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文档序号:763275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该土甘草A的结构式为:该土甘草A的化学名称为3-(对甲氧苯基)-4-羟基-5-甲氧基-2’,2’-二甲基-6,7-二氢吡喃香豆素,分子式为C22H20O6,相对分子量为380。本发明的土甘草A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并且其提取方法简便易行,提取率较高,能有效应用到制备抗肿瘤药物中,且能对人胃癌细胞、肝癌细胞株、人肺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卵巢癌细胞等产生很强抑制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以及将土 甘草A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上。

【背景技术】
[0002] 癌症已上升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大"杀手"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已经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从植物中寻找开发有效抗肿瘤新药的前景是广阔的,目前,众多 不同结构和作用机制的天然活性产物已成为国内外抗肿瘤新药研究的热点。在我国连续启 动的两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植物来源药物特别是利用我国植物资源的天然药物的研发 都被列为重点支持对象,由于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独特,抗癌疗效显著,已在 临床应用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0003]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黄檀属植物(Dalbergia)在我国有28种,目前只有两种 被研究,尤其是降香Dalbergiaodorifera被研究得最多。许多药理活性均表明降香具有 抗糖尿病,抗氧化,抗高血糖,抗炎,肿瘤以及抗菌等作用,因此从该属植物中开发出糖尿病 药物非常有意义。两粤黄檀(DalbergiabenthamiPrain),又名:蕉藤麻,两粤檀,藤本,生 于疏林和灌木丛中,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药用部位为茎,可用于通经活血,主治跌 打损伤、筋骨疼痛和气滞血瘀所致月经不调等症状。
[0004]目前,对该植物的研究无任何文献报道.。本发明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出并鉴定出 一化合物,经核磁、质谱鉴定为土甘草A,在植物中的含量高达3. 5%。该化合物最初来源于 土甘草DerriseriocarpaHow中,但是该植物中含量较低,使得应用受到局限。土甘草A 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本专利为该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提供了 有力的保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土甘草A,该土甘草A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另一 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该土甘草A的方法,并且该土甘草A能够应用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 使提取得的抗肿瘤药物具备有效的预防和抑制肿瘤恶化的作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甘草A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0007] 本发明的土甘草A的结构式为:
[0008]

【权利要求】
1. 一种土甘草A,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甘草A的结构式为:
所述土甘草A的化学名称为:3-(对甲氧苯基)-4-羟基-5-甲氧基_2',2'_二甲基-6, 7-二氢吡喃香豆素; 所述土甘草A的分子式为:C22H2tlO6 ; 所述土甘草A的相对分子量为:380。
2.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甘草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以两粤黄檀粗粉为原料,以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渗漉法进行提取,蒸发溶剂后得到提 取物浸膏。 2) 将所述提取物浸膏加水悬浮,然后向悬浮液加入石油醚萃取并分离石油醚部位浸 膏,再向悬浮液中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浸膏; 3) 取所述乙酸乙酯部位浸膏,反复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无色透明颗粒状结晶化合 物,即为目标产物土甘草A。
3.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甘草A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土甘草A作为制备抗肿 瘤药物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1/37GK104341430SQ20141052222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韦建华, 霍丽妮, 黄茂春, 陈睿, 冯旭 申请人:广西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