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位置对准方法

文档序号:76467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位置对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中对准光路的工作原理为:双光束生成装置生成的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第一分光镜后经第二分光镜反射,经过第一开孔光阑后,再经接目物镜入射至人眼;两光束经过角膜反射后返回,通过接目物镜和第一开孔光阑,入射至第二分光镜并经第二分光镜反射至第一分光镜;通过调节探头,使两光束刚好汇聚于摄像装置上,此时摄像装置显示由两光束在它上面聚焦而产生的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根据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由于该对准光路不包括调屈镜,工作位置的对准不受屈光调节的影响,因此即使针对不同人眼,角膜顶点在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也是唯一确定的。
【专利说明】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位置对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电子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眼底相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待测人眼和探头保持精确的距离,但现有技术中,因工作位置的确定光路都经过系统的调屈成像光路,因而测试不同人眼时,由于调屈镜位置的不同,必然导致工作位置难精确定位,这样会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眼工作位置精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和位置对准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在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中在受屈光调节影响下无法实现人眼工作位置精确对准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05]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所述对准光路包括:双光束生成装置、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嵌设有第一开孔光阑的开孔反射镜、接目物镜、接收透镜和摄像装置;所述双光束生成装置生成的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后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再经过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和所述接目物镜后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后再依次通过所述接目物镜和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最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部分反射后再通过所述接收透镜汇聚于所述摄像装置上,所述摄像装置显示由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其上形成的、经过调节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探头后得到的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双光束生成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准光源、聚光透镜、第二开孔光阑、双孔出光光阑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光阑和所述双孔光阑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光阑和所述第一分光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透镜;所述对准光源出光经过所述聚光透镜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孔光阑,经所述透镜聚焦后再通过所述双孔出光光阑变为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然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或者经所述双孔出光光阑后变为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再经所述透镜聚焦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对准光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透镜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第三分光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对准光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透镜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反射来自所述接收透镜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0009]进一步地: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调屈镜和成像透镜;所述调屈镜靠近所述第二分光镜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所述调屈镜和所述成像透镜之间的第四分光镜;所述第四分光镜透射来自所述调屈镜的由照明支光路发出的白光闪光及近红外光;所述照明支光路发出的白光闪光及近红外光经所述开孔反射镜反射后经所述接目物镜入射至人眼,经眼底反射回所述接目物镜,穿过第一开孔光阑再入射至所述调屈镜。
[0011]进一步地: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注视点显示屏;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发出的注视光经所述第三分光镜反射后入射至人眼。
[0012]进一步地: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注视光路透镜和第五分光镜;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发出的注视光经所述所述注视光路透镜透射至所述第五分光镜,然后经第五分光镜透射至所述第三分光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分光镜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红外预览成像透镜。
