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9541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它是由黄芩、栀子、黄连、郁金、赤芍、泽泻、朱砂、磁石、琥珀、珍珠母、首乌藤、合欢花、胆南星、竹茹、半夏、陈皮、柏子仁、石菖蒲、生地黄、蒺藜、川楝子、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镇静安神的功效,治疗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 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躁狂症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 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躁狂症的主要症状是情感高涨 或易激惹,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 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 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目前认为遗传因 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
[0003] 中医上将躁狂症归为癫狂证中的狂证,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狂态发病急骤,面红目 赤,两目怒视,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气力逾常,不食或少食,不眠或少眠,妄见妄言,腹满不 得卧,不避水火,时哭时笑,极度躁动不宁,喧嚣怒骂等。
[0004] 目前此类病症多采用西医治疗,通常采用碳酸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 但是这些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病状,不能彻底治愈此病,必须长期用药才能减少发作次数,且 毒副作用大,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不仅在吃药过程中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抽搐,甚至意识模糊、昏迷的副作用,而且长期服用氯丙嗪类物质会致使患者对多巴 胺过敏,停药后,病症会加重,必须服用更大剂量才能有效,而碳酸锂有效治疗剂量和中毒 剂量很接近,很容易使病人出现药物中毒的现象,给患者身体和心里上造成严重的影响,同 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躁狂症具有 疗效确切,显效快,疗程短,价格低,副作用小的特点。
[0006]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 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
[0007]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黄苳:为唇形科植物黄苳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黄芩的临床 应用抗菌比较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药理学研究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0008] 桅子: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 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 桅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本品苦寒泄降,又能泄三焦火,凉血清心热,可用于热病心烦;血 热妄行及热淋尿血等症。
[0009]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 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本品清热 燥湿,泻火解毒,常配黄芩、桅子等。
[0010]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 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 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行气 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凉血破瘀。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 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本品辛散苦泄,性寒清热,能清心解郁开窍。
[0011] 赤巧:为毛茛科植物巧药Paeonia lactif Iora Pali.或川赤巧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用 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 品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
[0012]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 Juzep.的干燥块莖。性味: 甘、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本品入肾、 膀胱经,性寒善清下焦湿热。此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0013] 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性味:甘,微寒;有毒。归 心经。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 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本草正》:朱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脉,入肺可以降气而走皮 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滞而走筋膜,入肾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无 处不到,故可以镇心逐痰,祛邪降火,治惊痫、杀虫毒,祛中恶及疮疡疥癣之属。
[0014] 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04)。性味:咸,寒。 归肝、心、肾经。功效: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临床长应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磁石质重能安神镇惊, 与朱砂同用更佳,亦常与茯神、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之药同用;小儿惊痫用之,既可安 神,亦可镇惊。
[0015] 琥珀: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性味:甘,平。入 心、肝、小肠经。功效: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 闭经。《本草经疏》: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人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此药毕竟 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谈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 药则镇心安神。
[0016] 珍珠母:为蛘科动物三角帆蛘Hyriopsis cumingii (Lea)、裙纹冠蛘Cristaria plicata (Leach)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 (Dunker)的贝壳。性味: 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 目昏。《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 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0017] 首乌藤:为寥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藤莖。性味: 甘,平。归心、肝经。功效: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 皮肤瘙痒。《本草正义》:首乌藤,濒湖止称茎叶治风疮疥癣,作浴汤甚效,今以治夜少安寐, 盖取其能引阳入阴耳,然不寐之源,亦非一端,苟不知从病源上着想,而惟以此为普通用品, 则亦无效。但止堪供佐使之助,因是调和阴阳者,故亦有利无害。
