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33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份、黄芩6份、蔊菜7份、螃蟹花5份、金沙青叶胆6份、大箭根8份、白花蛇舌草5份、连翘4份、酸模6份、猪鬃松叶8份、熊脂4份、茯苓3份、海韭菜5份、坡油麻4份、生牡蛎3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解毒散结、潜阳补阴、凉血活血、化瘀杀虫之功效,治疗痤疮治愈率极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本病好发于青年人,内分泌因素,皮脂因素,毛囊内微生物以及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缺乏都可引起。初起损害为黑头粉刺,可挤出黄白色脂栓。皮疹顶端可有小脓疱,破溃后有色素沉着。少数患者除粉刺、丘疹、脓疱疹外,可有结节和囊肿。好发生于颜面、胸背部,对称分布。有时有疼痛及触痛。临床上常分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萎缩、聚合性等类型。临床上对该疾病的治疗,一般以西医为主,但是大部分药剂药效不显,对于痤疮的治疗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其选用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研究理论,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解毒散结、潜阳补阴、凉血活血、化瘀杀虫之功效,治疗痤疮治愈率极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11份、黄芩6?7份、揮菜7?8份、螃蟹花5?6份、金沙青叶胆6?7份、大箭根8?9份、白花蛇舌草5?6份、连翅4?5份、酸模6?7份、猪鬃松叶8?9份、熊脂4?5份、茯苓3?5份、海韭菜O?6份、坡油麻O?5份、生牡贩O?4份。
[0005]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11份、黄芩6?7份、揮菜7?8份、螃蟹花5?6份、金沙青叶胆6?7份、大箭根8?9份、白花蛇舌草5?6份、连翘4?5份、酸模6?7份、猪鬃松叶8?9份、熊脂4?5份、茯苓3?4份、海韭菜5?6份、坡油麻4?5份、生牡贩3?4份。
[0006]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份、黄芩6份、揮菜7份、螃蟹花5份、金沙青叶胆6份、大箭根8份、白花蛇舌草5份、连翘4份、酸模6份、猪鬃松叶8份、熊脂4份、茯苓3份、海韭菜5份、坡油麻4份、生牡蛎3份。
[0007]作为优选,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牙砂、黄芩、揮菜、螃蟹花、金沙青叶胆、大箭根、白花蛇舌草、连翘、酸模、猪鬃松叶、茯苓、海韭菜、坡油麻、生牡蛎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酸模、熊脂放入容器内,加入烈性白酒,并加入少量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I)?
(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0008]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马牙砂【来源】药材基源:为中酸性火成岩类岩石石英二长斑岩。【性味】甘;温;无毒。【归经】肝;胃;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散结;去腐生肌;除寒祛湿;益肝健胃;活血化瘀;利尿化石;延年益寿。主痈疽发背;痤疮;湿疹;脚气;痱子;手指皲裂;黄褐斑;牙痛;口腔溃疡;风湿痹痛;腰背痛;慢性肝炎;胃炎;痢疾;糖尿病;神经衰弱;外伤红肿;高血压;老年性血管硬化;肿瘤;尿路结石。
[0009]黄芩【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0010]揮菜【来源】十字花科揮菜属植物揮菜或江剪刀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漆疮,蛇咬伤,疔疮痈肿。
[0011]螃蟹花【来源】豆科白车轴草,以全草入药。【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宁心。
[0012]金沙青叶胆【来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止痛;健脾消积。主小儿寒证;痉挛性腹痛;小儿疳积;消化不良。
[0013]大箭根【来源】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轮叶香茶菜,以全草入药。【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膀胱炎;外用治蛇咬伤。
[0014]白花蛇舌草【来源】本品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归经】入胃、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0015]连翘【来源】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16]酸模【来源】寥科酸模属植物酸模,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酸、苦,寒。【功能主治】凉血,解毒,通便,杀虫。用于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癣,疔疮,神经性皮炎,湿疹。
[0017]猪鬃松叶【性味】苦;性温。【归经】心;脾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预防乙脑、流感。
[0018]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19]海韭菜【来源】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以全草入药。【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
[0020]坡油麻【来源】为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山芝麻,以根或全株入药。【药理作用】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性味】苦、微甘,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用于感冒高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麻疫,咳嗽,疟疾;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疔疮。
