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538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菊苣9份、肿节风12份、积雪草5份、西洋参6份、苦菜15份、白蔹10份、黄药子3份、蚕茧7份、牛筋草12份、灯笼草9份、白薇5份、荠菜12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0002] 丹毒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 性感染性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 《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 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 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 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
[0003] 本病在临床表现上常见为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 不得外泄,致患部鲜红灼热,有如涂丹为特征的急性感染疾病。其发病急剧,皮损发生前常 有倦怠、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轻者为局部暂时性充血红斑,继而发生轻 度鳞屑而愈,重者红斑迅速向四周蔓延,皮损发热鲜红,边界清楚,边缘轻度隆起,中央肿胀 轻度消退,一些患者的皮损上可形成水疱或大疱等等。
[0004]目前对于湿热化火型丹毒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0005] 本发明中药药剂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菊苣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
[0006]【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一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0007] 肿节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
[0008]【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0009]【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积雪草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 Urb.的干燥全草。
[0010]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0011]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 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 涂。
[0012] 西洋参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0013]【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主气虚阴专火旺,咳嗽痰血,虚热烦烦倦,内热 消渴,口燥烟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_6g;或入丸、散。
[0014] 苦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全草。
[001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 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_30g。
[0016] 白蔹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
[0017]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 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0018] 黄药子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0019] 【功能主治】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20]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_9g 蚕茧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茧壳。
[0021] 【功能主治】止血;止渴;解毒疗疮。
[0022]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牛筋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0023]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伤暑发热;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 证;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疮疡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_15g,鲜品30_90g。
[0024] 灯笼草 【来源】为茄种植物灯笼草的全株。
[002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
[0026]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_15g。
[0027] 白薇 【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蘑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根。
[0028] 【功能主治】清热益阴;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0029]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_15g 荠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
[0030] 【功能主治】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
[0031]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_30g;鲜品60_1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汁点 目艮。。


【发明内容】

[0032]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 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湿热化火型丹毒的目的。
[003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 菊苣9份、肿节风12份、积雪草5份、西洋参6份、苦菜15份、白薮10份、黄药子3份、蚕苗 7份、牛筋草12份、灯笼草9份、白薇5份、莽菜12份。
[0034]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9年12月-2014年6月间共收集90例湿热化火型丹毒的门诊患者,年龄 18-60岁,病程1-60天。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空白组35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 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5] 2、诊断依据 2. 1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毒,常为游走性。
[0036] 2. 2局部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红斑边缘微撬起,与正常皮肤有明显分 界,红斑上有时可出现水疱、紫斑,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病变附近有譽核肿痛。
[0037] 2. 3开始即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
[0038] 2. 4可有皮肤、粘膜破损或脚癣等病史。
[0039] 2. 5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0040] 3、试验方法 3. 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041] 3. 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042]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 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于湿热化火型丹 毒疗效评定: 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象正常。
[0043] 好转: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
[0044] 未愈:全身与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证"。
[0045] 4.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湿热化火型丹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 成:菊苣9份、肿节风12份、积雪草5份、西洋参6份、苦菜15份、白薮10份、黄药子3份、 蚕茧7份、牛筋草12份、灯笼草9份、白薇5份、莽菜12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4474309SQ20141066199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张相骋 申请人:张相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