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泡腾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43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双黄连泡腾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连泡腾片,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所述双黄连泡腾片中的双黄连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双黄连浸膏粉20-50、润滑剂5-15、粘合剂10-20、矫味剂2-5;所述双黄连浸膏粉由重量份数比为1∶1∶2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提取制得;所述润滑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2的橄榄油和甘氨酸;所述粘合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3的黄原胶和氧化锌;所述矫味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薄荷水和甘草素。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性质稳定,不会因酸源吸潮而影响泡腾片的稳定性;在需要泡腾时,泡腾速度快;能二次泡腾,泡腾充分。
【专利说明】双黄连泡腾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黄连泡腾片。
技术背景
[0002]中药双黄连制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治疗。其疗效很好,很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市场销售量较大。根据现代药理研宄和动物实验证实,双黄连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目前其制剂有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片、双黄连冻干粉、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颗粒、双黄连口含片、双黄连栓等。双黄连泡腾片是以泡腾剂为崩解剂的新型速释制剂,其优势在使用方便,起效快,口感好,运输方便,质量稳定。本泡腾片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口感好,特别适宜于小孩、老人服用。双黄连泡腾片解决了口服液在运输、携带等方面均不方便,且液体制剂往往稳定性较差,注射剂使用不便,其他系列的口服制剂口味不佳等问题。大多数泡腾片由于酸源易吸潮而使其质量不稳定。为了解决酸源易吸潮的问题,一般是采用酸碱分别制粒,再混合酸碱颗粒后压片,目的是减少酸碱颗粒的接触面积,提高样品的稳定性;然而这样制备的样品稳定性仍然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从成分及结构上有效解决酸源易吸潮而引起泡腾片不稳定的问题的双黄连泡腾片。
[0004]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做具体的说明:
[0005]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所述双黄连泡腾片中的双黄连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6]双黄连浸膏粉20-50润滑剂5-15粘合剂10-20矫味剂2-5 ;
[0007]所述双黄连浸膏粉由重量份数比为1: 1:2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提取制得;
[0008]所述润滑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2的橄榄油和甘氨酸;
[0009]所述粘合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3的黄原胶和氧化锌;
[0010]所述矫味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薄荷水和甘草素。
[0011〕 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其中的双黄连药物中润滑剂、粘合剂、矫味剂的选择,有利于双黄连药物的稳定,有利于双黄连药物的制备,性状好,稳定。
[0012]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所述双黄连浸膏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得:
[0013]8.分别称量所述重量份数比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
[0014]匕将所称量的金银花和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11倍,煎煮3卜;第二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8倍,煎煮21!;第三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3倍,煎煮1卜;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加95%的乙醇进行醇沉,过滤,滤液浓缩,在401: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1 ;
[0015]0.将所称量的连翘,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8倍,煎煮31!;第二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5倍,煎煮2卜;第三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3倍,煎煮111 ;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用2倍体积量50%乙醇水溶液溶解,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弃去洗脱液,再用10% -15%乙醇水溶液洗,至接近无色,弃去洗脱液,再用55% -75%乙醇水溶液洗脱20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浓缩,在401: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2 ;
[0016](1.将浸膏粉1、浸膏粉2混合均匀,即得双黄连浸膏粉。
[0017]将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双黄连浸膏粉按如上方法制备,制得的浸膏粉质量好。
[0018]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双黄连泡腾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酸源层、双黄连药物层和碱源层,所述酸源层包括酸源囊体;酸源囊体包括酸源物质和包裹酸源物质的第一囊皮;第一囊皮内填充有碱源颗粒。
[0019]将酸源层设置在最内层,防止其吸潮;同时将酸源物质包裹在第一囊皮中,碱源颗粒填充于第一囊皮内,将酸碱源物质分开,需要泡腾时,酸源物质很容易与碱源物质混合并泡腾,可以实现二次泡腾的作用,达到很好的泡腾效果。
[0020]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酸源层和双黄连药物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囊皮,第二囊皮内填充有吸湿颗粒。