[0021]生牡蛎【来源】牡蛎科动物长牡蛎的贝壳。【性味】咸,微寒。【归经】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0022]酸模【来源】寥科酸模属植物酸模,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酸、苦,寒。【功能主治】凉血,解毒,通便,杀虫。用于内出血,痢疾,便秘,内痔出血;外用治疥癣,疔疮,神经性皮炎,湿疹。
[0023]熊脂【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脾经。【功能主治】补虚损;润肌肤;消积;杀虫。主虚损赢瘦;风痹不仁筋脉挛急;积聚;面疮;癖;白秀;腺疮。
[00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解毒散结、潜阳补阴、凉血活血、化瘀杀虫之功效,治疗痤疮治愈率极高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0025]2、本发明中药制剂选用优质中药材制成,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及现代医学研究理论,并利用现代医药制药技术制成,安全无毒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马牙砂10克、黄芩6克、揮菜7克、螃蟹花5克、金沙青叶胆6克、大箭根8克、白花蛇舌草5克、连翘4克、酸模6克、猪鬃松叶8克、熊脂4克、茯苓3克、海韭菜5克、坡油麻4克、生牡蛎3克,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制备:(I)将马牙砂、黄芩、揮菜、螃蟹花、金沙青叶胆、大箭根、白花蛇舌草、连翘、酸模、猪鬃松叶、茯苓、海韭菜、坡油麻、生牡蛎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酸模、熊脂放入容器内,加入烈性白酒,并加入少量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I)?(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0027]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2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I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0028]实施例2
称取:马牙砂10克、黄芩6克、揮菜7克、螃蟹花5克、金沙青叶胆6克、大箭根8克、白花蛇舌草5克、连翘4克、酸模6克、猪鬃松叶8克、熊脂4克、茯苓3克。
[0029]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0]实施例3
称取:马牙砂11克、黄芩7克、揮菜8克、螃蟹花6克、金沙青叶胆7克、大箭根9克、白花蛇舌草6克、连翘5克、酸模7克、猪鬃松叶9克、熊脂5克、茯苓5克、海韭菜6克、坡油麻5克、生牡蛎4克。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1]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选择2010年以来诊治的痤疮患者98例临床观察。患者均符合痤疮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痤疮。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2]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胶囊制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2粒,饭后温开水送服;15天为I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0033]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0.2g,每日2次;四环素片0.5g,每日2次,外涂肤炎宁搽齐U。连续治疗30天。
[0034]3、疗效判定:
(O治愈:皮疹全部消退或仅留少数粉刺。
[0035](2)好转:皮疹有明显消退。
[0036](3)未愈:皮疹无明显消退或新皮疹不断出现。
[0037]4、结果: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胶囊的治疗组中,治愈41例,好转5例,未愈3例,治愈率83.7%,总有效率93.9%ο
[0038]对照组中治愈15例,好转27例,未愈7例,治愈率30.6%,总有效率85.7%。
[0039]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40]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11份、黄芩6?7份、揮菜7?8份、螃蟹花5?6份、金沙青叶胆6?7份、大箭根8?9份、白花蛇舌草5?6份、连翘4?5份、酸模6?7份、猪鬃松叶8?9份、熊脂4?5份、茯苓3?5份、海韭菜O?6份、坡油麻O?5份、生牡蛎O?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11份、黄芩6?7份、揮菜7?8份、螃蟹花5?6份、金沙青叶胆6?7份、大箭根8?9份、白花蛇舌草5?6份、连翘4?5份、酸模6?7份、猪鬃松叶8?9份、熊脂4?5份、茯苓3?4份、海韭菜5?6份、坡油麻4?5份、生牡蛎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马牙砂10份、黄芩6份、揮菜7份、螃蟹花5份、金沙青叶胆6份、大箭根8份、白花蛇舌草5份、连翘4份、酸模6份、猪鬃松叶8份、熊脂4份、茯苓3份、海韭菜5份、坡油麻4份、生牡蛎3份。
4.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将马牙砂、黄芩、揮菜、螃蟹花、金沙青叶胆、大箭根、白花蛇舌草、连翘、酸模、猪鬃松叶、茯苓、海韭菜、坡油麻、生牡蛎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2)将酸模、熊脂放入容器内,加入烈性白酒,并加入少量蜂蜜,搅拌均匀,经容器密封,隔水加热15?25min,取出,得膏体备用;(3)将上述步骤(I)?(2)所制得的滤液以及膏体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胶囊,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4474156SQ20141070397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0日
【发明者】孙晓兵,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孙晓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