[0014]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眼底光学相机系统中人眼工作位置对准方法,包括:
[0015]设置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使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开孔光阑,经所述接目物镜后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后,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所述接目物镜和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最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部分反射后再通过所述接收透镜汇聚于所述摄像装置上;
[0016]调节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探头,使所述第一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一光斑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二光斑重合在一起,根据所述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判定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0017]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和位置对准方法,使由对准光源发出的并经双光束生成装置生成的两束光束经入射人眼再经角膜反射后最终汇聚在摄像装置上,经过调节眼底相机的探头,最终在摄像装置显示出两光束因汇聚产生的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根据观察摄像装置上显示的两重合在一起的光斑,从而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由于对准光路的两束光束入射至人眼的光路传播路径和经角膜反射并最终在摄像装置上成像的光路传播路径中并不经过调屈镜,其角膜顶点在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不受屈光调节的影响,为唯一确定值。因此,本技术方案所公布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距离对准方法,能够方便直观的判断出角膜顶点是否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精简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
[0021]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
[0022]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
[0023]图中,各序号及对应的名称分别为:
[0024]E、人眼
[0025]Ec、角膜顶点
[0026]100、照明支光路
[0027]201、接目物镜
[0028]202、开孔反射镜
[0029]203、第一开孔光阑
[0030]204、调屈透镜
[0031]205、成像透镜
[0032]206、第三分光镜
[0033]207、摄像器件
[0034]30、双光束生成装置
[0035]301、对准光源
[0036]302、聚光透镜
[0037]303、第二开孔光阑
[0038]304、透镜
[0039]305、双孔出光光阑
[0040]306、第一分光镜
[0041]307、第二分光镜
[0042]308、接收透镜
[0043]309、全反镜
[0044]310、第四分光镜
[0045]311、第五分光镜
[0046]312、摄像装置
[0047]401、注视点显示屏
[0048]402、注视光路透镜
[0049]501、红外预览成像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1]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精简图,包括:双光束生成装置30、第一分光镜306、第二分光镜307、开孔反射镜202、接目物镜201、接收透镜308和摄像装置312。其中,开孔反射镜202嵌设有第一开孔光阑203。双光束生成装置30生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该两束光束部分透过第一分光镜306后,经过第二分光镜307全反射,然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经接目物镜201透射后入射至人眼。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角膜反射后,再次经过接目物镜201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全反射后再入射至第一分光镜306,这两束光再经第一分光镜306部分反射,经过接收透镜308聚焦,最后经过调节眼底相机的探头的位置,使得两束光束刚好聚焦于摄像装置312上,此时摄像装置312上显示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它上面聚焦后产生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通过观察两个重合在一起的光斑,就可以判定角膜顶点Ec恰好处于眼底相机系统的工作位置上。
[0052]参考图1,作为其中的一个实施例,双光束生成装置30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准光源301、聚光透镜302、第二开孔光阑303和双孔出光光阑305,另外还包括至少一个透镜304。需要说明的是,透镜304可以放置在第二开孔光阑303和双孔出光光阑305之间,也可以放置在双孔出光光阑305和第一分光镜306之间,其目的在于将对准光源301生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聚焦。对准光源301经过聚光透镜302聚焦后,再通过第二开孔光阑303,然后穿过透镜304和双孔出光光阑305,变为上面所说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到达第一分光镜306 ;或者:对准光源301经过聚光透镜302聚焦后,穿过双孔出光光阑305,变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再穿过透镜304,然后到达第一分光镜306。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306透射后,传播的路线就和上面一段描述的传播路线相同了。
[0053]图1只是描述了本发明的对准光路精简后的光路图。但是,作为眼底相机的整个光学系统,除了包括对准光路外,还包括照明光路、注视光路和成像光路。而且即便是对准光路,也因为其它不同的光学元件组合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对准光路在图1的基础上可以做变化调整。
[0054]图2和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光路图的具体实施例,每一个具体实施例至少包括了对准光路、成像光路、注视光路和照明光路,对于其中的对准光路,其中的光学元件至少包括图1中的对准光路的全部光学元件。
[0055]实施例1
