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717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乳癌术后放疗问题。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1)将千里光、何首乌粗粉提取挥发油备用;(2)将桃胶粉碎成细粉备用;(3)野拔子、木姜花、夜吹箫、红车轴草、桂枝和步骤1所得药渣水提,减压浓缩干燥后得初料;(4)将胡麻油加热后加入皂荚、松针,油料过滤,在60℃时加入初料和桃胶、挥发油,搅拌均匀分装而成。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放疗增效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增长趋势,化疗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是目前肿 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最大耐受剂量化疗(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是传统化疗的主 要形式,因毒副作用较重,每周期化疗后需要2?3周的间歇期以利于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的 恢复,易产生肿瘤耐药。目前有多种理论如肿瘤干细胞假说可以解释肿瘤细胞对放化疗不 敏感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耐药性或抗性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其根本在于放化疗毒性与 杀灭作用的平衡,为"完全"杀灭肿瘤细胞,只有加大放(化)疗剂量,然而,这又给患者带来 难以承受的毒副作用,导致治疗失败。
[0003] 因此,近年来临床肿瘤治疗多采取辅助放化疗增敏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其目的在 于在不增加毒性作用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增加杀灭作用,减少肿瘤耐药发生率,如选择性肿 瘤内活化的希罗达,选择性C0X-2抑制剂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但是上述药物价格昂贵, 且长期使用其药物不良反应高,导致患者依从性差。
[0004] 近年来,中药辅助肿瘤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扶正和驱邪两方面,前者如人参皂苷、 灵芝多糖、黄芪、当归等药物或者中药单一成分,多从补气健脾、益气养阴入手,保护正常细 胞、免疫器官,降低放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后者如蟾酥、鸦胆子、马蔺子甲素、兜衣多糖 等软坚散结、破血逐瘀药物或者中药单一成分,多从"以毒攻毒"入手,毒副作用大。而方剂 中,两种药物配合使用,其作用产生抵触,影响疗效。
[0005] 因此,尚缺乏一种并非单纯从"杀灭"或"扶正"角度入手的中药药物或配方,配合 放化疗增效使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 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疗增效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野拔子ΚΓ30份、木姜花ΚΓ30份、夜吹箫:TlO份、何 首乌:TlO份、红车轴草6~12份、千里光6~12份、阜荚1~3份、桂枝1~5份 本发明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 将千里光、何首乌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留 用; (2) 将桃胶粉碎过100目筛,成细粉备用; (3) 将野拔子、木姜花、夜吹箫、红车轴草、桂枝和步骤1所得药渣混匀加3倍水量,加水 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煎液,静置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4) 将胡麻油加热到160°C,加入粉碎的皂荚、松针,3min后将油料过滤,在60°C时加 入步骤3所得初料、步骤2中所得桃胶细粉、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保持同一方向持续搅拌 20min,搅拌均勻后分装而成。
[0008] 其中所述的:野拔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全 草。味辛;苦;性凉。功可解表退热;化湿和中。木姜花,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Elsholtzia cypriani(Pavol.)C.Y.Wu et S.chow的叶或莖叶。味辛;性凉。功可清热发表;解毒截痕。 夜吹箫,为忍冬科夜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以全株入药。性味苦,凉。功可破血, 祛风,平喘。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性味 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可养血滋阴;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红车轴草,为豆科植 物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的花序及带花枝叶。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功可 清热止咳;散结消肿。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地上部分。