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

文档序号:770330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病人的情况做好记录,对于病人体质进行定期体检诊疗,而后安排骨髓穿刺,通过骨髓穿刺方式完成给药,所述方法对照组为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骨髓穿刺给药的途径达到了对骨转移疼痛的控制,24小时明显减轻或治愈骨转移疼痛,两组疼痛程度均有下降,治疗50例完全有效,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19例,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骨转移是肺癌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症状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椎体转移的脊 髓压迫、高血钙及一般状况下降等。肺癌出现骨转移预后较差。因而减症治疗非常重要,能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骨转移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症状正常骨代谢涉及骨吸收和新骨形 成之间的平衡。肿瘤细胞不能维持这种平衡,骨含有大量的增殖调节因子,是肿瘤细胞最适 宜的内环境[1]。许多内分泌调节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IL 一 1、IL 一 6、破骨细胞激活因 子和前列腺素都参与骨重塑过程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均可分泌这些因子,以刺激破骨细胞 活性。另外,肿瘤因子还可以激活骨基质释放增殖因子,促进肿瘤增生。骨转移是原发肿瘤 通过血液播散到血管丰富的骨骼部位继续生长,主要表现为弥漫性骨膜炎、骨质中断或溶 骨性肿瘤,三者可同时出现。最常见转移部位为骨盆、肋骨、椎体和长骨,特别是股骨。末梢 长骨很少被累及[2]。肺癌骨转移通常是溶骨性破坏,当骨的强度减弱时,可能导致病理性 骨折。最常见病理性骨折的部位是肋骨和椎体.但由于股骨承重原因而成为病理性骨折的 另一个常见部位椎体转移致使局部膨胀或塌陷而引起脊髓压迫。常表现为背痛.如果未及 时发现.可造成严重和不可逆性的神经后遗症[3-4]。病理上虽然研究较为清楚,但对于肺 癌骨转移的治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面临挑战。
[0003] 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临床一般已属晚期,有报道伴有骨转移的肺癌中生存时间 仅3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2%,提示骨转移为老年性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晚期肿瘤 疼痛是一个世界难题,尤其是全身骨转移引起的疼痛,让很多临床医生无可奈何,很多病人 靠放化疗、毒麻药物三阶梯治疗也难以有效止痛。因此进一步深入的开展联合中医药治疗 骨转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 移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骨髓穿刺给药的途径达到了对骨转移疼痛的控制,24小时明显减 轻或治愈骨转移疼痛。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 痛的治疗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病人的情 况做好记录,对于病人体质进行定期体检诊疗,而后安排骨髓穿刺,通过骨髓穿刺方式完成 给药。
[0008]具体地,所述方法对照组为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0009]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通过骨髓穿刺 给药的途径达到了对骨转移疼痛的控制,24小时明显减轻或治愈骨转移疼痛,两组疼痛程 度均有下降,治疗50例完全有效,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19例,有效率为63. 33%,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其特征 在于,分类病人的情况做好记录,对于病人体质进行定期体检诊疗,而后安排骨髓穿刺,通 过骨髓穿刺方式完成给药。
[0011] 具体地,所述方法对照组为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0012] 实验案例:
[0013] 选取自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癌骨转移病人,共计 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35岁-77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鳞癌23例,腺癌29,小细 胞癌8例;治疗组:鳞癌10例,腺癌15例,小细胞5例,轻度疼痛13例,中度疼痛12例,重 度疼痛5例;对照组:鳞癌13例,腺癌14例,小细胞3例,轻度疼痛17例,中度疼痛11例, 重度疼痛2例。根据病情,患者可接受放疗、化疗、口服止痛药等治疗,经统计学处理,两组 病人在年龄、性别、疼痛程度、病理类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0014] 1.2纳入标准
[0015] 所有患者均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症型,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且经CT、 MRI、ECT或PET/CT检查诊断为骨转移,并伴有相应部位轻度以上疼痛;入组前一个月未接 受过双磷酸盐治疗;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KPS评分> 40分;不伴有肝、肾、心功能损害 者;依存性好。
[0016] 2 方法
[0017] 2.1治疗方法
[0018] 治疗组:采用骨髓穿刺术进行给药。对照组: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0019] 2. 2疗效评定
[0020] 疼痛程度分级:疼痛程度采用NRS评分法,0分:没有疼痛;1?3分:轻度疼痛,可 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4?6分:中度疼痛,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到干扰, 需用镇痛药:7?9分:重度疼痛,强烈持续,睡眠严重受到干扰,需用强镇痛药10分:可以 出现的最痛。
[0021] 活动能力:〇级为活动自如,不受影响;I级为活动轻度受限,生活尚能自理;II级 为活动明显受限,需人帮助III级为生活完全受限,卧床不起。
[0022] 生活质量:按KPS评分标准。
[0023] 2. 3疗效标准
[0024] 疼痛缓解程度分级:完全缓解(CR):治疗后NRS为分0;部分缓解(PR):放射治疗 后NRS分值下降大于等于2分;无缓解(NR):治疗后NRS分值下降小于等于1分或较前升 高。以CR+PR为有效率。
[0025] 活动能力:显效:活动能力提高II级或以上;有效:活动能力提高I级;无效:活 动能力未提高或减弱。
[0026]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20分及以上为显著改善;增加10分为 改善;无增加为稳定;减少10分及以下为下降。
[0027] 2. 4副作用评定
[0028]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表现。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每4周复查1次肝、 肾功能及心电图。按WHO推荐的抗癌药物毒副反应0?IV度共5个级别的分级标准,对研 究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与治疗的相关性。
[0029] 2. 5统计学分析
[0030]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0031] 3 结果:
[0032] 3. 1骨痛缓解:两组疼痛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有效为27例,有效率为90%,对照 组为19例,有效率为6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5)。见表1。
[0033] 表1两组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病人的情况 做好记录,对于病人体质进行定期体检诊疗,而后安排骨髓穿刺,通过骨髓穿刺方式完成给 药。
2. -种基于骨髓穿刺术的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对照组 为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
【文档编号】A61M31/00GK104383633SQ20141067933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5日
【发明者】闫书印 申请人:闫书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