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86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下肢康复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下肢康复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目前下肢康复支架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缺陷。本发明的一种下肢康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位于其上部的髋骨支架和位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左右两侧的腿支架组成,所述髋骨支架包括固定杆A(6)、与所述固定杆A(6)相连的水平调节装置(5);所述腿支架包括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垂直连接的所述固定杆B(7)、与所述固定杆B(7)连接的固定杆C(8)、与所述固定杆C(8)相连的固定杆D(9)、与所述固定杆D(9)下方相连的垂直调节装置(4)、与所述垂直调节装置(4)相连的支板(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患者的下肢保持良好的肢位,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患者康复治疗。
【专利说明】下肢康复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下肢康复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下肢偏瘫患者而言,在患病后的早期,偏瘫下肢的正确摆放姿势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水平及康复时间。人体四肢肌肉在功能上分为伸肌和屈肌,伸肌和屈肌在脑功能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而当脑卒中或脑外伤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长期卧床状态时,下肢的屈肌占主导模式,在没有良好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下肢肌肉的肌张力会逐渐升高,导致肢体内收僵硬、膝关节或踝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僵硬等。因此,在患者患病后的早期,偏瘫肢体的姿势的正确摆放至关重要。
[0003]目前市场上仅有简单的起着支撑作用的支架产品,基本没有改善患者下肢正确姿势的支撑器具。这样的支架器具仅能进行简单的支撑,而没有考虑到患者下肢的生理结构等因素,所以无法使患者下肢处于良肢位,因而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康复,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肢体僵硬或肌肉功能萎缩而使得康复治疗事倍功半,甚至由此使康复治疗失败。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患者下肢保持正确姿势的下肢康复支架。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康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位于其上部的髋骨支架和位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左右两侧的腿支架组成,所述髋骨支架包括固定杆A、与所述固定杆A相连的水平调节装置;所述腿支架包括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垂直连接的所述固定杆B、与所述固定杆B连接的固定杆C、与所述固定杆C相连的固定杆D、与所述固定杆D下方相连的垂直调节装置、与所述垂直调节装置相连的支板;所述固定杆B和所述固定杆C之间垂直连接有上支杆,所述上支杆与大腿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板与下支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杆与小腿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D与所述固定杆C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固定杆A与所述固定杆B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A ;所述固定杆A、所述固定杆B、所述固定杆C、所述固定杆D的尺寸均相同且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固定杆,其尺寸范围均为长度 8cm_30cm、宽度 3cm_6cm、厚度 0.5cm_lcm。
[0006]所述转轴A和所述转轴B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
[0007]所述大腿固定环与所述小腿固定环的内侧均设有保护垫层。
[0008]所述转轴A和所述转轴B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的表面均设有突起结构。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患者的下肢保持正确的支撑姿势,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3]1.大腿固定环、1-1.上支杆、2.小腿固定环、2-1.下支杆、3.传感器、4.垂直调节装置、5.水平调节装置、6.固定杆A、7.固定杆B、8.固定杆C、9.固定杆D、10.支板、11.转轴A、12.转轴B。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0015]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肢康复支架主要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由髋骨支架和腿支架组成。髋骨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人体的腰部,腿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大腿和小腿。
[0016]髋骨支架,如图3所示,包括六个固定杆A6和与中间两个固定杆A6相连的水平调节装置5。水平调节装置5与固定杆A6连接。水平调节装置5能够调节相邻固定杆A6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髋骨支架达到最适合人体的尺寸。
[0017]固定杆B7和固定杆A6通过转轴All垂直连接。当人体的腰部扭动时,转轴All随之转动,使人体能够轻松转动。
[0018]固定杆B7的下端通过垂直连接有大腿固定环I的支杆与固定杆C8连接。大腿固定环I与支杆之间通过上支杆1-1固定连接。大腿固定环I的内表面设有保护垫层,能够保护大腿,防止大腿与固定环I之间摩擦损伤皮肤。
[0019]固定杆C8与固定杆D9之间通过转轴B12活动连接,固定杆D9的下端与垂直调节装置4固定相连,垂直调节装置4与支板10固定连接。垂直调节装置4能够调节与其上下两端相连的固定杆D9和支板1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腿支架的高度,从而使支架的高度达到适合的高度。
[0020]转轴B12位置在膝关节处,当小腿前后移动时,转轴B12转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固定杆D9,使固定杆D9、垂直调节装置4以及支板10随着小腿弯曲。
[0021]转轴All和转轴B12的向外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采集数据,存储患者的身体数据。转轴All和转轴B12与人体接触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圆形突起,这些突起结构与腿部紧密接触,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0022]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下肢康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位于其上部的髋骨支架和位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左右两侧的腿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髋骨支架包括固定杆A(6)、与所述固定杆A(6)相连的水平调节装置(5);所述腿支架包括与所述髋骨支架下方垂直连接的所述固定杆B(7)、与所述固定杆B(7)连接的固定杆C(8)、与所述固定杆C(8)相连的固定杆D(9)、与所述固定杆D(9)下方相连的垂直调节装置(4)、与所述垂直调节装置(4)相连的支板(10);所述固定杆B (7)和所述固定杆C(S)之间垂直连接有上支杆(1-1),所述上支杆(1-1)与大腿固定环(I)固定连接,所述支板(10)与下支杆(2-1)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杆(2-1)与小腿固定环(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D(9)与所述固定杆C(8)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B(12),所述固定杆A(6)与所述固定杆B(7)之间活动连接有转轴A(Il);所述固定杆A (6)、所述固定杆B (7)、所述固定杆C(S)、所述固定杆D (9)的尺寸均相同且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固定杆,其尺寸范围均为长度8cm_30cm、宽度3cm_6cm、厚度0.5cm_l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Il)和所述转轴B(1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传感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环(I)与所述小腿固定环(2)的内侧均设有保护垫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Il)和所述转轴B(12)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的表面均设有突起结构。
【文档编号】A61F5/05GK104306092SQ20141062534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7日
【发明者】姚涛 申请人:天津市意欧风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