性寒,味苦。功可清热解毒, 散结止痛。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果实。性味辛,温。归肺; 大肠经。功可祛痰止咳;开鸾通闭;杀虫散结。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平冲降气。松针,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 茅松、马尾松等的干燥针叶。功可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桃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树干上流出 的树脂。功可凉血活血,益气生肌。胡麻油,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 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
[0009] 组方原理:最大耐受剂量化疗(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根本在于放化疗 毒性与杀灭作用的平衡。为"完全"杀灭肿瘤细胞,只有加大放(化)疗剂量,然而,这又给患 者带来难以承受的毒副作用,导致治疗失败。近年来,中药辅助肿瘤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扶 正和驱邪两方面,前者如人参皂苷、灵芝多糖、黄芪、当归等药物或者中药单一成分,多从补 气健脾、益气养阴入手,保护正常细胞、免疫器官,降低放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后者如蟾 酥、鸦胆子、马蔺子甲素、兜衣多糖等软坚散结、破血逐瘀药物或者中药单一成分,多从"以 毒攻毒"入手,毒副作用大。而方剂中,两种药物配合使用,其作用产生抵触,影响疗效。因 此,尚缺乏一种并非单纯从"杀灭"或"扶正"角度入手的中药药物或配方,配合放化疗增效 使用。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方中取野拔子、木姜花为君,野拔子和木姜花1:1比例搭配组方成为本方的基础,实 验证明(具体实验数据见具体实施例部分)野拔子和木姜花等比水煎液辅助5-FU化疗或者 辅助放疗可以明显降低瘤重,提高抑瘤率。其作用途径可能与COX抑制作用相关,但是实验 筛查中,野拔子作用与剂量明确相关,野拔子和木姜花1:2比例且则无上述增效作用。
[0011] 2、方中取夜吹箫、红车轴草、千里光、何首乌配合君药从血中之毒入手,祛风清 热散结,但是由于夜吹箫、红车轴草、千里光药物作用均有活血动血功效,在常规剂量下 (15-30g/日)有促进血管新作用,且血管新生与肿瘤发展息息相关,故而在这里使用剂量均 进行了改良,夜吹箫:TlOg/日,红车轴草6~12g/日,千里|6~12g/日,在该剂量下,药物即 可以保持原祛风清热散结的药理作用,又无动血之虞。
[0012] 3、药对升降配合:皂荚开窍通闭,桂枝平冲降气,虽然皂荚中含有的皂甙类的药 物,单一使用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进而产生恶心性祛痰作用, 但是配合小剂量(1飞g/日)的桂枝使用可以条畅气机开阖,降低患者恶心感和胃肠反应, 该剂量下的桂枝温热效果不明显,不会造成阳气过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过快而促进肿瘤生 长。
[0013] 4、松针、桃胶、胡麻油有助于药物局部透皮吸收,以及药物的粘性,且松针可以降 低药物局部刺激,防止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
[0014] 5、由于治疗疾病为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其放射剂量与晚期癌比较要小,因此减 少减毒的药物,以减少为肝肾代谢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6]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野拔子20g、木姜花20g、夜吹箫6g、何首乌6g、红车轴 草l〇g、千里光l〇g、皂荚3g、桂枝2g。
[0017] 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野拔子、木姜花、夜吹箫、何首乌、红车轴草、千里光、皂 荚、桂枝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 并,分成两份早晚服用。
[0018]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野拔子10份、木姜花10份、夜吹箫3份、何首乌3份、 红车轴草6份、千里光6份、阜荚1份、桂枝1份。
[0019]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野拔子20份、木姜花20份、夜吹箫6份、何首乌6份、 红车轴草10份、千里光10份、阜荚3份、桂枝2份。
[0020]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野拔子30份、木姜花30份、夜吹箫10份、何首乌10 份、红车轴草12份、千里光12份、阜荚3份、桂枝5份。
[0021] 实施例2~4的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 将千里光、何首乌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留 用; (2) 将桃胶粉碎过100目筛,成细粉备用; (3) 将野拔子、木姜花、夜吹箫、红车轴草、桂枝和步骤1所得药渣混匀加3倍水量,加水 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煎液,静置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4) 将胡麻油加热到160°C,加入粉碎的皂荚、松针,3min后将油料过滤,降温到60°C时 加入步骤3所得初料、步骤2中所得桃胶细粉、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保持同一方向持续搅 拌20min,搅拌均勻后分装而成。