[0056]参考图2,图2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包括了对准光路、照明光路、成像光路和注视光路。
[0057]本实施例中,对准光路和图1中的对准光路的差别在于在接收透镜308和摄像装置312之间还设置有全反射镜309和第三分光镜206。全反射镜309反射来自接收透镜308的经过角膜反射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并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传递至第三分光镜206,经过第三分光镜206反射后在摄像装置312上聚焦,摄像装置312显示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探头调节后得到的在上面聚焦而产生的两个重合在一起的光斑,观察者通过观察两个重合在一起的光斑,就能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0058]本实施例中成像光路包括:接目物镜201、嵌设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第二分光镜307、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第三分光镜206和摄像装置312。成像光路用于实现眼底的红外预览及白光闪光拍照成像的功能。
[0059]本实施例中的注视光路的传播路径如下:注视点显示屏401发出的注视光经过第三分光镜206小部分反射,依次经过成像透镜205、调屈镜204、第二分光镜307、第一开孔光阑203和接目物镜201到达人眼。
[0060]在本实施例中,照明光路的工作过程如下:照明支光路100发出白光闪光及近红外照明光,经过开孔反射镜202的反射,再经过接目物镜201射入人眼眼底,经人眼眼底反射至接目物镜201,再经过接目物镜201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又经过第二分光镜307的全透射,再经调屈镜204和成像透镜205后,最后经过第三分光镜206的透射,最后到达摄像装置312。
[0061]另外,在拍照的时候,可选择通过快门将第二分光镜307和第三分光镜206切换离开成像光路,这样,图2中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就只下由照明支光路100、接目物镜201、中间设置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和摄像装置312组成的新光路,从而实现拍照功能。
[0062]实施例2
[0063]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调屈镜204和成像透镜205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分光镜310。注视点显示屏401发出的注视光经过第三分光镜206反射后,依次经过成像透镜205后,经过第四分光镜310全透射,然后经过调屈镜204、第二分光镜307、嵌设置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和接目物镜201到达人眼眼底。第四分光镜310在本实施例中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全部反射来自全反射镜309的经过角膜反射后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0064]同样的,本实施例中照明支光路100发出的白光闪光及近红外照明光,经过开孔反射镜202的反射,再经过接目物镜201射入人眼眼底,经人眼眼底反射后,依次通过接目物镜201和第一开孔光阑203后,再经过第二分光镜307的透射,再经过调屈镜204后,由第四分光镜310全部透射,最后经过成像透镜205的透射和第三分光镜206的透射,最后到达摄像装置312。
[0065]在拍照时,亦可选择通过快门将第四分光镜310切换离开成像光路,这样,图3中就只剩下了由照明支光路100、接目物镜201、嵌设置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和摄像装置312组成的新光路,从而实现拍照功能。
[0066]本实施例的对准光路和图1中的对准光路相比,是在接收透镜308和摄像装置312之间的光路上设置了全反射镜309、第四分光镜310、成像透镜205和第三分光镜20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对准光路中的对准光源301经过的路径和图1中对准光源301经过的路径相比,在经过角膜顶点反射后并经过接收透镜308后,还需要依次经过全反射镜309、第四分光镜310、成像透镜205和第三分光镜206,最后达到摄像装置312。该实施例和实施例I相比的缺点是:光路中增加了第四分光镜310,其优点在于接收透镜308可采用类似调屈镜204的设计。
[0067]实施例3
[0068]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眼底相机成像光路分为白光闪光拍照成像和红外预览眼底成像。其中白光闪光拍照成像光路和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但红外预览眼底成像光路不共用摄像器件207。
[0069]在本实施例中,对准光路的传播路径如下:双光束生成装置30生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306部分透射后,经第二分光镜307全反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然后经接目物镜201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出射的两光束经过接目物镜201后,再次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然后被第二分光镜307反射至第一分光镜306,两光束再经第一分光镜306反射至接收透镜308,经过接收透镜308的透射,再经过第五分光镜311全部透射后,再经过红外预览成像透镜501透射,最后在摄像装置312上聚焦。摄像装置312上显示了经过探头调节后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在它上面聚焦后产生的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观察者通过观察到的两重合在一起的光斑,就能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0070]在本实施例中,注视光路的传播路径如下:注视点显示屏401发出的注视光经过注视光路透镜402透射后,经第五分光镜311全部透射并入射至第三分光镜206,经第三分光镜206的反射至成像透镜205,经调屈镜204透射后,再经第二分光镜307的透射,然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最后经过接目物镜201到达人眼眼底。
[0071]在本实施例中,照明支光路100发出的白光闪光经过开孔反射镜202的反射,再经过接目物镜201射入人眼眼底,经眼底反射后,通过接目物镜201、第一开孔光阑203,再经过第二分光镜307的透射,经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后,再经第三分光镜206透射,最后到达摄像器件207。
[0072]在本实施例中,照明支光路100发出的近红外照明光入射至开孔反射镜202,经过开孔反射镜202反射至接目物镜201,经接目物镜201透射后入射至人眼眼底;经人眼眼底反射,返回至接目物镜201,经接目物镜201透射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并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透射至调屈镜204,再经成像透镜205入射至第三分光镜206,经过第三分光镜206的全反射至第五分光镜311,然后经第五分光镜311的全反射至红外预览成像透镜501,最终到达摄像装置312。
