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58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其成分包括:生晒参、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肉桂,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晒参5-15份、炙黄芪10-20份、益智仁1-10份、玉竹5-15份、陈皮1-10份、肉桂1-10份。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晒参铺平在烘盘中,放入烘箱,控制温度为25-80℃,干燥、粉碎细粉备用;2)粗粉与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肉桂加水煎煮提取三次。3)吸取煎煮药液的上清液,减压浓缩收膏,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加入上生晒参细粉及适量糊精,用8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灭菌,充填,外包,送检,入库。本发明配伍合理,给药简单、方便,而且本发明提取方法科学合理,药效稳定。
【专利说明】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补气的中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各种细菌发炎西医以抗菌消炎治疗,多缠绵难愈,是因为忽略了该病病 机。此症若气血盛,则外感六邪淫毒或情志内伤也未必发病,反之则易发病。益气血旺而外 邪不能感,气血衰而内正不能拒。明确指出了气血旺盛,则不易受感染而发病。此外,气血 盛衰直接关系外科疾病发起,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长短有一定影响。如气虚则难于起 发,血少则难于生肌收口。因此补气血、助恢复尤为重要。目前尚无治疗疮疡溃脓的专用中 药,其往往都是中医大夫根据患者病情开出药方,并采用传统方法煎服,工艺简单,技术落 后,药物效果难以保证。
[0003] 现在,中国专利补气益血胶囊(公布号CN102266423A),本发明以黄芪、人参、白 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当归、金银花、川芎、炙甘草为原料药,经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匀等工常规工艺制得;以及中国专利一种中药补气养身胶囊(公布号CN103845570A),采用 以下技术配方与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黄芪20克,山药20克,何首乌20克,党参5克,炙 甘草2. 5克,熟地7. 5克,白芍5克,当归7. 5克,川芎3克,单味采用超临界萃取工艺方法提 取浓缩浸膏,干燥,打粉,拌均匀杀菌,装入胶囊包装即成成品。此两种药剂不仅配伍复杂, 而且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不科学,药效不稳定,不易被患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其成分 包括:生晒参、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肉桂,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 齐U :生晒参5-15份、炙黄芪10-20份、益智仁1-10份、玉竹5-15份、陈皮1-10份、肉桂1-10 份。
[0006]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0007] 生晒参10份、炙黄芪15份、益智仁6份、玉竹10份、陈皮6份、肉桂3份。
[0008]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0009] 生晒参5份、炎黄芪10份、益智仁1份、玉竹5份、陈皮1份、肉桂1份。
[0010]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0011] 生晒参15份、炙黄芪20份、益智仁10份、玉竹15份、陈皮10份、肉桂10份。
[0012]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 可。
[001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药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 1)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0015] 2)将生晒参铺平在烘盘中,放入烘箱,控制温度为25-80°C,干燥、粉碎细粉备用;
[0016] 3)粗粉与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肉桂加水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加重量比 10倍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三次加重量比8倍量水,煎煮I. 0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静置48小时。
[0017] 4)吸取煎煮药液的上清液,减压浓缩收膏,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加入上生晒参 细粉及适量糊精,用8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灭菌,充填,外包,送检,入库。
[0018] 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25_80°C。
[0019] 1、药理分析: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结合祖国中医学精髓辩 证组方而得,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久病耗气,肺气亏虚, 卫外失职,水液运行失常,成痰成喘,肾不纳气、肾气亏虚,则腰酸耳鸣,动则气喘等症状,从 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0020] 生晒参:别名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滋补,安神,宁心,主治心悸征忡,久病体虚, 心衰,气短喘促,□渴多汗,唇厥,面色苍白,大汗肢冷,呼吸微弱,脾胃久虚,精华内耗,呕吐 泄泻。人参中含有13种以上皂苷,其总皂苷称为人参皂苷RX (ginsenosideRX),单体有人参 皂苷Ro、Ra、Rbl……等。皂苷是人参生物活性的基本物质,此外尚含有多种氨基酸、糖类、 榄香烯、人参炔醇、人参酸、维生素、黄酮类等成分。人参可使家兔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 蛋白增加,白细胞中以单核细胞增加较多。可减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损伤,能增强机体对有 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有害刺激有非特异的抵抗能力,此外还有强 心、调节血压、调节糖和物质代谢、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0021] 炙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主治黄芪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 肌、利尿、退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 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 固表托疮。
[0022] 益智仁:味辛;性温,归脾;肾经,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温里药,主治脾胃 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纲目》:益智,行阳退 阴之药也。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接杨士源《直指方》云:心看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 火能生士,当使心药入脾胃药中,庶几相得。故古人进食药中,多用益智,土中益火也。
