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79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50~100份、白杨树皮20~40份、柏树叶2~8份、宝盖草2~8份、蚌壳草根2~8份、百蕊草1~3份、辫子草根1~3份、蚕豆茎1~3份、草柏枝1~3份。通过临床应用和观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易于吸收、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中医俗称“偏头风”,西医称血管性头痛。主要是因颅内动脉收缩或扩张引起,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本病以不伴先兆的偏头痛最为常见: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或持续性头痛,头部一侧或双侧胀痛,频繁发作,伴恶心、呕吐或畏光。偏头痛发作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头痛持续Γ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
[0003]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西医治疗本病常以镇静止痛为主,治标不治本,并且西药对胃有刺激,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中医采用内服中药,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费用大,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5(Tl00份、白杨树皮2(Γ40份、柏树叶21份、宝盖草21份、蛘壳草根21份、百蕊草f 3份、辫子草根Γ3份、蚕豆茎f 3份、草柏枝f 3份。
[0005]优选地,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75份、白杨树皮30份、柏树叶5份、宝盖草5份、蛘壳草根5份、百蕊草2份、辫子草根2份、蚕豆茎2份、草柏枝2份。
[0006]白千层叶:【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物白千层的叶。【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湿止痒。主感冒发热;风湿骨痛;腹痛泄泻;风疹;温疹。
[0007]白杨树皮:【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驱虫。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痢疾;肺热咳嗽;口疮;牙痛;小便淋浙;蛔虫病。
[0008]柏树叶:【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敛疮生肌。主吐血;血痢;痔疮;癞疮;烫伤?’刀伤;毒蛇咬伤。
[0009]宝盖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宝盖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黄疸;鼻渊;瘰疬;肿毒;黄水疮。
[0010]蛘壳草根:【来源】为豆科植物半灌木千斤拔的根。【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湿通络;健脾消疳。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咳嗽;哮喘;百日咳;风湿痹痛;黄疸;痛经;小儿疳积;腹泻;消化不良。
[0011]百蕊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或其变种长梗百蕊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风热感冒、中暑、肺痈、乳蛾、淋巴结结核、乳痛、疖肿、淋证、黄疽、腰痛、遗不目O
[0012]辫子草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 (Thunb.)DC.的根。【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平喘;消肿解毒。主石淋;胃痛;黄疸;痢疾;咳嗽;哮喘;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痈疮瘰疬;漆疮;痔疮。
[0013]蚕豆茎:【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茎。【功能主治】止血;止泻;解毒敛疮。主各种内出血;水泻;烫伤。
[0014]草柏枝:【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草析枝的全草。【功能主治】散瘀妥毒;养心安神。主骨折肿痛;咳嗽;普中带血;咽喉肿痛;心悸怔神;蛇犬咬伤。
[0015]上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0016]治疗方法:每日一次,称取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细粉2?3g,用50度白酒调成糊状,涂在痛侧太阳穴上保持3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太阳穴即可。15天为I个疗程,一般I个疗程见效或者明显好转,连续2个疗程即可痊愈。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易于吸收、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
[0018]【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50份、白杨树皮40份、柏树叶2份、宝盖草8份、蛘壳草根2份、百蕊草3份、辫子草根I份、蚕丑莖3份、草柏枝I份。
[0020]上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0021]实施例2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100份、白杨树皮20份、柏树叶8份、宝盖草2份、蛘壳草根8份、百蕊草I份、辫子草根3份、蚕丑莖I份、草柏枝3份。
[0022]上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0023]实施例3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75份、白杨树皮30份、柏树叶5份、宝盖草5份、蛘壳草根5份、百蕊草2份、辫子草根2份、蚕丑莖2份、草柏枝2份。
[0024]上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中药材,粉碎成过100目筛的细粉,混合均匀即可。
[0025]临床试验资料:
为检验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选取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114例偏头痛患者,年龄范围21飞9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56例。
[0026]诊断标准:a.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b?d项标准。b.头痛发作持续时间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c.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中的两项:(I)局限于单侧;
(2)搏动性质;(3)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4)因上楼梯或其它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d.头痛期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项:(I)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和怕声。e.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项:(I)病史、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症状性头痛;(2)病史和/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提示症状性头痛,但可被适当的检查排除;(3)有症状性头痛的表现,但偏头痛首次发作与症状性头痛在时间上无明确关系。
[0027]将上述11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每组38例患者。治疗组I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治疗组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治疗组3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治疗。
[0028]治疗方法:每日一次,称取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细粉疒3g,用50度白酒调成糊状,涂在痛侧太阳穴上保持3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太阳穴即可。15天为I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
[0029]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003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好转。
[0031]无效:临床症状和治疗前相比无改善。
[0032]治疗效果:
治疗组1:治愈9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0033]治疗组2:治愈15例;有效23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0034]治疗组3: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0035]从上述治疗效果可以看出,本发明三个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均具有很好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4.7%以上,其中,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的治愈率最高,达到了65.8%,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5(Γ100份、白杨树皮2(Γ40份、柏树叶2?8份、宝盖草2?8份、蛘壳草根2?8份、百蕊草Γ3份、辫子草根f 3份、蚕豆茎f 3份、草柏枝f 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白千层叶75份、白杨树皮30份、柏树叶5份、宝盖草5份、蛘壳草根5份、百蕊草2份、辫子草根2份、蚕豆茎2份、草柏枝2份。
【文档编号】A61P25/06GK104257852SQ20141057634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6日
【发明者】童皖晋 申请人:童皖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