[0073]在拍照的时候,可选择通过快门将第二分光镜307和第三分光镜206切换离开成像光路,这样,图4中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就只下由照明支光路100、接目物镜201、嵌设置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和摄像器件207组成的新光路,从而实现拍照功能。
[0074]通过上面的分析,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白光闪光拍照成像光路和红外预览眼底成像光路是相对独立的,因此附属光路设计及摄像器件的选择更加方便。
[0075]实施例4
[0076]参考图5,图5为实施例4中的眼底相机光路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对准光路和图1中的对准光路的光路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对本实施例的对准光路就不再描述。
[0077]本实施例中,成像光路由接目物镜201、嵌设有第一开孔光阑203的开孔反射镜202、第二分光镜307、调屈镜204、成像透镜205、第三分光镜206和摄像器件207组成。
[0078]在本实施例中,注视光路的传播路径如下:注视点显示屏401发出的注视光经过第三分光镜206的反射,再经过成像透镜205和调屈镜204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的透射,然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最后经接目物镜201到达人眼。
[0079]在本实施例中,照明支光路100发出的近红外光和白光闪光,经过开孔反射镜202反射至接目物镜201,再经过接目物镜201的透射,到达人眼眼底,经人眼眼底反射返回至接目物镜201,经过接目物镜201的透射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到达第二分光镜307 ;经第二分光镜307的透射,然后依次经过调屈镜204和成像透镜205透射至第三分光镜206,经第三分光镜206的透射后在摄像器件207上成像。
[0080]和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成像光路与工作位置对准光路相对独立,便于光路的设计及镜片的镀膜。
[0081]在上述4个实施例中,注视点显示屏401发出的注视光优先选择为绿光。对准光源301优选选择近红外光。
[0082]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用于眼底相机系统中工作位置对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3]设置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使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后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开孔光阑,经所述接目物镜后入射至人目艮,经角膜反射后再依次通过所述接目物镜和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最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部分反射后再通过所述接收透镜汇聚于所述摄像装置上;
[0084]调节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探头,使所述第一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一光斑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二光斑重合在一起,根据所述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判定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0085]具体地,参考图1,当双光束生成装置30生成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306后,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的反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过第一开孔光阑203,然后经接目物镜201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后射出,又经接目物镜201透射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后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反射至第一分光镜306,由第一分光镜306反射至接收透镜308,最后经过接收透镜308后聚焦于摄像装置312上。由于此时人眼角膜顶点不处在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上,第一光束在摄像装置312上形成的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束在摄像装置312上形成的第二光斑不重合在一起,因此,需要通过调节探头让两个光斑重合在一起。只有两个光斑重合在一起了,才能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上。在调节过程中,若角膜顶点Ec前后偏离眼底相机系统的工作位置时,摄像装置312上显示的两光斑能对称分开,并变模糊,并且角膜顶点Ec前后偏离眼底相机系统的工作位置的偏离量越大,两光斑分开得越远,并越来越模糊;若角膜顶点Ec左右或者上下偏尚眼底相机系统的工作位置时,两光斑亦偏尚中心并分开和变模糊。
[0086]该工作位置的确定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眼底相机系统切换到虹膜预览模式下,观察被测者的虹膜像,并让被测者瞳孔中心与光路的主光轴重合。具体地,可根据预览得到的虹膜像,将被测者瞳孔中心调至虹膜预览成像区域中心,该区域中心恰好处于系统光路的主光轴上;接着利用调节眼底相机探头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来调整工作位置,直到最终确定工作位置。