[0018]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性味:甘, 平。归心、肝经。功效: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0019] 胆南星: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 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性味苦、寒、微辛,凉。归肺、肝、脾经。功效:清热化痰,息 风定惊。本品可治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药品化义》中记载:"主治一 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本草汇言》:天南星,前人 以牛胆制之,名曰胆星。牛胆苦寒而润,有益肝镇惊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
[0020] 竹苑: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 F. 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莖杆的干燥中间层。性味甘, 微寒。入肺、胃、胆经。功效:清热止呕,涤痰开郁。竹茹与半夏,二药均有化痰、止呕、安神 作用,对于胆虚痰热郁结所致的烦闷不宁、头晕目眩、反胃呕哕之证,常相互为用,以协同化 痰、安神、止呕作用。
[0021] 半夏:为在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莖。性味辛, 温,有毒。入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 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 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 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
[0022]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 皮。性味温,辛、苦。入脾、胃、肺经。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本品温能行气,辛 能发散,苦而泄水。陈皮与半夏同用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
[0023] 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 Franco的干燥成熟种 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功效: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 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药品化义》: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同茯神、枣仁、生地、 麦冬,为浊中清品,主治心神虚怯,惊悸怔忡,颜色憔悴,肌肤燥痒,皆养心血之功也。又取气 味俱浓,浊中归肾,同熟地、龟版、枸杞、牛膝,为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 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缓肝,补肝胆之不足,极其稳当,但性平力缓,宜多 用之为妙。
[0024]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莖。性味 辛、苦,温。归心、胃经。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石菖蒲有抗惊厥作用,石菖 蒲的挥发油有安神镇静作用,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本经》:〃主风寒湿痹, 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 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 思之结而通神明。
[0025] 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0026] 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Tribulus ter -restris L.的成 熟果实。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功效: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 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
[0027]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性 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效: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 疝痛,虫积腹痛。
[0028]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 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0029]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桅子泻火除烦,郁金行气化 瘀、清心解郁,赤芍清热凉血,泽泻清热利湿,以上六味共为君药,一方面清热燥湿、泻火除 烦,缓解热病心烦的症状,可以使患者心情和缓,不至于过于激动,另一方面行气化瘀、清热 凉血,可以治疗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病症。朱砂清心镇惊、 安神解毒,磁石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琥珀、珍珠母平肝潜阳,首乌藤养血安神,合欢花清心 解郁,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以上七味共为臣药,朱砂畏磁石,磁石可以消除朱砂的毒 副作用,同时增加镇惊安神的作用,连同琥珀、珍珠母同时作用平肝潜阳,养肝血、敛肝阴、 抑肝阳,从整体上减少患者激动情绪的产生,其他三味助君药清心、养血、化痰,调整心态, 帮助患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竹茹、半夏化痰安神,陈皮燥湿化痰,柏子仁养心安神,石 菖蒲醒神益智,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蒺藜平肝解郁,川楝子舒肝行气,以上八味共为 佐药,以疏肝养心,养阴生津为主,以补养身体,防止君药臣药过于峻烈,避免药物对患者造 成其他方面的伤害,生甘草补脾和胃,调和诸药,引药归经,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 力,佐使共辅,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镇静安神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躁狂症。
[0030]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 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芩7-17份、桅子7-17份、黄连4-14份、郁金10-20份、赤 芍10-20份、泽泻10-20份、朱砂0. 1-0. 5份、磁石19-29份、琥珀7-17份、珍珠母19-29份、 首乌藤25-35份、合欢花7-17份、胆南星7-17份、竹茹10-20份、半夏5-15份、陈皮7-17 份、柏子仁10-20份、石菖蒲15-25份、生地黄19-29份、蒺藜15-25份、川楝子10-20份、生 甘草3-9份。
[0031] 其中优选为:黄芩12份、桅子12份、黄连9份、郁金15份、赤芍15份、泽泻15份、 朱砂0. 3份、磁石24份、琥珀12份、珍珠母24份、首乌藤30份、合欢花12份、胆南星12份、 竹茹15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柏子仁15份、石菖蒲20份、生地黄24份、蒺藜20份、川 楝子15份、生甘草6份。