[0022] 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放疗增效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 结果为基础实验和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0023] 一、基础方动物实验。
[0024] 1.材料与方法。
[0025] I. 1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
[0026] 1. 2瘤株=H22肝癌腹水瘤株,由北京中科院药物研究所提供。
[0027] 1.3 药物。
[0028] 1. 3. 1 5-氟尿嘧啶(5-FU)针剂,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lg/L。
[0029] 1.3. 2野拔子和木姜花等比例(1:1)配比药物的制备:称取野拔子和木姜花各 250g,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 并,减压浓缩成清膏保存,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稀释后相当于0. 5g生药/ml。
[0030] 1.3. 2野拔子和木姜花低比例(1:2)配比药物的制备:称取野拔子125g和木姜花 250g,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 并,减压浓缩成清膏保存,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稀释后相当于0. 375g生药/ ml。
[0031] 1. 4造模、分组与处理方法: 1. 4. 1造模: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生长良好的H22肝癌小鼠的瘤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2X IO7个/ml的细胞悬液,0. 2ml/只,小鼠后肢皮下接种。
[0032] 1. 4. 2化疗分组与处理方法:于瘤株接种后第2天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 只,分别为:对照组、5-FU组、5-FU+等比例组、5-FU+低比例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 灌胃,余下三组给予5-FU 0.01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d,停药ld,再连续给药2d。 5-FU+等比例组给予8g (生药)/kg等比例汤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15d。5-FU+低比例组 给予6.25g (生药)/kg低比例汤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15d。于第16天处死小鼠,取瘤称 重,计算抑瘤率和增效率。
[0033] 1. 4. 3放疗分组与处理方法:于瘤株接种后第2天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 只。分别为:对照组、放疗组、放疗+等比例组、放疗+低比例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 胃,余下三组于给药的第7天开始加放射治疗,基础量8Gy/d,每日1次,连续3d,剂量递增, 8、9、10Gy。放疗+等比例组给予8g (生药Vkg等比例汤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15d。放疗 +低比例组给予6. 25g (生药Vkg低比例汤剂灌胃,每日1次,连续15d。于第16天处死小 鼠,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和增效率。
[0034] 1. 5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 16. 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0035] 2 结果。
[0036] 2. 1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作用。
[0037] 对照组、5-FU组、5-FU+等比例组、5-FU+低比例组的瘤重分别为2. 46 ± 0. 78g、 I. 39±0· 51g、0. 98±0· 31g、l. 25±0· 42g,5-FU 组、5-FU+等比例组、5-FU+低比例组均明显 优于对照组,其抑瘤率分别为43. 50%、60. 16%、49. 19%,5-FU+等比例组与5-FU组比较,其瘤 重明显降低,抑瘤率明显增高(P〈〇.〇5),而5-FU+低比例组与5-FU组比较,则组间差异不具 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因此,可以看出野拔子和木姜花等比例(1:1)配比药物对小鼠 H22 肝癌的5-FU治疗有增效作用,增效率为29. 50%。
[0038] 2. 2对H22荷瘤小鼠放疗的增效作用。
[0039] 对照组、放疗组、放疗+等比例组、放疗+低比例组的瘤重分别为2. 38 ±0. 86g、 I. 44±0. 46g、0. 97±0. 38g、l. 21±0. 39g,放疗组、放疗+等比例组、放疗+低比例组均明显 优于对照组,其抑瘤率分别为39. 50%、59. 24%、49. 16%,放疗+等比例组与放疗组比较,其瘤 重明显降低,抑瘤率明显增高(P〈〇. 05),而放疗+低比例组与放疗组比较,则组间差异不具 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因此,可以看出野拔子和木姜花低比例(1:2)配比药物对小鼠 H22 肝癌的放疗治疗有增效作用,增效率为32. 64%。
