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

文档序号:7640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专用血泵及使用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植入人体的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泵内筒由前筒及弯管对接而成;导流叶片固定泵内筒内壁;前套锥由单悬臂支撑;后套锥在后弯管上;外壳筒后段的上套着一个缝合环;血泵前段可以由心尖切口直接插入心衰病人的心室内,实现并联心室辅助。导流叶片与叶片的螺旋角相反,便于将叶轮推压的血液由旋流转变为直流;导流叶片与后套锥分离,减少了血液冲刷阴面和死角,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几率;采用单悬臂增加了血液入口面积,有利于提高血泵的效率;在手术植入时,血泵不需要连接入口弯管过渡,可以直接拆入心尖切口处,减少了植入难度。
【专利说明】—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专用血泵及使用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植入人体的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国外统计,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 6倍。
[0003]治疗终末期心衰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但是因供体太少而使得“心脏移植”成了象征性的技术;于是“辅助性人工心脏”即“机械血泵”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机械血泵”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应用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是血泵体积大、植入困难、使用寿命短、容易出现溶血、血栓等并发症。
[0004]由此可见,减小血泵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稳定性和工作寿命,降低溶血和血栓等并发症,是机械血泵需要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溶血及血栓等并发症、稳定性好、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植入的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及植入方法。
[0006]本发明是“电机一泵一体化装置”,外定子主要由铁芯、线圈绕组、泵内筒、泵外壳、后端盖、导线组成;内定子主要由前、后套锥、导流叶片组成;转子主要由叶轮及内置磁钢组成,其特征在于:泵内筒由前内筒及后内筒弯管对接而成;导流叶片固定在泵内筒的内壁,与叶轮轮毂形成间隙配合,其螺旋角与叶片的相反;前套锥由单悬臂支撑,后套锥在后弯管上;外壳筒后段的上套着一个缝合环。
[0007]上述的导流叶片为三到六片的变距螺旋叶片。
[0008]上述的前、后套锥内各镶嵌着一个陶瓷轴窝,叶轮轮毂前后端各镶嵌着一个宝石轴头,“轴窝一轴头”配合成两对滑动轴承。
[0009]上述的内筒弯管出口缩为小口径。
[0010]上述的磁钢为一对或两对磁极,磁向为径向。
[0011]植入方法如下:将血泵植入到心衰病人体内,血泵前段从心尖切口处直接插入心室,缝合环缝在心尖肌肉上,固定血泵,血泵后端连接的人造血管与人体主动脉切口处吻口 O
[0012]当由供能导线供电,线圈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与磁钢的磁场相互作用,推动叶轮旋转,因负压吸引的作用,心衰病人心内室的血液由泵入口进入泵内,经叶轮推压,导流叶片整流,弯管增压,由泵出口流出血泵,流经人造血管进入到人体主动脉内,以此实现血泵并联辅助心脏的功能。
[0013]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导流叶片与叶片的螺旋角相反,便于将叶轮推压的血液由旋流转变为直流;导流叶片与后套锥分离,减少了血液冲刷阴面和死角,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几率;采用单悬臂增加了血液入口面积,有利于提高血泵的效率;在手术植入时,血泵不需要连接入口弯管过渡,可以直接拆入心尖切口处,减少了植入难度;两对滑动轴承结构简单,便于血脂润滑,有利于提高血泵的稳定性与延长工作寿命;后内筒弯管的出口变为小口径,有利于增压和提高泵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的外壳剖视及叶轮立体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植入的并联连接方法示意图。
