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255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七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制得七味都气丸;(2)在七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包衣层,制得包衣七味都气丸;(3)在包衣七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制得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本发明通过对传统七味都气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药料层,得到了副作用较小的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不仅能够达到服用七味都气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专利说明】-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走味都气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补阴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英 肉山药泽泻牡丹皮和巧冬)加五味子(制)而成,走味都气丸是W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方 齐U,具有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效,用于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 汗,小便频数等症。
[0003] 但由于走味都气丸属甘温性,偏于补阴的药,主治肺肾阴虚,其配方中阴柔的药多 一些,所W吃后有时候会妨碍消化的副作用,因此不仅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而且 长期服用会导致腹满、便搪、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0004] 中国专利文献CN1364508A(申请号01100282. 4)公开了一种纳米走味都气制剂药 物,它是W纳米五味子(制)、纳米山莱英(制)、纳米巧冬、纳米牡丹皮、纳米熟地黄、纳米 山药、纳米泽泻为原料,按比例配制,制成新的药物制剂,其颗粒细度达1200-1500目, 粒径为0. l-200nm,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小于lOOnm,并具有新的物性。采用微波萃取、减压 浓缩、超音速射流技术喷雾干燥等步骤制成。上述专利中走味都气丸妨碍消化的副作用并 没有减弱。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08] (1)将走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走味都气丸;
[0009] (2)在步骤(1)制得的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 包衣层,制得包衣走味都气丸;
[0010]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走味都气丸的重量比为(0. 1?1) :1,制得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
[0011]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引五味子(制)80?240份、熟地黄80?320、制山莱英40?160、牡丹皮30?120、 山药40?160、巧冬30?120、泽泻30?120、炼蜜7?22份。
[001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4] 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莱英(酒英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巧冬60份、泽泻60份、炼蜜7?10份。
[00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引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莱英(酒英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巧冬60份、泽泻60份、炼蜜16?22份。
[0017] 所述步骤(2)中的包衣层可采用现有技术的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采用现有包 衣设备进行包覆即可。
[0018]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1引太子参3?5份,甘草1份,粘合剂3?5份。
[0020]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
[0021] 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通过对传统走味都气丸进行药用辅料薄膜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包覆健脾 药料层,从而使健脾成分释放后30?60min后才释放走味都气丸的成分,制得了副作用较 小的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经实际应用,长期服用该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不仅能够达 到服用走味都气丸治疗效果,并且导致胃寒、阻碍消化的副作用也得到极大的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 于此。
[0024] 实施例1
[00巧]一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26] (1)将走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走味都气丸;
[0027] (2)在步骤(1)制得的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走味都气丸;
[0028]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走味都气丸的重量比为0. 1 ;1,制得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
[002引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30] 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莱英(酒英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巧冬60份、泽泻60份、炼蜜7份。
[0031]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3引太子参3份,甘草1份,糊精3份。
[003引 实施例2
[0034] -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巧](1)将走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走味都气丸;
[003引 似在步骤(1)制得的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6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走味都气丸;
[0037] (3)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走味都气丸的重量比为1 ;1,制得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
[003引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測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莱英(酒英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巧冬60份、泽泻60份、炼蜜22份。
[0040]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川太子参5份,甘草1份,糊精5份。
[004引 实施例3
[0043] -种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0044] (1)将走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匀,制丸, 制得走味都气丸;
[0045] (2)在步骤(1)制得的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45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走味都气丸;
[004引做在步骤似制得的包衣走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 料层与走味都气丸的重量比为0. 5 ;1,制得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
[0047] 所述步骤(1)的走味都气丸原料如下,均为重量份:
[004引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莱英(酒英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 80份、巧冬60份、泽泻60份、炼蜜16份。
[0049] 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0050] 太子参4份,甘草1份,糊精4份。
[00川试验例1
[0052] 隋某,男,烟台海阳市人,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脾胃功能正常。服 用实施例2所述的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每天H次,W走味都气丸重量计每次9克,服用 一个月,症状明显改善,且脾胃功能正常。
[0053] 贺某,男,威海文登市人,长期服用走味都气丸导致腹满、便搪、食欲不振的症状。 服用实施例1所述的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每天H次,W走味都气丸重量计每次9克,月良 用一个月,胃寒、腹满、便搪、食欲不振的症状逐渐减轻。
[0054] 试验例2
[00巧]经50具有显著肾阴虚患者服用实施例2所述包衣处理的走味都气丸,每天服用H 次,每次9克,服用一个月,记为组1。同时50位具有显著肾阴虚患者服用普通市售走味都 气丸,按说明书服用,记为组2。结果如表1所示。
[0056] 表 1
[0057]

【权利要求】
1. 一种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将七味都气丸原料经粉碎后,制得原料粉末,然后加入炼蜜,混合均勻,制丸,制得 七味都气丸; (2) 在步骤(1)制得的七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在体内存在30?60min后降解的包衣 层,制得包衣七味都气丸; (3) 在步骤(2)制得的包衣七味都气丸表面包覆一层健脾药料层,所述的健脾药料层 与七味都气丸的重量比为(〇. 1?1) :1,制得包衣处理的七味都气丸。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七味都气丸原料如下, 均为重量份: 五味子(制)80?240份、熟地黄80?320、制山茱萸40?160、牡丹皮30?120、山 药40?160、茯苓30?120、泽泻30?120、炼蜜7?22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七味都气丸原料如下, 均为重量份: 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 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7?10份。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七味都气丸原料如下, 均为重量份: 五味子(制)120份、熟地黄160份、制山茱萸(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 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炼蜜16?22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脾药料层组分如下,均为重量 份: 太子参3?5份,甘草1份,粘合剂3?5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剂为糊精。
【文档编号】A61K9/22GK104225160SQ20141050819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白杨 申请人:白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