[0021]第二囊皮中吸湿颗粒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阻止酸碱源物质的吸潮,保证双黄连泡腾片的稳定性。
[0022]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双黄连药物层和碱源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囊皮;第三囊皮中填充有酸源颗粒。
[0023]第三囊皮中酸源颗粒的设置,可以与碱源层相作用,形成一次泡腾,泡腾速度快。
[0024]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双黄连药物层为八瓣式结构,相邻的两瓣分别填充有双黄连囊体和双黄连颗粒,双黄连囊体为填充有双黄连液体的囊体;双黄连颗粒为缓释微丸或缓释微球。
[0025]八瓣式结构提高了酸源层和碱源层的接触面积,泡腾后,使其分散更均匀,双黄连囊体内填充有双黄连液体,可以快速吸收,迅速起效;双黄连颗粒起到缓释的作用。
[0026]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第三囊皮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
[0027]凹槽的设置,可以在需要泡腾时,进一步加快泡腾速度,使泡腾片快速起效。
[0028]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碱源层包括碱源物质和第四囊皮,碱源物质填充于凹槽内,第四囊皮包裹于第三囊皮的外层并对填充于凹槽内的碱源物质进行固定。
[0029]碱源层设置在最外层起到了中和胃酸的作用,可以有效保护胃;同时也将其与酸源分开,提高双黄连泡腾片稳定性;碱源层的碱源物质可以与第三囊皮中的酸源颗粒起到第一次泡腾的作用。
[0030]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性质稳定,不会因酸源吸潮而影响泡腾片的稳定性;在需要泡腾时,泡腾速度快,能够二次泡腾,泡腾充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实施例4中双黄连泡腾片的“剖面图;
[0033]图3是实施例5中双黄连泡腾片的“剖面图;
[0034]图4是实施例6中双黄连泡腾片的“剖面图;
[0035]图5是实施例7中双黄连泡腾片的“剖面图;
[0036]图6是实施例8中双黄连泡腾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双黄连泡腾片,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40]双黄连浸膏粉20润滑剂5粘合剂20矫味剂2 ;
[0041]所述双黄连浸膏粉由重量份数比为1: 1:2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提取制得;
[0042]所述润滑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2的橄榄油和甘氨酸;
[0043]所述粘合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3的黄原胶和氧化锌;
[0044]所述矫味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薄荷水和甘草素。
[0045]所述双黄连浸膏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得:
[0046]8.分别称量所述重量份数比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
[0047]匕将所称量的金银花和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11倍,煎煮3卜;第二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8倍,煎煮2卜;第三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3倍,煎煮1卜;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加95%的乙醇进行醇沉,过滤,滤液浓缩,在401: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1 ;
[0048]0.将所称量的连翘,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8倍,煎煮3卜;第二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5倍,煎煮2卜;第三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3倍,煎煮111 ;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用2倍体积量50%乙醇水溶液溶解,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弃去洗脱液,再用10% -15%乙醇水溶液洗,至接近无色,弃去洗脱液,再用55% -75%乙醇水溶液洗脱20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浓缩,在401: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2 ;
[0049](1.将浸膏粉1、浸膏粉2混合均匀,即得双黄连浸膏粉。
[0050]实施例2
[0051]一种双黄连泡腾片,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52]双黄连浸膏粉50润滑剂15粘合剂10矫味剂5 ;
[0053]双黄连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4]实施例3
[0055]一种双黄连泡腾片,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56]双黄连浸膏粉35润滑剂10粘合剂15矫味剂4 ;
[0057]双黄连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8]实施例4
[0059]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按照实施例1的原料和方法制得,如图1、2所示,1为酸源层,11为酸源囊体,111为酸源物质,112为第一囊皮,113为碱源颗粒;2为双黄连药物层;3为碱源层。
[0060]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如图1、2所示,双黄连泡腾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酸源层1、双黄连药物层2和碱源层3,酸源层1包括酸源囊体11 ;酸源囊体11包括酸源物质111和包裹酸源物质的第一囊皮112 ;第一囊皮112内填充有碱源颗粒113。
[0061]实施例5
[0062]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按照实施例2的原料和方法制得,如图1、3所示,1为酸源层,11为酸源囊体,111为酸源物质,112为第一囊皮,113为碱源颗粒;2为双黄连药物层;3为碱源层;4为第二囊皮;41为吸湿颗粒。
[0063]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如图1、3所示,结构除与实施例4存在如下不同外,其余均相同:酸源层1和双黄连药物层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囊皮4,第二囊皮4内填充有吸湿颗粒41。
[0064]实施例6