[0023] 玉竹:甘;平,归肺;胃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补益药;润燥药,主治燥咳;劳嗽; 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纲目》:萎蕤,性平, 味甘,柔润可食。故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出,用萎蕤汤以之为君药。 予每用治虚劳寒热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耆,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于去风热湿毒而 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 虚损。
[0024] 陈皮:性温,味苦、辛,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 痰多。含橙皮苷(hesperdin),川陈皮素(nobilet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朽1檬菔 (Iimonene),α -、β -菔烯(α -,β -pinene)等。橙皮苷可抑制实验性胃溃瘍,降低毛细血 管通透性,因此具有调整肠胃功能以及抗炎作用;陈皮挥发油具有祛痰、平喘、促进消化液 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等作用。此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和利胆等作用。
[0025] 肉桂: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止痛药;助阳药,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 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 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WWW. medl26. com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 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 敛。《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 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 鼻能;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0026] 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其中,补气药辅以温阳以助补 气之功,补气伍以理气以期补而不滞。肺为娇脏,佐以养阴以使温而不燥,健脾以期培土生 金,补肾以期肺肾同补。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 作用,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
[0027] 2、用法与用量:
[0028]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每次 口服3-4颗胶囊,每天2次。
[0029] 3、本发明组合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以及治疗疾 病的大量临床试验,对该药投入治疗疾病的使用环节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其试验方 法和试验结果分别如下:
[0030] 1)对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0031] 药物: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 准。
[0032] 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50g左右,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0033] 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10只,按每只每天服用8克,连续喂服7天,小鼠活动正常, 无毒性反应,无死亡。表明药剂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
[0034] 2)对本发明制备的汤剂进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0035] 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_130g,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0036] 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其中第1组作为给药组,按每 只每天服用5克,第2组喂服相同重量的普通食物为对照组,对比观察90天,测体重,于最 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 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 著变化,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0037] 4、诊断标准
[0038] 1)临床诊断:具有咳嗽,咳痰色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舌 质淡苔白,脉沉、弱或滑临床症状。
[0039] 2)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试用,随机选 取其中50例病人。
[0040] 3)治疗方法: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制成0. 4克的胶囊,每次服用3-4颗胶囊,每天 2次。
[0041] 4)疗效判定:
[0042] 痊愈:气虚临床症状完全改善;
[0043] 显效:气虚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0044] 有效:气虚临床它症状有改变,偶有不适,能接受;
[0045]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改变;
[0046] 具体治疗结果参见表1。
[0047] 表 1
[0048]

【权利要求】
1. 一种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生晒参、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 肉桂,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晒参5-15份、炙黄芪10-20份、益智 仁1-10份、玉竹5-15份、陈皮1-10份、肉桂1-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晒参10份、炙黄芪15份、益智仁6份、玉竹10份、陈皮6份、肉桂3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晒参5份、炙黄芪10份、益智仁1份、玉竹5份、陈皮1份、肉桂1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的药剂:生晒参15份、炙黄芪20份、益智仁10份、玉竹15份、陈皮10份、肉桂 10份。
5. -种六味补气胶囊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 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2) 将生晒参铺平在烘盘中,放入烘箱,控制温度为25-80°C,干燥、粉碎细粉备用; 3) 粗粉与炙黄芪、益智仁、玉竹、陈皮、肉桂加水煎煮提取三次。第一次加重量比10倍 量水,煎煮1. 5小时;第二、三次加重量比8倍量水,煎煮I. 0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静置48 小时; 4) 吸取煎煮药液的上清液,减压浓缩收膏,真空干燥,干浸膏粉碎,加入上生晒参细粉 及适量糊精,用80 %乙醇制粒、干燥、整粒、灭菌、充填、外包、送检、入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干燥温度为 25-80。。。
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六味补气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味补气胶 囊用于治疗咳嗽,咳痰色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腰酸耳鸣,舌质淡苔白,脉沉、 弱或滑。
【文档编号】A61K9/48GK104306847SQ20141049193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泽庚, 韩明向, 童佳兵, 王成阳, 王传博, 杨程, 刘志刚, 章天寿, 方莉, 王婕琼, 朱洁, 徐彬, 季乔学, 张念志, 朱慧志, 季红燕 申请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