[0040] 二、临床对照研究。
[0041] 1对象与方法。
[0042] I. 1 对象。
[0043] I. I. 1病例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诊断为早期(HCC标准I和IIa)乳 腺癌的女性患者114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前周围血象、肝肾功能、 心电图等检查无放疗禁忌症。年龄23~77 (45. 8± 10. 2)岁。全部为单侧乳腺癌。肿块部 位:肿瘤均位于乳晕外,外上象限70例,内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20例,内下象限6例。术 后病理检查:浸润性导管癌64例、浸润性小叶癌36例、乳头状癌8例、髓样癌伴淋巴结浸润 6例。
[0044] I. 1. 2分组:分为对照组34例、汤剂组36例和油膏组34例。三组患者治疗前在 年龄、分期及病理分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
[0045] 1.2 方法。
[0046] 1. 2. 1手术方法:包括原发病灶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两个方面。原发灶行象限 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切除的乳腺组织距肿瘤边缘均超过2?3cm。切缘上下和内外以及中 心基底部多点取材送冷冻切片检查,保证切缘阴性。腋窝另做切口按常规清扫腋窝淋巴结。
[0047] 1. 2. 2术后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放疗+ CAF (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方案放疗前后化疗:①术 后4周内行CAF全身化疗1周期(21d为1个周期);②化疗结束后立即行放疗:肿瘤位于外 上象限、腋窝淋巴结阴性者,仅放疗乳腺;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腋窝淋巴结阴性者,放疗乳腺 和内乳区;肿瘤位于乳腺任何部位、腋窝淋巴结阳性者,放疗乳腺锁骨上下区和内乳区。剂 量50Gy / 5周,瘤床部位根据肿瘤大小缩野照射IOGy;③放疗结束后按原方案全身化疗1 周期; 汤剂组采取:①术后4周内行CAF全身化疗1周期(21d为1个周期);②放疗方案与对 照组相同;③从CAF化疗开始至放疗结束以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剂口服,2次/d; 油膏组采取:①术后4周内行CAF全身化疗1周期(21d为1个周期);②放疗方案与对 照组相同;③从CAF化疗开始至放疗前一周以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剂口服,2次/d;④ 从放疗开始前1周至放疗结束以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得油膏在放疗位置局部外用,放疗开 始前用药为1次/d,放疗期间用药为2次/d,且用药与放疗治疗时间间隔在Ih以上。
[0048] 1. 2. 3观察指标: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双乳房钥靶、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B超 及肿瘤标志物。
[0049] 1. 2. 4放疗副反应:依据SOMA评分标准,I度反应:皮肤出现红斑,色素沉着;II 度反应:皮肤干性脱皮;III度反应:皮肤湿性脱皮,真皮外露,血清渗出,放疗区疼痛。
[0050] 1. 2. 5统计学分析:SPSS 16. 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X 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
[0051] 2 结果 2. 1三组2年生存率比较:三组患者2年生存率均为100%。
[0052] 2.2三组2年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情况 为对照组 2. 94% (1/34)、2. 94% (1/34),汤剂组 5. 56% (2/36)、2. 78% (1/36),油膏组 8. 82% (3/34)、5. 88% (2/34)。总体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比较,三组无明显差异(P>0. 05)。
[0053] 2. 3放疗副反应:三组皮肤放射反应情况见下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乳癌术后放疗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1) 将千里光、何首乌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并收集后混合备用,药渣留 用; (2) 将桃胶粉碎过100目筛,成细粉备用; (3) 将野拔子、木姜花、夜吹箫、红车轴草、桂枝和步骤1所得药渣混匀加3倍水量,加水 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煎液,静置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4) 将胡麻油加热到160°C,加入粉碎的皂荚、松针,3min后将油料过滤,在60°C时加 入步骤3所得初料、步骤2中所得桃胶细粉、步骤1中所得挥发油,保持同一方向持续搅拌 20min,搅拌均勻后分装而成。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4288275SQ20141060939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龙刚, 秦孝波, 李纯苓, 迟玉华 申请人:刘龙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