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158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葫芦巴5-15份、蒲公英5-35份、黄连15-40份、白芷10-30份、黄芩15-25份、五倍子5-10份、吴茱萸2-5份、枯矾2-5份、黄豆5-10份、无花果叶15-25份。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80-100目筛,向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溶剂成分,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本发明的外用药膏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适于工业生产,疗效好,其有效率达98%。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足癣(俗名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由于人的足底 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 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 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 真菌的生长。
[0003] 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很高。据调查,成人中约有80%的 人有脚气,轻重程度不同,一般容易在夏季加重,有些患者久治不愈。
[0004] 足癣的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 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 大。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真菌在指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真菌喜爱潮 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 表现为皮肤开裂。有以下3种类型:水疱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 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 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 痒;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 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 常见于多汗者;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 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0005] 足癣会给患者带来脚臭、脚痒等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目 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疗脚气的药物,而治疗脚气的中药品种并不是很多,如申请号为 201110169550. 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治脚气的保健酒,申请号为200810140135. 2的专利 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疮的中药外用软膏,其成分配比比较简单,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不适 于工业生产,并且其有效率不是很高。
[0006] 正是由于目前中药品种较少且有效率不是很高,因此研发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脚气 的中药非常有意义。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疗 效高且制备适于工业生产的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8]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5-15份、 蒲公英5-35份、黄连15-40份、白芷10-30份、黄芩15-25份、五倍子5-10份、吴茱萸2-5 份、枯矾2-5份、黄豆5-10份、无花果叶15-25份。
[0009] 优选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葫芦巴8-12 份、蒲公英15-25份、黄连25-30份、白芷15-25份、黄芩17-23份、五倍子6-9份、吴茱萸 3-4份、枯矾3-4份、黄豆6-9份、无花果叶18-22份。
[0010] 更优选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葫芦巴10 份、蒲公英20份、黄连28份、白20份、黄苳20份、五倍子8份、吴茱萸3份、枯研! 3份、黄 豆8份、无花果叶20份。
[0011]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 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 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80-100目筛,向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溶剂成分,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 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12] 优选的,所述的溶剂成分为质量百分含量为50%-70%的乙醇。
[0013] 优选的,所述的冷冻粉碎温度为_40°C以下。
[0014] 优选的,所述的冷冻粉碎时间为20-30分钟。
[0015] 更优选的,所述的冷冻粉碎温度为-50°C。
[0016] 更优选的,所述的冷冻粉碎时间为25分钟。
[0017] 优选的,所述的过90目筛。
[0018]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药效说明如下: 葫芦巴:性味苦、温,归肾经,温肾助阳,散寒止痛,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 寒湿脚气。
[0019]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 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0020]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 亢盛,心烦不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0021]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0022]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 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0023] 五倍子: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 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0024] 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 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0025] 枯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 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
[0026] 黄豆:有滋补养心、祛风明目、清热利水、活血解毒等功效。
[0027] 无花果叶:叶含补骨脂素。佛手柑内酯,β_谷甾醇,β_香树脂醇和蛇麻脂醇。又 含棕榈酸,缬草酸,愈疮木酚,廿八烷,芸香甙。另含呋喃香豆精类,接触人的皮肤,可对光敏 感。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主湿热泄泻;带下,痔疮;痈肿疼痛;瘰疬。
[0028]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均为纯中药成分,其中无花果叶、葫芦巴和蒲公英的配 伍增强了整个配方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并且在适当的比例范围内相互之间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副作用,制成膏剂直接涂抹于患处,药膏与患处直接接触,药效直达能够 迅速杀死皮肤深部的真菌,本发明药膏安全无副作用,同时具有治疗疗程短,疗效好,不易 复发的优点。
[0029]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与现有技术中治疗脚气的中药相比较,具体如 下: 1、目前现有技术中治疗脚气的中药品种并不是很多,本发明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外用 药膏,丰富了治疗脚气的中药品种。
[0030] 2、现有技术中治疗脚气的中药成分配比比较简单,且制备方法虽然简单但不适于 工业生产,其制备方法采取用锅内炸枯的方法不适于工业生产,而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放大 生产。
[0031] 3、现有技术中治疗脚气的中药的有效率不是很高,约为94. 8%,而本发明治疗脚气 的有效率为98%,本发明有效率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疗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5份、蒲公英5份、黄 连15份、白芷10份、黄芩15份、五倍子5份、吴茱萸2份、枯矾2份、黄豆5份、无花果叶15 份。
[0033]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8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34]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15份、蒲公英35份、黄 连40份、白芷30份、黄芩25份、五倍子10份、吴茱萸5份、枯矾5份、黄豆10份、无花果叶 25份。
[0035]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36]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8份、蒲公英15份、黄 连25份、白芷15份、黄芩17份、五倍子6份、吴茱萸3份、枯矾3份、黄豆6份、无花果叶18 份。
[0037]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8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7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38]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12份、蒲公英25份、黄 连30份、白芷25份、黄芩23份、五倍子9份、吴茱萸4份、枯矾4份、黄豆9份、无花果叶22 份。
[0039]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10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40]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10份、蒲公英20份、黄 连28份、白芷20份、黄芩20份、五倍子8份、吴茱萸3份、枯矾3份、黄豆8份、无花果叶20 份。
[0041]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9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42]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10份、蒲公英22份、黄 连30份、白芷22份、黄芩22份、五倍子9份、吴茱萸3份、枯矾3份、黄豆8份、无花果叶20 份。
[0043] 制备方法:按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 萸、枯矾、黄豆和无花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90目筛,向得到的细 粉中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70%的乙醇,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0044] 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临床症状: 水疱型: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 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 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0045] 糜烂型: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 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 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0046] 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 小点状,反复脱落。
[0047] 临床资料:临床随机选择150例脚气患者,临床症状中上述三种类型均存在。
[0048] 用量:本发明药膏使用时敷于患处,每日3-4次,7天为1个疗程。
[0049] 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药膏共治疗150例,有效1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
[0050] 再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制备的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进行临床试验对比分析, 试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0051] 丟 1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葫芦巴5-15 份、蒲公英5-35份、黄连15-40份、白芷10-30份、黄芩15-25份、五倍子5-10份、吴茱萸 2-5份、枯矾2-5份、黄豆5-10份、无花果叶15-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 分组成:葫芦巴8-12份、蒲公英15-25份、黄连25-30份、白芷15-25份、黄芩17-23份、五 倍子6-9份、吴茱萸3-4份、枯矾3-4份、黄豆6-9份、无花果叶18-22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 分组成:葫芦巴10份、蒲公英20份、黄连28份、白芷20份、黄芩20份、五倍子8份、吴茱萸 3份、枯矾3份、黄豆8份、无花果叶20份。
4.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 照上述质量份数称取葫芦巴、蒲公英、黄连、白芷、黄芩、五倍子、吴茱萸、枯矾、黄豆和无花 果叶,进行净制后于冷冻粉碎机中粉碎,然后过80-100目筛,向得到的细粉中加入溶剂成 分,搅拌均匀调成膏状即得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溶剂成分为质量百分含量为50%-70%的乙醇。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冷冻粉碎温度为_40°C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冷冻粉碎时间为20-30分钟。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 冻粉碎温度为-50°C。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 冻粉碎时间为25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过90目筛。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4274570SQ20141049193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吴克 申请人:江苏奇力康皮肤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