[0065]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按照实施例3的原料和方法制得,如图1、4所示,1为酸源层,11为酸源囊体,111为酸源物质,112为第一囊皮,113为碱源颗粒;2为双黄连药物层;3为碱源层;4为第二囊皮;41为吸湿颗粒;5为第三囊皮,51为酸源颗粒。
[0066]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如图1、4所示,结构除与实施例5存在如下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双黄连药物层2和碱源层3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囊皮5 ;第三囊皮5中填充有酸源颗粒51。
[0067]实施例7
[0068]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按照实施例3的原料和方法制得,如图1、5所示,1为酸源层,11为酸源囊体,111为酸源物质,112为第一囊皮,113为碱源颗粒;2为双黄连药物层,21为双黄连囊体,22为双黄连颗粒;3为碱源层;4为第二囊皮;41为吸湿颗粒;5为第三囊皮,51为酸源颗粒。
[0069]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如图1、5所示,结构除与实施例6存在如下不同外,其余均相同:双黄连药物层2为八瓣式结构,相邻的两瓣分别填充有双黄连囊体21和双黄连颗粒22,双黄连囊体21为填充有双黄连液体的囊体;双黄连颗粒22为缓释微丸或缓释微球。
[0070]实施例8
[0071]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按照实施例3的原料和方法制得,如图1、6所示,1为酸源层,11为酸源囊体,111为酸源物质,112为第一囊皮,113为碱源颗粒;2为双黄连药物层,21为双黄连囊体,22为双黄连颗粒;3为碱源层,31为碱源物质,32为第四囊皮;4为第二囊皮;41为吸湿颗粒;5为第三囊皮,51为酸源颗粒。
[0072]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如图1、6所示,结构除与实施例7存在如下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第三囊皮5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碱源层3包括碱源物质31和第四囊皮32,碱源物质31填充于凹槽内,第四囊皮32包裹于第三囊皮5的外层并对填充于凹槽内的碱源物质31进行固定。
[0073]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双黄连泡腾片,性质稳定,不会因酸源吸潮而影响泡腾片的稳定性;在需要泡腾时,泡腾速度快;能二次泡腾,泡腾充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泡腾片中的双黄连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双黄连浸膏粉20-50 润滑剂5-15 粘合剂10-20 矫味剂2_5 ; 所述双黄连浸膏粉由重量份数比为1:1:2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提取制得; 所述润滑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2的橄榄油和甘氨酸; 所述粘合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3的黄原胶和氧化锌; 所述矫味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的薄荷水和甘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浸膏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得: a.分别称量所述重量份数比的金银花、黄芩和连翘; b.将所称量的金银花和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11倍,煎煮3h ;第二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8倍,煎煮2h ;第三次加水量为金银花和黄芩总体积的3倍,煎煮Ih ;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加95%的乙醇进行醇沉,过滤,滤液浓缩,在40°C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I ; c.将所称量的连翘,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8倍,煎煮3h;第二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5倍,煎煮2h ;第三次加水量为连翘体积的3倍,煎煮Ih ;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浸膏,用2倍体积量50%乙醇水溶液溶解,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弃去洗脱液,再用10% -15%乙醇水溶液洗,至接近无色,弃去洗脱液,再用55% -75%乙醇水溶液洗脱20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浓缩,在40°C下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2 ; d.将浸膏粉1、浸膏粉2混合均匀,即得双黄连浸膏粉。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泡腾片由内向外依次包括酸源层(I)、双黄连药物层(2)和碱源层(3),所述酸源层(I)包括酸源囊体(11);所述酸源囊体(11)包括酸源物质(111)和包裹酸源物质的第一囊皮(112);所述第一囊皮(112)内填充有碱源颗粒(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源层(I)和双黄连药物层(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囊皮(4),所述第二囊皮(4)内填充有吸湿颗粒(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药物层(2)和碱源层(3)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囊皮(5);所述第三囊皮(5)中填充有酸源颗粒(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药物层(2)为八瓣式结构,相邻的两瓣分别填充有双黄连囊体(21)和双黄连颗粒(22),所述双黄连囊体(21)为填充有双黄连液体的囊体;所述双黄连颗粒(22)为缓释微丸或缓释微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囊皮(5)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黄连泡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源层(3)包括碱源物质(31)和第四囊皮(32),所述碱源物质(31)填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四囊皮(32)包裹于所述第三囊皮(5)的外层并对填充于所述凹槽内的碱源物质(31)进行固定。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435132SQ20141068272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吴光彦 申请人: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