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517阅读:20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花前胡3份、菥蓂1份、三白草3份、翼首草3份、骨碎补3份、闹羊花2份、伸筋草2.5份、鸡血藤2.5份、红花3份、火麻仁2份、苏木3份、全蝎1份、首乌藤3份、莪术2.5份和海桐皮2.5份,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祛风通络、散寒止痛,养血活络、解痉镇痛,治疗面神经炎,制成膏贴贴于患处,作用快,无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亨特综合症征,俗称“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0003]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分为中枢型面神经麻痹和周围型面神经麻痹两种。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0004]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部分患者可有舌前2/3味觉障碍,外耳道疱疹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祛风通络、散寒止痛,养血活络、解痉镇痛,制成贴膏,贴于患处,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0006]本发明的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0007]紫花前胡2-4份、菥蓂1-3份、三白草2-4份、翼首草2-4份、骨碎补2-3份、闹羊花2-3份、伸筋草2-3份、鸡血藤2-3份、红花2-4份、火麻仁1-3份、苏木2-4份、全蝎1-3份、首乌藤2-4份、莪术2-3份和海桐皮2-3份。
[0008]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0009]紫花前胡3份、薪蓂1份、三白草3份、翼首草3份、骨碎补3份、闹羊花2份、伸筋草2.5份、鸡血藤2.5份、红花3份、火麻仁2份、苏木3份、全蝎1份、首乌藤3份、莪术2.5份和海桐皮2.5份。
[0010]本发明的中药,按下述步骤制备:
[0011]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上述比例称取中药原料,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0-120目筛,干燥灭菌后备用;2、取适量香油、蜂蜡倒入锅内,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0-601 ;3、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干燥灭菌的粉剂,边下边搅拌,经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上述方法制备的药膏,使用时用纱布装好敷于患处。用法:膏剂508/盒,根据病变范围,在医生指导下取适量药物,外敷患处。6-12小时更换一次。注意事项:
1、对上述诸药过敏者禁用。2、孕产妇慎用。
[0012]药理分析:
[0013]紫花前胡:性味归经:辛,微寒,入肺、脾经。散风驱热。
[0014]菥蓂:辛,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和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目赤肿痛,脘腹胀痛,胁痛,肠痈,水肿,带下,疮疖痈肿。
[0015]三白草:甘、辛,寒。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浙涩痛,带下;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0016]翼首草:苦寒,有小毒。有解毒除瘟,清热止痢,祛风通痹之功效。多用于外感发热,热病烦躁,泄泻痢疾,负湿热痹。
[0017]骨碎补:味苦,温,无毒。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秀,鸡眼。
[0018]闹羊花:性温,味辛;有毒。驱风,除湿,定痛。用于风湿顽痹、伤折疼痛、皮肤顽癣。
[0019]伸筋草:甘,平;无毒;入心,肾二经;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配苏木、土鳖虫、红花、桃仁等活血通络药,内服外洗均可。
[0020]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
[0021]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0022]火麻仁:味甘、性平,有小毒,归脾、胃、大肠经;质润通降;具有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肠燥便秘,水肿,脚气,热淋,皮肤风痹,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0023]苏木:甘、咸,平。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0024]全蝎: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等病。
[0025]首乌藤:甘,平。归心、肝经。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
[0026]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0027]海桐皮:味辛;苦;性平。归肝;胃;肾经。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消渴;胃脘痛;跌打损伤;骨折;吐血;衄血;疟疾;漆疮;骨髓炎;深部脓疡。
[0028]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祛风通络、散寒止痛,养血活络、解痉镇痛,治疗面神经炎,制成膏贴贴于患处,作用快,无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29]疗效判断:
[0030]面神经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0031]痊愈:面部表情、五官恢复正常。
[0032]好转:面部神经、肌肉痉挛及五官扭曲等改善。
[0033]无效:诸症无改善。
[0034]治疗结果:面神经炎患者134例,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痊愈100例,占76%,好转27例,占20%,有效率为97%。
[0035]附几例病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6]自述于两周前感受风寒引起右面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曾服用阿莫西林,解热止痛片等效果不显,要求给予中药治疗。查体:右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口角向左侧歪斜。诊为面神经炎给予本发明中药膏,外敷三天后症状减轻,继续使用一周,诸症消失痊愈。
[0037]⑵林某某,男,42岁。2014年6月就诊。自述左侧面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2个月。曾针灸治疗一周,未见明显好转。查体: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右侧歪斜,鼓嘴吹气漏气。给予本发明中药外敷一周,诸症减轻,继续外敷三天,诸症消失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实施例1
[0039]紫花前胡3份、薪蓂1份、三白草3份、翼首草3份、骨碎补3份、闹羊花2份、伸筋草2.5份、鸡血藤2.5份、红花3份、火麻仁2份、苏木3份、全蝎1份、首乌藤3份、莪术2.5份和海桐皮2.5份。
[0040]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按下述方法制备和使用:
[0041]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上述比例称取中药原料,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0目筛,干燥灭菌后备用;2、取适量香油、蜂蜡倒入锅内,加热,炼制滴水成珠时离火降温551 ;3、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干燥灭菌的粉剂,边下边搅拌,经搅拌均匀后再降温至常温时,分装密封。上述方法制备的药膏,使用时用纱布装好敷于患处。用法:膏剂508/盒,根据病变范围,在医生指导下取适量药物,外敷患处。8小时更换一次。注意事项:1、对上述诸药过敏者禁用。2、孕产妇慎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花前胡2-4份、菥蓂1-3份、三白草2-4份、翼首草2-4份、骨碎补2_3份、闹羊花2_3份、伸筋草2-3份、鸡血藤2-3份、红花2-4份、火麻仁1-3份、苏木2_4份、全蝎1_3份、首乌藤2-4份、莪术2-3份和海桐皮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紫花前胡3份、菥蓂I份、三白草3份、翼首草3份、骨碎补3份、闹羊花2份、伸筋草2.5份、鸡血藤2.5份、红花3份、火麻仁2份、苏木3份、全蝎I份、首乌藤3份、莪术2.5份和海桐皮2.5份。
【文档编号】A61P25/02GK104399008SQ20141076320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1日
【发明者】张瞳光, 李传峰, 尹卫明, 孔鲁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