[0032]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 齐U、片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 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0033]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是丸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桅子、蒺藜、川楝子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浸泡约 30分钟,过滤,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磁石、琥珀、珍珠母放入砂锅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剩 余冷水,超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然后加入黄芩、黄连、郁 金、赤芍、竹茹、半夏、石菖蒲、生地黄继续煎煮45分钟,过滤,得滤液,在药渣中加入4厘米 左右水,继续煎煮约20分钟,加入泽泻、首乌藤、陈皮以及步骤一中的药包煎煮30分钟,最 后加入合欢花和生甘草煎煮约15分钟,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然后浓缩加乙醇,放置 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朱砂、胆南星、柏子仁研磨粉碎,至200目筛,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所得药液浓缩为75°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5?1. 20的稠膏,将步 骤三中所得粉末,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蜂蜜、防腐剂、润湿剂等,进行捶打、搓 条、成丸,晾干,分装入袋,既得本发明所述治疗躁狂症的蜜丸。
[0034]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烦,镇静安神的功效,且疗效确切,显效快,疗程 短,价格低,副作用小,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解除躁狂症患者的病痛,减少西药 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减轻了家庭负担,据对临床12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 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5%,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7. 5%。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例一、黄芩7份、桅子7份、黄连4份、郁金10份、赤芍10份、泽泻10份、朱砂 0. 1份、磁石19份、琥珀7份、珍珠母19份、首乌藤25份、合欢花7份、胆南星7份、竹茹10 份、半夏5份、陈皮7份、柏子仁10份、石菖蒲15份、生地黄19份、蒺藜15份、川楝子10份、 生甘草3份。
[0036] 实施例二、黄芩12份、桅子12份、黄连9份、郁金15份、赤芍15份、泽泻15份、朱 砂0. 3份、磁石24份、琥珀12份、珍珠母24份、首乌藤30份、合欢花12份、胆南星12份、 竹茹15份、半夏10份、陈皮12份、柏子仁15份、石菖蒲20份、生地黄24份、蒺藜20份、川 楝子15份、生甘草6份。
[0037] 实施例三、黄芩17份、桅子17份、黄连14份、郁金20份、赤芍20份、泽泻20份、朱 砂0. 5份、磁石29份、琥珀17份、珍珠母29份、首乌藤35份、合欢花17份、胆南星17份、 竹茹20份、半夏15份、陈皮17份、柏子仁20份、石菖蒲25份、生地黄29份、蒺藜25份、川 楝子20份、生甘草9份。
[0038]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128例,女性112例, 男女比例1. 14 :1,平均年龄27岁,病程时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 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0039] 二、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诊断 标准,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 16分。排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血、尿、肝 功能、心、脑电图异常,有癫痫、颅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史,精神发育迟滞及其它智能障碍者, 药物、酒精依赖者。
[0040] 三、治疗方法: 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优选的制备方法制成的丸剂,温水送服,每天 3次,每次五粒,20天为一个疗程。
[0041] 2、对照组按照CN 103877475 A中治疗躁狂症的胶囊剂,每日三次,每次3粒。治 疗1个月。
[0042] 四、疗效评定标准: 1、 治愈:躁狂症症状完全消失,思维较正常,情绪稳定,社会功能恢复正常; 2、 显效:躁狂症状大部分消失,动作减少,静坐时间较长,思维较正常,情绪稳定,社会 功能明显恢复,自知力部分恢复; 3、 无效:症状无改善,无自知力。
[0043] 五、观察组结果统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 黄芩7-17份、桅子7-17份、黄连4-14份、郁金10-20份、赤芍10-20份、泽泻10-20份、朱砂 0. 1-0. 5份、磁石19-29份、琥珀7-17份、珍珠母19-29份、首乌藤25-35份、合欢花7-17份、 胆南星7-17份、竹茹10-20份、半夏5-15份、陈皮7-17份、柏子仁10-20份、石菖蒲15-25 份、生地黄19-29份、蒺藜15-25份、川楝子10-20份、生甘草3-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 制成:黄芩12份、桅子12份、黄连9份、郁金15份、赤芍15份、泽泻15份、朱砂0. 3份、磁 石24份、琥珀12份、珍珠母24份、首乌藤30份、合欢花12份、胆南星12份、竹茹15份、半 夏10份、陈皮12份、柏子仁15份、石菖蒲20份、生地黄24份、蒺藜20份、川楝子15份、生 甘草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 丸剂。
4. 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 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桅子、蒺藜、川楝子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浸泡约30分钟,过滤,备 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磁石、琥珀、珍珠母放入砂锅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剩 余冷水,超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钟,然后加入黄芩、黄连、郁 金、赤芍、竹茹、半夏、石菖蒲、生地黄继续煎煮45分钟,过滤,得滤液,在药渣中加入4厘米 左右水,继续煎煮约20分钟,加入泽泻、首乌藤、陈皮以及步骤一中的药包煎煮30分钟,最 后加入合欢花和生甘草煎煮约15分钟,过滤,弃渣,合并两次滤液,然后浓缩加乙醇,放置 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朱砂、胆南星、 柏子仁研磨粉碎,至200目筛,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二中所得药液浓缩为75°C环境下相对 密度1. 15?1. 20的稠膏,将步骤三中所得粉末,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蜂蜜、防 腐剂、润湿剂等,进行捶打、搓条、成丸,晾干,分装入袋,既得本发明所述治疗躁狂症的蜜 丸。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324327SQ20141066218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郭丽 申请人:郭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