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67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它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是:黄连1-3,五味子2-4,当归2-4,党参1-3,白芍药1-3,槟榔2-5,木香1-3,马齿苋2-5。该药治疗痢疾的总有效率高达96.7%,是一种理想的治疗痢疾的中药。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
[0002]

【背景技术】
痢疾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西医治疗痢疾常采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毒和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痢疾常用芍药汤、骨芩汤或白头翁汤等,副作用小,但疗效不是十分理本巨
ο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痢疾效率高且无副作用的中药。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是:
黄连1-3 五味子2-4 当归2-4 党参1-3 白芍药1-3 槟榔2-5 木香1-3 马齿觅2-5。
[0005]本发明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
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水,燥湿,解毒,杀虫。
[0006]五味子: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0007]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08]党参: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
[0009]白芍药: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0010]槟榔: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0011]木香:性味辛苦、温,入肺、肝、脾经,行气止痛,温中和胃。
[0012]马齿苋:性味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0013]本发明的效果主要是疗效高,本药经三年半时间对61例痢疾患者进行治疗,54例痊愈,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7%,且无毒副作用。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5]实施例中药的组份及其重量是:黄连6克,五味子10克,当归7克,党参5克,白芍药7克,槟榔12克,木香5克,马齿苋10克。
[0016]治疗方法是: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组份及其重量份数是:黄连1-3五味子2-4当归2-4党参1-3白芍药1-3槟榔2-5木香1-3马齿觅2-5。
【文档编号】A61P1/12GK104306616SQ20141055064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方季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