[0017]图中:1.叶轮,2.叶片,3.叶轮轮毂,4.磁钢,5.导流叶片,6.前套锥,7.单悬臂,8.前陶瓷轴窝,9.前宝石轴头,10.外壳筒,11.前内筒,12.后内筒弯管,13.外壳端盖,14.后宝石轴头,15.后陶瓷轴窝,16.后套锥,17.铁芯,18.线圈绕组,19.缝合环,20.供能导线,21.泵入口,22.泵出口,23.人工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是“电机一泵一体化装置”,外定子主要由外壳筒10、外壳端盖13、前内筒11、后内筒弯管12、铁芯17、线圈绕组18组成;内定子主要由前套锥6、后套锥16、导流叶片5组成;叶轮I包括叶片2及叶轮轮毂3 ;转子主要由叶轮I及内置磁钢4组成,泵内筒由前内筒11及后内筒弯管12对接而成;导流叶片5焊接在后内筒弯管12的内壁,与叶轮轮毂3的后段形成间隙配合,其螺旋角与叶片2的相反;前套锥6由单悬臂7支撑;后套锥16在后内筒弯管12的弯头处;外壳筒10后段的上套着一个缝合环19。
[0019]上述的导流叶片5为三到六片的变距螺旋叶片。
[0020]上述的前、后套锥6及16内各镶嵌着一个前、后陶瓷轴窝8及15,叶轮轮毂3的前、后端各镶嵌着一个前、后宝石轴头9、14,“轴窝一轴头”配合成两对滑动轴承。
[0021]上述的后内筒弯管12的出口变为小口径。
[0022]上述的磁钢4为一对或两对磁极,磁向为径向。
[0023]本发明导流叶片5与叶片2的螺旋角相反,便于将叶轮I推压的血液由旋流转变为直流;导流叶片5与后套锥16分离,减少了血液冲刷阴面和死角,降低了血栓形成的几率;采用单悬臂增加了血液入口面积,有利于提高血泵的效率;在手术植入时,血泵不需要连接入口弯管过渡,可以直接拆入心尖切口处,减少了植入难度;两对滑动轴承结构简单,便于血脂润滑,有利于提高血泵的稳定性与延长工作寿命;后内筒弯管12的出口变为小口径,有利于增压和提高泵的效率。
[0024]植入方法如下:将当血泵植入到心衰病人体内,血泵前段从心尖切口处直接插入心室,缝合环19缝在心尖肌肉上,固定血泵,血泵后端连接的人造血管23与人体主动脉切口处吻合,血泵辅助的并联通道就接通了。
[0025]当由供能导线20供电,线圈绕组18产生的旋转磁场与磁钢4的磁场相互作用,推动叶轮I旋转,因负压吸引的作用,心衰病人心内室的血液由泵入口 21进入泵内,经叶轮I推压,导流叶片5整流,弯管12增压,由泵出口 22流出血泵,流经人造血管23进入到人体主动脉内,以此实现血泵并联辅助心脏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为“电机一泵一体化装置”,外定子主要由铁芯、线圈绕组、泵内筒、泵外壳、后端盖、导线组成;内定子主要由前、后套锥、导流叶片组成;转子主要由叶轮及内置磁钢组成,其特征在于:泵内筒由前内筒及后内筒弯管对接而成;导流叶片固定在泵内筒的内壁,与叶轮轮毂形成间隙配合,其螺旋角与叶片的相反;前套锥由单悬臂支撑,后套锥在后弯管上;外壳筒后段的上套着一个缝合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为三到六片的变距螺旋叶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其特征在于前、后套锥内各镶嵌着一个陶瓷轴窝,叶轮轮毂前后端各镶嵌着一个宝石轴头,“轴窝一轴头”配合成两对滑动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弯管出口缩为小口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其特征在于磁钢为一对磁极的整体磁环,磁向为径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心尖轴流式血泵的植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血泵植入到心衰病人体内,血泵前段从心尖切口处直接插入心室,缝合环缝在心尖肌肉上,固定血泵,血泵后端连接的人造血管与人体主动脉切口处吻合。
【文档编号】A61M1/12GK104274873SQ201410537298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3日
【发明者】万峰, 彭远仪, 田步升, 陈海丰, 李国荣, 郝宗超, 祝会占 申请人:长治市久安人工心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