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255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枸菊地黄丸;(2)在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包衣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3)在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枸菊地黄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药料层,得到了副作用较小的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不仅能够达到服用枸菊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专利说明】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S間艮睛的功能与肝密切相关;在五 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与肝是一对母子关系,即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 母脏病变会影响到子脏;又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因此肝与肾密切相关;因此, 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 甘平质润,入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辛、苦、甘,微寒,善清利头目,宣散肝 经之热,平肝明目。八种药物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同时伴 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头、眼部疾患,尤为有效。
[0003] 但由于枸菊地黄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肾阴虚,其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 些,所以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的副作用,因此不仅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而且长 期服用会导致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7] (1)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枸菊地黄丸;
[0008] (2)在步骤(1)制得的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 包衣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
[0009]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枸菊地黄丸的重量比为(〇. 1?1) :1,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
[0010]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1]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 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10份。
[0012]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3]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 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22份。
[0014] 所述步骤(2)中的包衣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采用现有包 衣设备进行包覆即可。
[001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6] 太子参3?5份,甘草1份,粘合剂3?5份。
[0017]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
[0018] 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枸菊地黄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 药料层,从而使健脾成分释放后30?60min后才释放枸菊地黄丸的成分,制得了副作用较 小的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不仅能够达 到服用枸菊地黄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 于此。
[0021] 实施例1
[0022] -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23] (1)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枸菊地黄丸;
[0024] (2)在步骤(1)制得的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
[0025]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枸菊地黄丸的重量比为〇. 1 :1,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
[0026] 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27]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 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份。
[0028]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29] 太子参3份,甘草1份,糊精3份。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32] (1)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枸菊地黄丸;
[0033] (2)在步骤(1)制得的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6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
[0034]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枸菊地黄丸的重量比为1 :1,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
[0035] 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36]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 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22份。
[0037]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38] 太子参5份,甘草1份,糊精5份。
[0039] 实施例3
[0040] 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41] (1)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枸菊地黄丸;
[0042] (2)在步骤(1)制得的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45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
[0043]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枸菊地黄丸的重量比为〇. 5 :1,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
[0044] 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45]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 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份。
[0046]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47] 太子参4份,甘草1份,糊精4份。
[0048] 试验例1
[0049]吕某,男,淄博淄川区人,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头晕视物昏花,脾胃功能正常。服用 实施例2所述的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每天三次,以枸菊地黄丸重量计每次6克,服用一 个月,症状明显改善,且脾胃功能正常。
[0050] 杨某,男,淄博张店区人,长期服用枸菊地黄丸导致胃寒、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的 症状。服用实施例1所述的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每天三次,以枸菊地黄丸重量计每次6 克,服用一个月,胃寒、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的症状逐渐减轻。
[0051] 试验例2
[0052] 经50具有显著肾阴虚导致视物模糊的患者服用实施例2所述包衣处理的枸菊地 黄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6克,服用一个月,记为组1。同时50位具有显著肾阴虚导致视物 模糊的患者服用普通市售枸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记为组2。结果如表1所示。
[0053] 表 1
[0054]

【权利要求】
1. 一种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枸菊地黄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 枸菊地黄丸; (2) 在步骤(1)制得的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枸菊地黄丸; (3) 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枸菊地黄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料层 与枸菊地黄丸的重量比为(0. 1?1) :1,制得包衣处理的枸菊地黄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 均为重量份: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10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枸菊地黄丸原料如下, 均为重量份: 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22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 份: 太子参3?5份,甘草1份,粘合剂3?5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
【文档编号】A61K9/28GK104288433SQ20141050818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白杨 申请人:白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