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18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包括不锈钢椭圆外管、多腔内管和鞘头,所述的多腔内管包括内窥镜通道、对称设置的钢丝通道和台阶凸起。所述的鞘头头部由透明视窗密封,尾部与台阶凸起卡合固定。不锈钢外管与多腔内管之间为手术器械通道。所述的多腔内管采用生物塑料制成。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台阶凸起和鞘头卡和固定便于鞘头的快速更换,同时椭圆形不锈钢外管加工难度低精度高。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用内窥镜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常规的膀胱镜手术器械和宫腔镜手术器械其材质以不锈钢为主,而不锈钢材质的手术器械属于开放的器械,在使用时无法对内窥镜形成完全的封闭,在手术过程中内窥镜通过插入到鞘类的器械中进行工作,人体手术过程中产生的体液物质会对内窥镜造成污染,术后的内窥镜必须要消毒。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种对内窥镜进行全封闭保护的内窥镜鞘。内窥镜在里面,鞘在外面。由于内窥镜不与任何人接触,直接接触人体的是内窥镜鞘。同时人体也不会对内窥镜形成污染,减少交叉感染。这样就可以使得内窥镜不用消毒,能够对内窥镜进行保护。最大程度延长内窥镜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一次性的内窥镜鞘造价成本与普通的内窥镜鞘相比造价更低,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满足更多的手术需求。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次性内窥镜鞘的前端结构包括一个不锈钢的多腔外管和鞘头。多腔外管的腔体为各类通道,包括内窥镜通道、钢丝通道、手术器械通道等。在内窥镜通道中还有一个不锈钢内管进行支撑。鞘头直接与不锈钢外管相连接,连接方式一般为焊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不锈钢材质的多腔外管加工难度高且精度难以保证。为了增加强度只能在内窥镜通道中再加入钢管进行支撑,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和重量。另外鞘头直接与外管焊接,当手术过程中鞘头的视窗受到污染时鞘头无法快速更换,还需要增加视窗清洗
目.-rf* 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管加工难度高精度差、产品制造成本高以及鞘头无法快速更换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包括不锈钢椭圆外管、置于不锈钢椭圆外管中的多腔内管和鞘头;所述的不锈钢椭圆外管与多腔内管之间为手术器械通道;所述的多腔内管包括内窥镜通道、对称设置的钢丝通道和台阶凸起;所述的鞘头头部由透明视窗密封,尾部与台阶凸起卡合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多腔内管采用生物塑料制成。
[0008]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台阶凸起和鞘头卡和固定便于鞘头的快速更换,同时椭圆形不锈钢外管加工难度低精度高,多腔内管可采用金属或塑料制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垂直剖面图
[0010]图2是本发明创造多腔内管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发明创造整体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
[0013]1、不锈钢椭圆外管2、多腔内管 2-1、台阶凸起
[0014]2-2、钢丝通道 3、内窥镜通道4、手术器械通道
[0015]5、鞘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7]由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包括不锈钢椭圆外管、多腔内管和鞘头,所述的多腔内管包括内窥镜通道、对称设置的钢丝通道和台阶凸起。所述的鞘头头部由透明视窗密封,尾部与台阶凸起卡合固定。不锈钢外管与多腔内管之间为手术器械通道。
[0018]不锈钢椭圆外管与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多腔外管相比,加工难度更小,加工精度更高。多腔内管与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支撑内管相比,制造材料可选范围更广泛,可选择金属材料或生物塑料。台阶凸起能够与鞘头形成密封固定,保证整个前端结构的密封性。
[0019]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锈钢椭圆外管、置于不锈钢椭圆外管中的多腔内管和鞘头;所述的不锈钢椭圆外管与多腔内管之间为手术器械通道;所述的多腔内管包括内窥镜通道、对称设置的钢丝通道和台阶凸起;所述的鞘头头部由透明视窗密封,尾部与台阶凸起卡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次性内窥镜鞘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腔内管采用生物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B1/00GK104305949SQ20141067398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徐振亮, 张大本 申请人: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