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其由内调理,可以根治盆腔炎,减少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且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内调理,可以根治盆腔炎,减少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且无毒副作用。
[0004]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
[0006]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8 -12份、大黄8 -12份、地丁草8 - 12份、牡丹皮10 - 16份、金银花10 - 16份、当归10 - 16份、赤芍8 - 12份、党参8 - 12份、木香8-12份、丹参8-12份、蒲公英15 - 20份、川牛膝8-12份、杜仲8-12份、桃仁
15- 20份、桂枝15 - 20份、何首乌8 - 12份、益母草15 - 20份。
[0007]优选地,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10份、大黄10份、地丁草10份、牡丹皮13份、金银花13份、当归13份、赤芍10份、党参10份、木香10份、丹参10份、蒲公英17.5份、川牛膝10份、杜仲10份、桃仁17.5份、桂枝17.5份、何首乌10份、益母草17.5份。
[0008]上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I)、将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用酒精浸泡20 - 24个小时,浸泡温度是20 - 25°C ;
[0010]2)、将浸泡后的药材烘干,然后慢炒30分钟,慢炒温度控制在60°C以内;
[0011]3)、将慢炒后的药材送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或胶囊。
[0012]上述药材功效作用分别为:
[0013]1、蜀红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0014]2、大黄:具有解毒消痈,行瘀通经,清热除湿的功效;
[0015]3、地丁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0016]4、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
[0017]5、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0018]6、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
[0019]7、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0020]8、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
[0021]9、木香:具有理气止疼,健胃化滞的功效;
[0022]10、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
[0023]11、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0024]12、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
[0025]13、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
[0026]14、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0027]15、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效;
[0028]16、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
[0029]17、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
[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和配比,各种中药相互协同作用,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
[0034]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8份、大黄8份、地丁草8份、牡丹皮10份、金银花10份、当归10份、赤苟8份、党参8份、木香8份、丹参8份、蒲公英15份、川牛膝8份、杜仲8份、桃仁15份、桂枝15份、何首乌8份、益母草15份。
[0035]上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I)、将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用酒精浸泡20个小时,浸泡温度是20°C ;
[0037]2)、将浸泡后的药材烘干,然后慢炒30分钟,慢炒温度控制在60°C以内;
[0038]3)、将慢炒后的药材送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或胶囊。
[0039]实施例2
[0040]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
[0041]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10份、大黄10份、地丁草10份、牡丹皮13份、金银花13份、当归13份、赤芍10份、党参10份、木香10份、丹参10份、蒲公英17.5份、川牛膝10份、杜仲10份、桃仁17.5份、桂枝17.5份、何首乌10份、益母草17.5 份。
[0042]上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I)、将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用酒精浸泡22个小时,浸泡温度是23°C ;
[0044]2)、将浸泡后的药材烘干,然后慢炒30分钟,慢炒温度控制在60°C以内;
[0045]3)、将慢炒后的药材送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或胶囊。
[0046]实施例3
[0047]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
[0048]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12份、大黄12份、地丁草12份、牡丹皮16份、金银花16份、当归16份、赤芍12份、党参12份、木香12份、丹参12份、蒲公英20份、川牛膝12份、杜仲12份、桃仁20份、桂枝20份、何首乌12份、益母草20份。
[0049]上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I)、将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用酒精浸泡24个小时,浸泡温度是25°C ;
[0051 ] 2)、将浸泡后的药材烘干,然后慢炒30分钟,慢炒温度控制在60°C以内;
[0052] 3)、将慢炒后的药材送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或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蜀红藤、大黄、地丁草、牡丹皮、金银花、当归、赤芍、党参、木香、丹参、蒲公英、川牛膝、杜仲、桃仁、桂枝、何首乌、益母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8-12份、大黄8-12份、地丁草8-12份、牡丹皮10 -16份、金银花10 - 16份、当归10 - 16份、赤芍8 - 12份、党参8 - 12份、木香8 - 12份、丹参8 - 12份、蒲公英15 - 20份、川牛膝8 - 12份、杜仲8 - 12份、桃仁15 - 20份、桂枝15 - 20份、何首乌8 - 12份、益母草15 - 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组成:蜀红藤10份、大黄10份、地丁草10份、牡丹皮13份、金银花13份、当归13份、赤苟10份、党参10份、木香10份、丹参10份、蒲公英17.5份、川牛膝10份、杜仲10份、桃仁17.5份、桂枝17.5份、何首乌10份、益母草17.5份。
4.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药物清水洗净后,用酒精浸泡20- 24个小时,浸泡温度是20 - 25°C ; 2)、将浸泡后的药材烘干,然后慢炒30分钟,慢炒温度控制在60°C以内; 3)、将慢炒后的药材送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或胶囊。
【文档编号】A61K9/48GK104435397SQ20141068192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周舜宁 申请人:周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