多种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尤其适用于无法自理的瘫痪病人,降低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0057]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包括床体框架(I)、床板、设于床体框架(I)上的抬背装置、屈腿装置和设于床板下方的前滚动按摩装置(13)、后滚动按摩装置(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床板为可纵向弯曲的帘状结构; 所述的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按摩滚轮(34)、横梁(35)、支架(30)、底座(29)、垂直升降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的按摩滚轮(34)安装于横梁(35)的两端,所述的横梁(35)安装于垂直升降机构上,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支架(30)上,用于推动横梁(35)上升运动;所述的支架(30)固定于底座(29)上,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底座(29)的下方,用于驱动前滚动按摩装置(13)和后滚动按摩装置(20)沿床体框架(I)长度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前滚动按摩装置(13)安装于床体框架(I)的床头部分,用于患者上半身按摩和带动抬背装置抬起或降下;所述的后滚动按摩装置(20)安装于床体框架(I)的床尾部分,用于患者下半身按摩和改变患者腿部姿势; 所述的抬背装置包括抬背支架(12)、抬背转轴(16)、牵引绳(4)、滑轮(11)和抬背拉杆(9),所述的抬背支架(12)通过抬背转轴(16)铰接于床体框架(I)上,所述的牵引绳(4)的一端与抬背支架(12)上的杠杆臂相连接,所述的牵引绳(4)的另一端绕过设于床体框架(I)上的滑轮(11)并与抬背拉杆(9)相连接,所述的抬背拉杆(9)位于滑轮(11)的上方;所述的横梁(35)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抬背拉杆(9)相配合的凹槽(36),所述的横梁(35)上升带动抬背拉杆(9)拉动抬背支架(12)绕抬背转轴(16)抬起;所述的抬背支架(12)的下方还设置有上床板支架(18);所述的床板的一端铺设于抬背支架(12)上,且与抬背支架(12)相连接; 所述的屈腿装置包括屈腿滑动支架(14)、屈腿滑块(15)、导轨支架(19)、屈腿导轨和电动推拉机构,所述的导轨支架(19)安装于床体框架(I)上,所述的屈腿导轨固定于导轨支架(19)上,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14)通过屈腿滑块(15)与屈腿导轨相配合,所述的电动推拉机构与屈腿滑动支架(14)相连接,用于带动屈腿滑动支架(14)沿屈腿导轨的方向前后滑移;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14)的下方还设置有下床板支架(21);所述的床板的另一端铺设于屈腿滑动支架(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推拉机构包括屈腿电机(8)、屈腿传动杆(10)、第一屈腿带轮(26)、第二屈腿带轮(27)和同步带(5),所述的屈腿传动杆(10)通过轴承座(23)安装于床体框架(I)上,所述的第一屈腿带轮(26)固定于屈腿传动杆(10)上,所述的第二屈腿带轮(27)安装于屈腿导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屈腿带轮(26)和第二屈腿带轮(27)通过同步带(5)连接,所述的同步带(5)与屈腿滑动支架(14)相固连;所述的屈腿电机⑶与屈腿传动杆(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屈腿电机(8)与屈腿传动杆(10)采用带传动相连接,所述的屈腿电机(8)的输出轴(7)上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的屈腿传动杆(10)上固定有从动带轮(25),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25)通过传动带(24)相连,所述的屈腿电机⑶安装于床体框架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30)上的导向套(32)、与导向套(32)相配合的导柱(33)和电动推杆(31),所述的导柱(33)固定于横梁(35)的下方,所述的电动推杆(31)固定于底座(29)上,且电动推杆(31)的移动杆位于横梁(35)的下方,用于推顶横梁(35)使其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滑块(28)、导轨(2)、电机支架(38)、驱动电机(40)、联轴器(39)、齿轮(37)和齿条(3),所述的滑块(28)安装于底座(29)的下方,并与导轨(2)滑动配合,所述的导轨(2)固定于床体框架(I)上;所述的电机支架(38)固定于底座(29)的下方,所述的驱动电机(40)和齿轮(37)安装于电机支架(38)上,且驱动电机(40)和齿轮(37)通过联轴器(39)相连接;所述的齿条(3)固定于床体框架(I)上,并与齿轮(37)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14)的两侧分别沿着床体框架(I)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流利条(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利条(17)的上平面与上床板支架(18)的上平面相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屈腿滑动支架(14)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滑滚轮(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框架(I)的4个底脚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改变躺姿的滚动按摩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屈腿电机(8)、电动推杆(31)和驱动电机(40)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G7/05GK104161634SQ20141045167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田文彤, 杨辉, 干为民, 陈雨杰, 周梅杰 申请人:常州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