[0087]本专利申请文件中所提到的眼底相机的探头为内置了图1-图5中所有光学元件的机械结构,因此,在调节探头的过程中,其实质是将图1-图5中所有光学元件作为一个整体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0088]综合图1至图5以及上面的四个实施例可以知道,本发明中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对准光路的对准光源经过双光束生成装置30生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该两束光束部分透过第一分光镜306后,经过第二分光镜307全反射,然后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经接目物镜201透射后入射至人眼。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经角膜反射后,再次经过接目物镜201穿过第一开孔光阑203,入射至第二分光镜307,经过第二分光镜307全反射后再入射至第一分光镜306,这两束光再经第一分光镜306部分反射,最后经过接收透镜308,经过多次调节眼底相机的探头,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刚好聚焦在摄像装置312上,此时第一光束在摄像装置312上产生的第一光斑和第二光束在摄像装置312上产生的第二光斑也刚好重合在一起。通过观察摄像装置312上显示的两重合在一起的光斑,就能判断出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由于对准光路的传播路径并不包括调屈镜204,即使针对不同人眼的屈光调节,其角膜顶点在眼底相机上的工作位置也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本技术方案所公布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及距离对准方法,便能方便直观准确的判断出角膜顶点是否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不受屈光调节的影响。
[008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所述对准光路包括:双光束生成装置、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嵌设有第一开孔光阑的开孔反射镜、接目物镜、接收透镜和摄像装置;所述双光束生成装置生成的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后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再经过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和所述接目物镜后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后再依次通过所述接目物镜和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最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部分反射后再通过所述接收透镜汇聚于所述摄像装置上,所述摄像装置显示由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在其上形成的、经过调节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探头后得到的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光束生成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准光源、聚光透镜、第二开孔光阑、双孔出光光阑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光阑和所述双孔光阑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光阑和所述第一分光镜之间的至少一个透镜;所述对准光源出光经过所述聚光透镜后通过所述第二开孔光阑,经所述透镜聚焦后再通过所述双孔出光光阑变为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然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或者经所述双孔出光光阑后变为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再经所述透镜聚焦后入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光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透镜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第三分光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光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收透镜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反射来自所述接收透镜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调屈镜和成像透镜;所述调屈镜靠近所述第二分光镜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所述调屈镜和所述成像透镜之间的第四分光镜;所述第四分光镜透射来自所述调屈镜的由照明支光路发出的白光闪光及近红外光;所述照明支光路发出的白光闪光及近红外光经所述开孔反射镜反射后经所述接目物镜入射至人眼,经眼底反射回所述接目物镜,穿过第一开孔光阑再入射至所述调屈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注视点显示屏;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发出的注视光经所述第三分光镜反射后入射至人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和所述第三分光镜之间的注视光路透镜和第五分光镜;所述注视点显示屏发出的注视光经所述所述注视光路透镜透射至所述第五分光镜,然后经第五分光镜透射至所述第三分光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眼工作位置对准的眼底相机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相机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分光镜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红外预览成像透镜。
10.一种眼底光学相机系统中人眼工作位置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人眼工作位置对准光路,使第一光束的一部分和第二光束的一部分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开孔光阑,经所述接目物镜后入射至人眼;经角膜反射后,所述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所述接目物镜和所述第一开孔光阑后入射至所述第二分光镜,经所述第二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分光镜,最后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部分反射后再通过所述接收透镜汇聚于所述摄像装置上; 调节眼底相机光学系统的探头,使所述第一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一光斑和所述第二光束在摄像装置上形成的第二光斑重合在一起,根据所述重合在一起的两光斑判定角膜顶点处于眼底相机的工作位置。
【文档编号】A61B3/15GK104257347SQ20141055062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辉, 蔡守东, 吴蕾, 何卫红 申请人: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